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线女神”吃PQQ8年、拥有长寿基因、每半年做抗衰血检
下午四点半左右,小明把放学的孩子送到父母家中后,准时接听了我的采访电话。
“嗨熊崽,咱们终于约上电话了!你二阳好些了吗?”如沐春风的开场白一下拉进了我们的距离,也让我颇为感动。
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她是从保密单位退役的,学生时代起便培养了极强的求知欲和高度自律精神。
并非科班出身的她,业余时间最爱做瑜伽和钻研抗衰文献,不管抗衰届最近刮什么风,她尝试的每个疗法、吃进嘴的每一片补剂都必须有严格的试验数据支持。
在4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除了真诚、中肯、干货十足的分享,我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饱满的松弛感”:自律、得法地抗衰,并不等于过苦行僧般的生活;无数正反馈堆叠起对自我状态的满足,也让人如鱼得水、乐在其中。
和我一起走近小明的故事。
Q:您开始抗衰的时间和契机是什么?
A:最早接触这个领域是从皮肤抗衰开始的。
我读的大学需要进行长期军事化训练,我听人说皮肤晒黑的同时也加速老化,虽然冬天一捂能白回来,但衰老却不可逆。所以除了涂防晒以外,我开始口服VC、VE,但那时对“抗氧化”还没什么概念,只是单纯觉得VC会美白。
后来看到周围同学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光老化的痕迹,但我皮肤状态一直都很好,别提多有成就感了,从此后就开始向身体机能年轻化的方向探索。
Q:截至目前您都尝试了哪些补剂?
A:我的补剂一共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就是最基础的综合维生素A、B、C、D、E,还有钙(最好定期检测血管内皮)、铁(日常不单独服用,只在孕期吃含有铁的综合维生素)、锌、镁。
第二类就是辅酶Q10、PQQ、硫辛酸这种增强线粒体功能的,它们会对身体和精神状态尤其是脑力集中效果比较好。如果单吃其中的某一种,效果对我来说不明显。
第三类就是植物提取物,蓝莓、橄榄、葡萄籽、橙皮苷、法国松树皮、生物黄酮之类我都有吃过。
第四类是益生菌,尤其是在孕期一直吃女性益生菌,以及胶原蛋白肽粉末。
上述很多补剂我其实在哺乳期也在吃,以PQQ为例,它的主要功效是优化线粒体、促进能量产生。我连续吃了8年PQQ,到现在从来没有过脑雾或者“一孕傻三年”的现象,不会饭后发困,每天都精力充沛,感觉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小明服用的部分补剂
Q:服用补剂过程中是否有哪些注意事项?
A:有效的补剂都是协同起作用的,单独吃某一种很难有明显的体感或改善。
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协同作用呢?首先是避免拮抗。比如为了提高免疫力,大家普遍都会注重锌的补充。
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吃锌的时候一定要把铜补上,因为锌是会螯合铜的,而铜对于皮肤和骨骼的形成至关重要,体内铜被慢慢螯合得越来越少,还会出现贫血等症状。比如服用15mg的锌,你就可以加1mg的铜,15: 1的比例是正好的。同理,钙也会螯合镁,所以钙镁最好也同时补充。
另外大家吃补剂一定要注意剂量,比如二氢槲皮素是有微弱毒性的,虽说属于植物提取物,但和很多中药类似,剂量过大肯定是不行的。要注意适度,比如一周吃5天,停2天。
Q:您平时有关注比较新的衰研究,从研究结论入手去增减自己的补剂吗?
A:有的,我的皮肤抗衰算是小有成果,方法也得到了周围不少朋友的认同。当正向反馈积累得多了,去认真钻研这些补剂和抗衰疗法的自驱力也会更强。
所以我从比较早开始,就有自主学习生物医药相关知识的习惯。时光派的每天发的热点我都在追、翻译的综述我也都有看。
Q:您是否会验证自己的补剂或其他抗衰方式是否有效,比如定期做检查之类的?
