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南京,1.4万亿推进的“芯片之城”
南京,1.4万亿推进的“芯片之城”
EETimes
电子工程专辑
2022-08-05 10:11
发表于广东
似乎最近这几天南京分享的202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7%、达到7879.4亿元的数据并不让人感觉到惊讶。毕竟回顾过往,真正令人惊艳的,应当是2020年第一季度,南京GDP增长1.6%——当时受到首波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国几乎所有达到万亿级规模城市的GDP都出现了同比下滑,唯有南京一枝独秀,实现了彼时“万亿俱乐部”成员的唯一增长。这是一座有着经济发展基础的活力之都。
经济基础之外,原本就相当出色的工业底子,外加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刺激,南京有了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底气。在全国四个重点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也囊括了南京。在全国大力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大背景下,南京自然成为产业建设的积极分子。
1.4万亿投资背后的底气
去年底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1年会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主题演讲中提到,根据对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的主要21个城市统计来看,除了北京、上海与深圳,无锡、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苏州、合肥、厦门等城市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都超过了100家。
2021年前6大城市就包含了南京,这前6大的年度营收都超过300亿元——而在2020年就只有上海、北京和深圳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可见南京作为其中一员,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之迅猛。这一年,南京的芯片设计市场规模达到306.2亿元;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2家——这个数字在全国居首。这表明南京这座城市仅在一年时间里,就对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备受瞩目的并不只是台积电南京工厂或者其他已经入驻的一众明星企业,今年南京这座城市的关键词之一就是“1.4万亿”了。从南京市发布的《南京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来看,今年南京重点推进的420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了1.468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1亿元。其中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项目有18个,总投资额约为367.11亿元。

从更具体的类别来看,这18个项目主要涵盖CPU、功率器件与系统、被动器件、电路板、材料与设备、封装测试等,其中也不乏产业园区建设计划——可见这些项目将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招商引资和规模扩大。
这些项目里,颇为惹人注目的是龙芯中科发起的龙芯研发基地项目。CPU作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上相当难啃的一块骨头,自然是国人关注的焦点。龙芯中科计划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建立龙芯研发基地——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该项目预计到2023年竣工,总投资10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0.88万平方米,其余为地下建筑面积。
除此之外,华天科技计划在浦口区设立两条封测产线、南京盛鑫半导体材料的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晶升设备生产基地拟从事12英寸半导体硅生长晶炉生长设备及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生长设备研发生产、芯长征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功率半导体检测设备1000台与功率半导体模组1000万支等等项目计划都相当受人关注。
这些项目在今后几年还将助力南京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建设上持续迈进。
芯片之城,由来已久
南京对于半导体行业的热爱和追求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早在2003年9月,南京高新半导体公司就在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工建设,总投资达3.6亿美元,是第一个投资南京的半导体芯片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注册资本为1.2亿美元,规划面积0.7平方公里,采用高压制造工艺生产0.35微米集成电路芯片,主要用于液晶显示驱动器、功率集成电路及微控制器,填补了南京半导体行业的空白。
2016年在南京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28日,总投资为30亿美元的台积电南京项目签约落户江北新区,在带给中国大陆先进生产工艺的同时,也填补了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短板,使南京一举进入全国集成电路重点城市第一方阵。2021年,台积电计划在南京扩充28nm制程工艺产线,投资总额达到了28.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整个工厂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全面建成,计划每月生产4万片28nm晶圆。
2019年2月2日,在南京市政府公布的《南京市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中,包括了16个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491.6亿元。紫光集团存储器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南京台积电12英寸晶圆项目、华天集成电路封装项目、南京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基地、鸿海集团京鼎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五十五所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化项目等代表性项目赫然在列。
2021年5月25日,中国IC独角兽联盟在南京江宁成立,包括国兆光电硅基微显示器件民品制造基地、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研发中心项目等在内的10家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涉及芯片研发、设计、封测、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等多个领域。
同年10月11日,在“2021 IC中国·扬子江峰会”上,又有9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浦口区,总投资额近50亿元。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高算力专用芯片设计项目,主要为半导体行业的高能效比、敏捷设计、快速产品迭代、可伸缩性芯片产品等需求提供IP、设计、方法、器件等解决方案以及芯片产品;天芯离线先进封装芯片设计项目则致力于向IC设计企业提供设计、仿真、封装和测试等运营管理服务;轨道交通辅助供配电和控制系统芯片研发、生产项目,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新能源行业辅助电源的研制、设计、生产、维修维护……
南京科教人才优势和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是相关企业非常看重的关键点。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拥有高等院校53所、省级以上科研机构600多个、科研人才70多万名,万人本科生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万人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两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三,且在宁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紧密。2020年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南京江北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我国第一所芯片大学,这些都为优秀集成电路企业的生根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样不可忽视。2020年7月,《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提出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八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力争到2025年,打造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则是提升高端芯片设计水平,建设先进晶圆制造线,强化先进封测业支撑。
