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饭点警告!如果《刺客信条》能模拟历史上的气味……

2019-05-09 13:52 作者:EdwardGLiu  | 我要投稿


【吃饭预警!!如果你在吃饭,请慎重选择是否继续阅读本文!】

 

两个月前,我在知乎上受邀回答了一个问题,正是此文的主题来源——如果刺客信条系列能模拟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味,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随着电子游戏不断发展,玩家与游戏厂商不断研发与运用新技术,给予玩家更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使玩家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触觉也有所涉及,最简单的比如手柄震动,复杂一些的例如飞行模拟或赛车游戏的模拟驾驶舱。而人类剩下的两种感官,味觉是短期内没办法,其实也没啥必要在游戏中调用起来的感官。而最后一种,嗅觉,也许吧,若是把嗅觉调动起来也许会给玩家更强的沉浸感吧。

看他笑得多开心啊

我收到那个问题的邀请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同为育碧制作的游戏《南方公园:完整破碎》,当时有这么一条新闻,说是育碧为了这款游戏专门开发了一个外设“Nosulus Rift” ,用来模拟游戏中某个以放屁为攻击手段的角色。当时我觉得这只是个愚人节笑话而已,没想到育碧他们真的开发出了这个外设,而且真的能让人闻到屁味。不过这玩意儿并不是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只是个游戏宣传时的噱头,以及展现南方公园那种一本正经的恶搞精神。

回到主题来,这个外设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至少是让“在刺客信条中模拟历史气味”这件事成为可能性。

扯了这么多闲话,其实是为了让人从文章开头的预警哪里有一个缓冲期,下面,才是这篇文章的正文。

如果刺客信条能模拟游戏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味,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简而言之,这个游戏你肯定玩不下去,五分钟,最多十分钟,我保证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你能把上一顿饭连胃酸带胆汁吐出来。

屎味。

人类文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臭烘烘的。主要包括马屎味、牛屎味和人屎味等,分为新鲜屎味和发酵屎味等等……

《文明6》里到中后期有一个建筑——下水道,功能是住房+2,让城市容纳下更多的人口。当时就有人表示为啥修下水道能加住房,莫非让人住下水道里?

1854年,伦敦爆发了一次严重的霍乱疫情,导致超过600人死亡,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霍乱传染途径是空气,而约翰·斯诺医生经过调查发现是城市糟糕的卫生环境导致水源污染。这个事件深刻影响了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问题,引发了人们以下水道为代表的城市环境的重视,使现代化城市的出现成为可能。

时间回到刺客信条系列的两部新作《奥德赛》与《起源》分别对应的希腊古典时代和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两部作品里有大量的野外作战,倒是还好一些,风中传来的还是自然清新的空气。不过到了雅典、墨伽利斯、底比斯之类的大城邦,或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孟菲斯、昔兰尼之类的大城市,一样的臭。

时间到《刺客信条1》的中世纪,这个年代比前面提到的古典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刺客信条:起源》里涉及到一点罗马人,站在今人的眼光看,罗马也挺臭的,不过和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相比,已经好太多了。罗马人起码经常洗澡,还喜欢边大保健边谈正事,甲方乙方真正意义上的坦诚相见,但到了二太爷的中世纪盛期,澡堂啥的不存在的。

回到12世纪的中世纪盛期,当时的人笃信汗垢是人体的保护层,避免脏空气由毛孔进入体内,致人生病。在中世纪盛期时全民禁欲的宗教大背景下,洗澡这种活动被认为是“魔鬼的诱惑”、“堕落的象征”,所以当时人几年不洗澡太正常了,黑死病搞得欧洲死那么多人也太正常了。除了各种屎味,还有主角身上厚厚的汗垢味,你绝对玩不下去。

到了刺客信条二代三部曲的文艺复兴时期,其实和中世纪相比,半斤对八两。在罗马帝国的腹地意大利中部地区,人们早就把千年前老罗家的排水系统和卫生习惯忘得七七八八了,和其他中世纪地区差不了多少。想想散发着浓浓山羊味的克里斯蒂娜,活在那个年代的Ezio就不说了,在模拟机里的戴斯蒙你居然下得去手,猛男。

-“只能待一分钟哦”  “没事一分钟够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威尼斯的水面只会飘点油污垃圾什么的,在文艺复兴时期,整个城就是泡在下水道里的啊,水面上飘的从粪便到动物内脏应有尽有。游戏里在威尼斯的时候,经常会从屋顶信仰之跃调到威尼斯的水路里,换成现实情况,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不过呢,《AC:启示录》里君士坦丁堡的情况会好一些,奥斯曼继承了东罗马的衣钵,还算是没有忘记洗澡这件事,现在土耳其浴室还是个特色,也许是最接近罗马大保健文化的遗存了吧。

到了殖民时代,就是AC3、AC4:黑旗、AC:叛变这三作,因为殖民地地大人少,在野外大家随意一点也就罢了,殖民地新兴城市其实也和欧洲老城差不多,屎尿遍地倒,市中心养猪养鸡,估计也是很酸爽的。顺带一提AC4里对海员的描写,我也曾去过海边,身上一股咸鱼味。若是模拟AC4的话,肯威船长就是头发里有海燕结晶、身上是大海的咸腥味和汗臭味的混合气味吧。

