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1):“能量层级(下)——内层能量覆膜优先充填原则”
在进行了上篇文章外层能量覆膜优先崩坏原则的讨论之后我们继续分析,这次我们将讨论能量覆膜的内层优先充填原则。
所谓能量覆膜的内层优先充填原则是指当一个含有多层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团因某种原因使其某一层的能量覆膜出现能量缺失进而导致能量覆膜破缺时,该层能量覆膜的能量缺失将由相比于该层能量覆膜的跟外层能量覆膜消耗外层能量覆膜的能量进行补充进而使得内层能量覆膜的能量得到补充从而变得完整,外层能量覆膜因提供了能量反而成为能量缺失状态的过程。
举个例子而言,假设源质能量团1的次外层能量覆膜也即橙色能量覆膜上的某部分能量因某种原因缺失并产生了空缺如下图《20》-2: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橙色能量覆膜的外层能量覆膜也即是最外层能量覆膜,红色能量覆膜将会消耗部分自身能量去充填橙色能量覆膜使之变得完整如下图《20》-3:

之所以会发生《20》-2至《20》-3也即是能量覆膜的内层优先充填原则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心源质的源质引力作用,二是源质引力场的力影响。
源质引力场的影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说明过,能量的位置越偏离中心,受到的源质引力场将其束缚于第1层附近的引力就越大,具体情况与三角函数还有力的分力有关,这里不再详细介绍,我们来重点聊聊中心源质的源质引力作用。
中心源质也即第1层源质、源质1,相较于整个源质引力场而言它所释放的源质引力微乎其微,尽管如此作为源质中心源质依然拥有释放源质引力的能力并且这些源质引力的作用效果如我在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8):“强核力以及夸克禁闭的形成原理”》描述的那样随着能量覆膜的层数增加中心源质的源质引力作用会越加明显。
以包覆源质的能量覆膜的总数的一半为界,更靠近于源质的这一半的能量覆膜更倾向于受到中心源质的影响,有优先充填内层能量覆膜的倾向。更远离源质的这一半能量覆膜更倾向于受到源质能量团外的源质的影响,有优先充填外层源质的倾向。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倾向可以通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的规则进行受力分析,内层一半的源质受到直接受到中心源质的源质引力影响而受到的来自外层源质的源质引力影响则被外层一半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力阻隔,同理,外层一半能量直接受到外层源质的源质引力影响,受到的内层源质的源质引力影响则被内层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力阻隔,这是这样的倾向形成的原因。
半数优先充填内侧,半数优先充填外侧,虽然中心源质的源质引力作用会使得能量有如此充填的倾向,但是实际上能量在充填能量覆膜时却不总是按照这个规则进行充填,原因在于影响能量覆膜充填规则的除了中心源质引力影响还有源质引力场的影响,而在源质引力场的影响下能量会表现出更强烈的优先充填内层能量覆膜的倾向。
这里顺口提一句,我认为中心源质的引力作用还有源质引力场的影响的结合便是导致倾核外电子数排列规律以其一半对称排列的根本原因(这一部分和化学还有量子力学有关,有兴趣请自行了解)。
以上便是内层能量覆膜的优先充填原则。
好了,在讲述完外层能量覆膜优先崩坏原则和内层能量覆膜优先充填原则之后,我相信诸位读者一定能够理解不同层数的能量覆膜往往会在物理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也是我选择将能量覆膜划分层级,制定“能量层级”概念的根本原因,当我需要对能量层级进行明确的命名时我通常习惯于称呼为“能量覆膜总层数”、“靠近源质或远离源质”、“第几层”,例如“32,内,3层级”是指能量覆膜总层数为32,与源质相邻的第一层能量覆膜开始计数的第三层能量覆膜,“18,外,5层级”指能量覆膜总层数为18,从外层开始计数的第五层能量覆膜(这些命名法我以后如果考虑到了更简便更能简单明了地阐述其物理特性的时候可能考虑更改)。
以上就是能量层级的全部内容,下期说说电磁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