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艰难建国!封建国家匈牙利王国的诞生——匈牙利简史5
说起匈牙利国家给咱们的印象,很多人脑子里往往浮现出“基督教之盾”、匈牙利轻骑兵、匈牙利骠骑兵的强悍形象,而非今天发达资本主义的匈牙利共和国。这其实不怨大家,毕竟匈牙利文明发展进程较晚,晚到什么程度呢?当欧洲诸国都中世纪鼎盛时期了,而匈牙利的早期封建国家才刚刚建立......

公元10世纪,岛国日本都进入了平安时代中后期;朝鲜半岛正经历着后三国时代;中原也是五代北宋时期;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刚刚开始;东欧建立了基辅罗斯。而匈牙利国家才刚刚进入早期封建主义时期
虽然早在公元889年马扎尔人就建立了所谓的“阿尔帕德王朝”;896年马扎尔人就在喀尔巴阡盆地定居,但真正匈牙利封建国家则始于公元10世纪的艰难建国

本期咱们聚焦10世纪匈牙利历代大公们的“丰功伟绩”,看一看匈牙利王国如何艰难建立,聊一聊早期封建匈牙利国家的诞生
阿尔帕德大公一系
咱们上期内容讲到了匈牙利国家的始建者阿尔帕德大公,而且咱们也说了,阿尔帕德大公不仅是自号的大公,而且也非真正匈牙利国际的奠基者(详情参见阿尔帕德王朝,建立匈牙利国家之始——匈牙利简史4)

阿尔帕德大公
关于阿尔帕德大公的许多事迹,更多的是今天匈牙利的传说故事,传奇性质更多。而关于史料中的阿尔帕德大公形象,更多是一个部落联盟领袖的样子
换句话说,在部落联盟时代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阿尔帕德大公并非“独裁者”,他仅仅是马扎尔人十个部落首长公推的领导者,真正决定全族大事的还是全体部落长老们,阿尔帕德大公更像是部落会议的发起者和支持者

阿尔帕德大公带领族人
所以早期的匈牙利国家并没有所谓的“王位继承”,顶多就是长者继承制,选一位最有威望的家族长者接任领导者,继续率领和团结族人
于是乎在907年阿尔帕德大公死后,其子索尔坦(Zoltan 907-946)继承父位后,因威望等问题,再也无法团结各部,使得刚刚定居在喀尔巴阡盆地的马扎尔人各部落各自为政

由此匈牙利对外力量松散,逐步被西欧发展起来的封建集权王权给打败,其标志就是公元955年匈牙利人在奥格斯堡的惨败

当然索尔坦大公当时已经不在任上,索尔坦大公大公之后,阿尔帕德王朝由阿尔帕德大公之孙法伊斯(Val 946-952)继位
而法伊斯也就在位短短6年,其后由阿尔帕德大公另一位儿子塔克索尼(Taksony 952-972)继位,这当中发生的什么王位争夺、权力交接自不必说,熟悉了中国古代权力斗争的咱们,再熟悉不过

而正是塔克索尼大公时期,匈牙利人败于奥格斯堡,从此收敛锋芒,不再打死劫掠邻国,开始内部变革,逐渐从野蛮的游牧民族过度到半文明状态的农耕时期,而匈牙利早期封建时代由此始...
国家奠基者盖萨大公
自打955年奥格斯堡之战被打败后,匈牙利人彻底失去了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优势,一方面因为欧洲诸国的王权强大、军事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阿尔帕德大公后匈牙利内部的不团结

奥格斯堡之战
经历了阿尔帕德大公之后的索尔坦、法伊斯、塔克索尼三位大公的发展,终于,匈牙利又在第五位大公——盖萨大公(也有翻译成吉查大公的)时期得到了统一
公元955年8月,匈牙利人在雷尔(就是匈牙利传说中的莱赫尔)和布尔楚的率领下,在奥格斯堡附件的勒赫菲尔特被神圣罗马帝国奠基人奥托一世大帝击败

奥托一世大帝
在勒赫菲尔特战役中,记载说仅有七个匈牙利人生还(夸张成分居多),而雷尔和布尔楚的惨败逼迫匈牙利人不得不面对选择:
是继续这样发展,一直到步匈人和阿瓦尔人的后尘走向灭亡?还是“穷则思变”,向周边更加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

最终开窍的匈牙利人决定改变:他们驱逐畜群,不再逐水草而居,选择向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过度,开始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其内部贫富分化,阶级产生,由此产生了少数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层和多数被统治的农民、贫民阶层

