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旁路挡板
管壳式换热器的组成,已经在“管壳式换热器的组成零部件有哪些??”做出了简单罗列和说明,其中的旁路挡板,经常为初学者所忽略,特做出详细说明。

按照Tinker提出的壳程流体流动模型,壳程流体可以分为5股流体:A 股流体为折流板管孔与换热管径向间隙的漏流;B 股流体为穿过换热管间的横流流路, 即进行换热的主流体;C 股流体为管束外侧与壳体内径间的通道;E 股流体为折流板外圆与壳体圆筒内径间隙通道内的漏流;F 股流体为多管程分程隔板区或者U 形管程间宽通道流道内的漏流。

壳程设计的主要考虑的就是增加B股流体所占比重,减少其他各股流体。对于C股流体可以通过设置旁路挡板,来强制其流入管束间隙参与换热。
当管板周边不布管区宽度太大,壳程介质流过折流板切口作横向流动时,易在切口两端的空缺处短路,这对壳程无相变介质的换热效率影响较大,在管数较少的小直径换热器中此种影响尤为显著。故设计常在该处的有效折流区内设置适当数量的旁路挡板,阻挡流体经此短路[如图2和图3(a)]。

然而,有的设计者误将旁路挡板布出该有效折流区[见图3(b)],甚至布到相隔90°方位的纵流区内[见图3(c)],对于防止横流短路是全然无效的。所有的旁路挡板、挡管及中间挡板均应设置在折流板组装后的非圆缺区域内,如果设置在弓形区域内的两侧, 不仅不起作用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压降。


参考文献:
GB/T151-2014 热交换器
https://bbs.hc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2616&from=album
http://www.cnmhg.com/Chemical-Knowledge/99f852f5168633ed30c8f709d726c969.html
王海波等.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分析与部分结构设计.石油化工设备,20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