A:会的,我个人非常赞成进行检测来验证和调整。比如很多人会说补剂吃多了没好处,但有没有拮抗作用、到底是不是伤肝伤肾,我的主张是不要猜,就拿数据来说话。
图:肝功能无创定量检测结果,肝脂肪和弹性较好,无脂肪肝及肝纤维化
不妨隔半年就去检查一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等。如果没有长息肉、囊肿,也没有任何指标异常,反而变好了,那就可以验证我这套补剂没有问题,那我就继续吃。
此外,每隔三个月到半年,我会做一次全身B超;每半年我会做一次血检,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目前用于检测单基因遗传病、复杂性疾病、肿瘤等)、细胞因子全像、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等这些我都是做过的。后来我还做过cfDNA检测,看白细胞有无异常拷贝(孕期妇女还可以通过这项检查确认是否会有生下患有唐氏综合症或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风险),结果显示都非常健康。
图:小明血检的部分结果
Q:您在饮食方面会做哪些限制或选择,或者有哪些建议吗?
A:我自己本身是均衡饮食的,各种营养都要摄入,不会特地为了减肥或者抗衰而拒绝某一部分食物。
另外我觉得根据基因型选择饮食方案很重要,比如我拥有APOE2基因,算是长寿基因的一种,体检也验证了我的血脂和胆固醇非常好,所以饮食上就不太有忌口。但APOE4携带者就一定要注意限制胆固醇摄入了,也正是这样,最基本的基因检测还是有必要做的。
图:小明的APOE分型检测结果
Q:除了日常补剂外,您还有哪些抗衰生活方式?
A:我在2016年诞下宝宝,当时储存了20年脐带血,虽然到现在还没用上。
另外我会尝试一些较为成熟的医美项目,以及干细胞疗法、NK细胞疗法等等多少都有一些涉猎。
另外,从13年到现在,我坚持做瑜伽已经10年了。一开始是出于纯粹的兴趣爱好、身材管理,之后逐渐向修心养性方面调整:边瑜伽、边冥想是对认知能力和大脑健康很有益处的锻炼方式。
后来我慢慢明白,瑜伽本身是不减肥的。但是一方面让你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发挥运动的优势,能让身体变得紧实修长,看起来体态就会好很多。
Q:您有大概计算过这些年花在抗衰上的成本大概有多少吗?
A:在经济方面,不算大型仪器设备的话,平均一个月最最基础的一些补剂和手段大概有四五千。
但我投入的时间成本其实不少。我非常喜欢看各种文献,发现一个新的成分或手段,就会去追根究底地搜原文去查证,方便自己做判断和选择。我也一直相信,这种好奇心或求知欲能帮助我筛选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少踩雷。
Q:您对自己在抗衰方面取得的成果,肯定是比较满意的。
A:我挺满意的,大家都一阳二阳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躲过了新冠感染,大概是我的机体免疫状态比较平稳,没有亢进或过于虚弱。
另外,我的受孕过程很顺利,33岁的年纪整个孕期没有孕反孕吐、宝宝非常健康、产后恢复也很快,证明身体基础还是不错的。
图:小明宝宝的体检情况
最后就是,我的外貌、身材和精神状态,跟同龄人相比的确处于更加年轻有活力的状态,这些正反馈都是我能一直坚持不懈追求抗衰的动力所在。
Q:您之前在会员群聊时也提及,咱们时光派的“抗衰同路人”队伍在不断逐渐壮大。您有什么思路或心得想要分享给大家吗?
A:首先任何方法都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选择,不要指望十全大补、盲目跟风。比如吃补剂吧,NAD+增强剂的效果在我身上不明显,可能比较适合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
另外,许多刚加入抗衰队伍的朋友都容易犯“过犹不及”的问题,比如想要抗氧化,把市面上所有抗氧化全买回家,恨不得一天吃三顿、顿顿剂量都超标。
但这种状态一方面不可持续,因为不安全;另一方面,用力过猛容易拉高期望值。比如,你为了预防新冠感染,下了猛劲去吃槲皮素,最后还是阳了。这样一来你很可能就会觉得槲皮素没效果,殊不知自己出发点就有问题。
所以,选择一切方法都不要求激进,安全、稳定才能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