而在近日出台的《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南京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能级,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扩大先进晶圆制造产能,发展车规级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加快5G产业规模跃升,推动5G智能终端、基站规模量产。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打造高水平信息通信产业集群。
同时,继续做强新兴前沿数字产业,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聚高地,形成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体系。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前瞻布局数字孪生、数字低碳、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前沿数字产业。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南京半导体产业布局
根据2022年2月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消息:2021年,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8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收475.25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IC设计业155家,晶圆制造业2家,封装测试业8家,IC支撑业18家。
如果按行业细分,2021年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营收占比情况为:
IC设计业,实现营收333.28亿元(占全部营收比重70.2%),同比增长17.4%;营收规模位列全国第6位;营收过亿元企业数量达到70家(占规模以上IC设计企业比重45.2%),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占全国IC设计类企业营收过亿企业总数的12.6%。
晶圆制造业,实现营收86.38亿元,同比增长5.2%。
封装测试业,实现营收30.71亿元,同比增长84.1%。
IC支撑业,实现营收24.88亿元,同比增长16.6%。
按区域划分,南京目前已形成以江北新区为"一核",江宁开发区、南京经开区为"两翼",南京软件谷、徐庄软件园、麒麟科创园为“三基地”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2021年南京市重点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如下:
浦口区实现营收118.10亿元,虽然同比增速仅为2.9%,但总量规模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江宁区总量规模紧随其后,实现营收112.93亿元,同比增长24.8%;
江北新区实现营收99.36亿元,同比增长24.5%;
玄武区实现营收17.23亿元,同比增长58.2%,增速继续位居全市第一;
雨花台区实现营收36.72亿元,同比增长18.1%。

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聚集区及布局领域(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具备一定规模的半导体企业包括:台积电南京公司、新思科技、ASML、紫光展锐、中兴微、北方集成电路、华天科技、瑞科特、芯华章、芯行纪、凯鼎电子、欣铨科技、钜泉光电、中微腾芯、双松半导体、矽帮半导体、沁恒股份、微盟电子、美辰微电子、中旭电子等。
其他企业和机构还有(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南京大学微电子所南京江北集成电路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c)南京光电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新港开发区)南京通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苏芯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品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沃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英特神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利鼎微系统有限公司南京肯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创光电通信有限公司南京芯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文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国博电子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恒电电子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奥敏传感器有限公司南京派爱微电子有限公司苏州智浦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梧桐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矽志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博纳雨田通信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矽邦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锐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科凯路威物联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裕创塑模有限公司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瑞合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丰泰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睿中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科新达加速器有限公司南京德睿智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龙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锐凌微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国宇电子有限公司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贝科森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矽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凌鸥创芯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禅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安珈源电子有限公司南京泽延微电子有限公司南京联台众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扬贺扬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绿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南京卓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陆加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芯元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意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GUC南京异或科技有限公司
上表数据来源:南京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与此同时,新企业的成立和投资还在不断的“开花结果”。2022年7月,江北新区芯片领域企业英乐飞半导体宣布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新区生命健康领域企业南京迈诺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