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爱心捐助:朝阳中心小学16位困难学生获赠160袋大米、80桶油


5月8日,国际人道公益日。上饶市新媒体文化协会、广信志愿者协会、市红会上饶城投远盛公司分会和上饶康辉国旅联合开展的“捐助百位残疾盲人公益行”活动,30余位志愿者自驾8辆车运载物资来到了信州区朝阳中心小学,为16位残疾、困难学生家庭送来了160袋大米、80桶食用油等援助物资。


这是自4月启动捐助百名残疾盲人公益活动以来的第六批也是规模更大的捐助行动。朝阳中心小学10名学生和镇村5个残疾人家庭受益。
朝阳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郑珍出席爱心物资交接仪式,亲切慰问困难家庭,与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交谈。


朝阳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许大敬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学校有部分学生家庭因特殊原因相对困难,社会爱心人士以爱心、善心和热心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希望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记住今天温暖的场景,记住叔叔阿姨们的爱心善举,用心去感受爱的力量;他勉励学生们要有自强之心,家庭困难是暂时的,“而你们正在茁壮长大,你们是家庭的希望。好好学习,好好做人,长大了努力改善家庭条件,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



受助学生徐秀珍发言,感谢爱心叔叔阿姨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带来了无比的快乐。“你们的慷慨解囊,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我们才能安心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她表示,农村的孩子家庭是比较贫困,但"人穷志不穷",学习上,要勤学苦练互助互爱;生活上,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在老师眼里争当好学生,在大人眼里努力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学做好公民。"
信州区残联发来了慰问信,感谢江西奕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志愿者及社会爱心人士为残疾群体做的公益事业,传承5.8国际人道公益精神,弘扬扶残助残风尚,推进扶弱济困、救灾解难的慈善公益事业。
5.8国际人道公益日又被称为红十字会慈善日,上饶市红十字会上饶城投远盛公司红会副会长、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劳模许小英牵头帮助多年的5户残疾家庭,她和六位红会服务队员帮助残疾人将物资挨家挨户送上门。
戴时姿、许幸盈、吴淑明、段丽琴、郑淇闻、杨霞等爱心志愿者,主动参加5.8人道公益日爱心活动,帮忙运送物资;上饶市新媒体文化协会会员、玉山县必姆镇残联专职委员王义东,骑车数十公里赶到信州区朝阳中心小学,记录下感人的情景,志愿者方秋平、王树仁、蒋道忠又是司机又当搬运工,从采购装车到运送物资,将粮油物资送到残疾人家里;陈玉英热心公益,几乎每场捐助活动都赶来帮忙。



上饶康辉国旅张贤斌、张力心放下繁忙的工作,连续几次联络朝阳中心小学捐赠活动,为困难学生家庭带来幸福感。
知名书画家、中国美协“文艺两新”代表胡才春也特地赶到活动现场,他为能参加捐助残疾困难学生活动感到高兴,并表示要捐献书画作品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李同学是六一班学生,父亲长期患病,母亲独自抚养姐弟俩,目前还寄住在外婆家。见到志愿者和政府领导来关心帮助她们,她和妈妈很感动。
77岁的郑老先生是受助学生的爷爷,三代八口之家有三人获得了政府的低保,志愿者纪金星、陈玉英和媒体人吴淑兰、叶旦鹏和等人把20 袋米和 10 桶油回到家。
活动的发起人、全国助残模范纪金星已连续组织了六场江西奕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的捐赠粮油活动,他的爱心车开进崎岖山道偏僻乡村,给数十位残疾人送物资献爱心,他表示,人道公益永无止境,他乐此不疲!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通过这次志愿服务也让深刻的醒悟到,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们,很庆幸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帮扶,让他们有信心面对生活,战胜困境。

本次助残行动志愿者们共计发放160袋(3200斤)大米,油80桶(800斤)。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营造让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社会氛围,让爱心传递,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的社会里。
(文/楼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