而随着上层封建地主势力强大,获得了较多土地和奴隶,逐渐成为了早期的封建领主,也就是当时匈牙利的统治阶级,匈牙利建立国家的条件已经成熟!
匈牙利的盖萨大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了建立匈牙利国家的决定性的最终步骤,他在公元972年接替其父塔克索尼大公担任了新一任大公

邮票上的盖萨大公形象
事实上作为塔克索尼大公的长子盖萨,在继承父亲职位的那一刻,就破坏了传统匈牙利的长者继承制,变成了长子继承制,其历史意义相当于咱中国夏朝早期的“夏传子,家天下”
当然盖萨大公是强行上任的,他为了大公之位,击败了所有敌对势力,干掉了所有反对的敌人,甚至屠杀了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而这位铁血的盖萨大公刚一上任就统一了匈牙利各部落(972年),973年就派遣使节前往哈尔兹山的奎德林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处,请求派遣神职人员和骑士来匈牙利
此举无疑宣告了两件事:一.匈牙利有意在宗教信仰上皈依基督教,在思想文化上融入西欧文化圈;二.想要通过名义上的“臣服”换取“恩泽”

虽然此后盖萨大公个人还是保持着他的异教徒习惯,但名义上他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为了一位天主教徒,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迎娶了信仰东正教的埃尔代伊大公国“久拉”家族的女儿莎罗特为妻,以婚姻关系加强地位

并且他的儿子伊斯特万还迎娶了巴伐利亚公爵的女儿吉赛尔,成功打开了跟西方的关系。几套组合拳下来,盖萨大公完成了建立国家的准备工作

巴伐利亚的位置
而随着基督教的传入(975年),匈牙利这个乌拉尔-突厥混合文化的国家,开始逐步融入欧洲文明,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匈牙利的主要信仰都是天主教
而关于盖萨大公的传说却让他极富争议:据传说他在国内相当残酷无情,对敌人更是心狠手辣,唯独对外国骑士宠爱有加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举动实则是为了他儿子建立国家做的准备。997年其子伊斯特万一世继承大公之位,而这位新大公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圣.斯蒂芬一世!
伊斯特万一世的建国
伊什特万一世也被翻译为是“圣.伊什特万”(Szent István),当然这是他的匈牙利语名字,他还有一个英语名字叫“圣.斯蒂芬”(Saint Stephen)

圣.伊什特万
他的原名叫沃伊克,是盖萨大公之子,在公元997年成为了最后一任的阿尔帕德王朝大公(997-1000)。同时他也是第一任匈牙利王国的国王(1000-1038)

没错,他就是匈牙利国家的真正创建者(此前的阿尔帕德大公更像是后世尊奉的荣誉称号)。由他往后,匈牙利封建国家——匈牙利王国才真正建立起来了
而作为盖萨大公的唯一儿子。他很早就皈依天主教,并奉父命,用婚姻关系打开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最终997年“登基”获得了西方世界的认可

而在盖萨大公去世后,一部分反对势力公开反对伊什特万一世,尤其抨击天主教的传入,更有甚者如绍莫吉地方首领科巴尼掀起武装爆动
年轻的伊什特万一世(时年27岁)无奈之下求助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最终在巴伐利亚武士、德国骑士和教会势力的帮助下,成功平叛

事后将反叛者科巴尼等人分尸四块。悬挂在不同城市城门上以儆效尤。剩下的反叛势力纷纷归服,就这样,伊什特万一世上位之初就成功征服了叛乱
平定内乱之后,公元1000年前后,伊什特万一世发扬父亲的功绩,更加在全国推广天主教。并且还向罗马教廷进行申请,从罗马教廷获得了王权的标志

根据传统,公元1000年的圣诞日,伊什特万一世被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正式加冕为首位匈牙利国王,匈牙利王国由此诞生!

伊什特万一世加冕时的王冠
而此后的伊什特万一世又在匈牙利建立了总主教和主教管辖区网,以慷慨的捐赠来加强修道院势力,获得了支持
而传统匈牙利的社会基本单位——部落则消失了,匈牙利国家进入了早期封建主义时代,随着伊什特万一世后期的改革和创立制度,一个欧洲新生国家匈牙利王国迅猛崛起......

那么伊什特万一世后期进行了怎样的国家建设和改革呢?匈牙利国家发展又是怎样的遇挫?为何匈牙利又发生了鞑靼之灾?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