殖民地三部曲好歹有大片大片的野外,到了《刺客信条:团结》和《刺客信条:枭雄》,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因为是纯城市作战。中世纪以来,欧洲人就有个烂毛病,倒屎盆子就是从临街的窗子倒出去就完事了,搞得路人常常中招。在13世纪时,法国曾出台法律禁止从窗户倒“水”,但民众才不鸟你,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改成倒前要吼两嗓子,给路人一个预警。

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更恶心的是,中世纪时期的巴黎,人畜粪便往城墙根下倒,积年累月以至于堆出了一座屎山。由于担心如果哪天巴黎遭遇围攻,敌人可能会沿着这座屎山爬上城墙,于是巴黎人民决定……
把屎山铲掉?不不不,他们的脑回路很清奇,他们决定,把城墙加高=_=

从那个年代倒是有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就是男士与女士并排走,男士应走在靠马路的一侧。现在是因为要防飞车党抢包什么的,那些年则是为了防止马车路过溅小姐一身的屎。

《刺客信条:团结》里有个技能,雅诺从高处跳下来,临近落地的时候可以按一下跳跃键,会有一个前滚翻的动作,大大降低跳下时的伤害。放在现实里,额,人倒是没摔伤,滚一身的屎和稀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啊,画面太美。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伦敦,更是臭名远扬。除了前文提到的1854年的伦敦霍乱爆发事件,1858年的“伦 敦 大 恶 臭 事 件”更是给英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阴影。除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还有工业革命早期的污水和牲口屠宰场丢弃到河里的内脏,在那个酷热的夏天腐烂发臭,让整条泰晤士河变成一条巨大的排污管,甚至导致河边的威斯敏斯特宫的伦敦下议院和法院因为太臭而停止运转,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一度陷入半瘫痪状态中。

因为大恶臭事件和霍乱事件,英国人终于下定决心全面修建城市排水系统,到了《枭雄》的背景年代1868年,情况实际上已经好了很多,在游戏里也能看到一些建筑工地正在修建下水道。

在《枭雄》里,维多利亚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所以马粪也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查尔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里提到过一句,伦敦的地面实际上像是铺了地摊一样,踩上去是软的,就是地面上整整一层都是马粪。

1853年,讽刺泰晤士河太臭的版画

大体上说完了刺客信条系列主线游戏所涉及的历史时间段,不过呢,中国古代比西方稍好一些,不过站在今人的角度上,也没好到哪里去。

虽然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陶制水管和下水道遗迹,但这种东西只有在贵族建筑里才会少量使用,而且实际作用极为有限,绝大部分平民老百姓的屎尿垃圾都是露天排放的。西方屎尿排放如此随意,还有个原因是清理粪池要钱,毕竟是个脏活累活,要价还不低,穷人出不起钱就随地排放了;但在中国古代,粪便是一种商品,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回收粪便用作肥料,就像罗马人万能的尿,用来刷牙洗头化妆洗衣服制皮革等。老北京有个词叫“粪霸”,霸占掏粪池的生意赚大钱。粪便会集中到一些地方,晒成固体肥料卖掉。北京的奋章胡同,时刻亮胡同,实际上原名叫粪厂胡同,屎壳郎胡同,这种地方一般人也不敢靠近。

讲个故事,去年夏天,我们这儿附近路上一辆吸污车翻了,距离我们一公里远,但那个夜晚我们永生难忘。我点了三盘蚊香做熏香,还往身上抹了半瓶花露水,才勉强欺骗过鼻子。老北京那两条胡同有多酸爽,可想而知。

以唐长安城举个经典例子,长安城内划两市110坊,每个坊周围用坊墙围起来,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坊墙是夯土材质的,实际上没有多高,也就一米半左右。这么点高度的墙能围住个啥嘛,其实坊墙外围还有一圈水沟,兼顾防卫功能和排水功能,水沟宽深约3米,用来倒污水,或者说,倒屎。所以从坊里出门,首先要过一座小桥。每个坊周围一圈倒脏水的水沟,贼人要翻越坊墙溜入坊内,还得掂量一下掉进污水里的风险,防贼效果不久大大提升了吗。很多日本旧宅院在外墙根开一圈水沟,门口架座小桥,其实就是这个设计的延续。

翻开长安的历史地图册,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唐长安城的位置虽然一直在那一片上,但一直自西向东的挪地方。

中国古代有两种办法处理污水(包括粪便),一种是上面说到的地面沟渠,一种叫渗井。挪地方和第二种方案有关。渗井简单来说就是打一口深到富水层的井,然后把污水粪便倒进去,任其渗入地下水层,以完成对污水的处理,当然这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污染地下水。隋代定都大兴时,原本是想在汉长安的原址上修城的,但地下水严重污染,使隋大兴/唐长安往东南挪了几公里,当时的记载是“水皆咸卤”,实际上就是隋唐的人喝到了两汉时期的污水了,呕~

 

所以说,游戏还是只停留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模拟上好了,对气味的模拟,至少是历史游戏,还是别了吧。

刺客信条系列的Animus、Helix系统,刀剑神域系列里的完全潜行,实际上就是神经回路直接与游戏相连接,真正意义上的魂穿。但是想想要模拟出历史上可怕的气味,我不禁打了几个寒颤,还是握着手柄玩游戏好了。

 


赞美马桶与空调!赞美现代社会!

RAmen!

 

EdwardGLiu

2019.5.9


饭点警告!如果《刺客信条》能模拟历史上的气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