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土方法”可以快速识别一个公司是否靠谱,一个员工是否合适。创业经历第二期,找

今天这个视频,我接着给大家讲述,我的创业经历。融资那一期视频主要是讲找钱,这一期,我来讲找人,也就是创业经历中的人才招聘。如果说上个视频讲述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的故事,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有点遥远。而这一期视频里的主角,正是这些年来,我见到的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因为我是刚毕业就开始创业,没有其他公司的从业经验,为了减少走弯路,我曾伪装成求职者,去过很多公司应聘,主要应聘董事长助理,因为大概率可以见到那个公司的最高决策者,那些求职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和经验。因此,今天这个视频,您一定要看到最后,如果您是一位求职者,或许,您可以了解到,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如果您是一位创业者,或许,您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你当下需要的。长视频创作不易,如果您觉得还可以,请给我一个三连吧!
小A是我招的第一批员工里,干的时间最短,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第一批招人,我没有去人才市场,而是去了郑州大学。因为我本身也是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看过往期视频的朋友都知道,父亲已经给我请了有工作经验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而新招员工,我计划都先只招跟我一样的职场新人,跟他们一起成长。郑州大学当时会周期性地举行招聘会,很多外校的大学生也会去参加,我认为,敢去郑大同台竞技的学生,至少内心是很自信的,同时,因为是客场作战,他们会放低姿态,更认真审视工作机会。
我之所以对小A印象最深,是因为他的英文真的很棒。当时做的是外贸公司,我们给出的应聘要求是,大学英语六级,或专业英语四级,但令我喜出望外的是,那天收回来的简历,超过一半都是专业英语八级。第一批,我一共招了7个人,这七个人,到现在,已经全部离开公司了,但这七个人,也是这十年来,跟着我时间最久的一拨人,也是感情最深的几个人。
小A是个农村出来的男孩,不是郑大的,是本地一所二本院校外语系的尖子生。在校期间,应该是风云人物,高高瘦瘦的身材,唱歌很好听,背了很多总统演讲,英语口音很纯正。通过后来又招了很多年轻人得来的经验,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在离开校园后,感受到巨大的反差,甚至是打击。因为在大学里,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得到尊重。而社会上,要复杂很多。
我们第一次回工厂实习,小A坐我的车。他略带羞涩地坐在副驾座位上,我提醒他系一下安全带。他愣了几秒钟,尴尬地问我,怎么系安全带。我当时很震惊,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帮他系上。他小心翼翼地说,他没有坐过小轿车,之前只坐过火车和公交车,都不用系安全带。我不知道您看到这里,是什么感受,反正十年前的那一刻,我挺心酸的。在你看来,稀疏平常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眼里,是未知和紧张。就像小时候,郑州还没有肯德基,我跟着爸妈在北京第一次吃肯德基,洗完手,我看着别的小孩在烘干机下面吹手,我也想吹,却怎么都找不到开关。后来那小孩的妈妈不动声色地故意重复了几次,无声地教我怎么触发感应系统。
小A适应的很快,从刚到公司,连上个厕所都要打报告,到后来可以跟着我一起面试新人,在公司内部,人缘也很好,大家都喜欢听他唱歌,他们私下会去唱歌,我也被邀请去过一次,说实话,那孩子真的很有天赋,英文歌的吞音连读也非常好。这里给创业者说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想招应届大学生,又没有特别明确的专业要求,我建议可以考虑外语系的孩子。因为说实话,大学里学的专业课,更多只是打磨孩子的大脑,工作之后,大多是需要重新学习相关技能的。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好外语,是最难有捷径可走的,一定需要吃足够多的苦。至少在我眼里,简历中的,学生会干部、优秀毕业生、甚至包括一些奖学金,专利等等,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来说,获取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但即便你爸再有钱,他家再没钱,在学外语这件事上,都是公平的,而且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做出真实考核的。能在学校里,把英语学好的孩子,至少是勤奋的孩子。不过,话说回来,在我这里,学英语,是有一个小小的捷径的,应某位观众要求,我会在未来专门出一期视频,讲一下,学英语,怎么从学渣逆袭。
我对小A印象深刻,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是我创业经历中,第一个辞职的员工。其实他也是个老实孩子,他说其实他之前就考了研究生,那几个月已经离开学校了,但没地方去,又不想回老家,就先找个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现在研究生要开学了,他要走了。小A考上的是北方某海滨城市的一所大学,知名度不高,但他从小就渴望去海边。临走前,公司所有人,包括我和总经理,给他办了一个告别宴,吃完饭,还去KTV给他开了个演唱会。他唱着唱着就哭了,说研究生毕业了,一定还回来我们公司,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其他小伙伴,也都哭了。后来,那个五十岁的总经理,跟我说,小A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当时,我还觉得总经理这话说得太满了吧。但现在回头看,自己真的是离开校园太晚了。这些年,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感动和愤怒,都是有保质期的。
小A研究生毕业后,跟我联系了一次,说他打算在那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定居了,让我有时间了,去找他玩。一阵寒暄过后,他问我,是去外贸公司,还是去翻译公司。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是,两者都不要选。因为如果去外贸公司,没必要额外花几年时间读个研。而翻译公司,未来大概率会被网络或机器人取代。你现在既然读了研,最好能继读博,然后留校当大学老师,工作体面,收入稳定,还有寒暑假。但他最后还是去了翻译公司。又过了一年多,再联系我,是他要结婚了,邀请我参加他的婚礼,但那个时候我正好在德国出差。再后来,我们就很少联系了,他也很少发朋友圈了。现在想想,以小A这孩子的智商和努力,当时去海滨城市读研,不如考个公务员。而且那个时候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
小B也是第一批那七个人中的一位,也是那七人中,最后一个离职的。对于这个小小的外贸公司来说,他绝对算是老员工了,因此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叫他一声B大哥。他是研究生毕业,因此也是那七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80后,只比我小三岁。我对小B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孩子很老实。因为只是业务单一的分公司,我们新人面试,不会故弄玄虚,让求职者跑两三次,一次就面完,就是单纯地英语对话,因为这也是日后吃饭的筷子。小B简历上写的是大学英语六级,他不是英语专业,不能考专八,可以理解。结果,口语非常差,我当时问他怎么回事。他居然直接红着脸说,领导,我当时找的枪手考的六级。当时总经理和我是面试官,我们俩都强忍着没笑。事后,总经理说,这孩子可以留下,看简历,从大专一路读到研究生,不容易,说明很踏实,至于英语嘛,有工作环境,学得很快。
和小B共事那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小康家庭,阳光大男孩。相比在农村长大的小A,小B是在河南北部一个县城长大的,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在家料理家务。不光我喜欢他,本部工厂的领导,跟他接触过的,也都喜欢他。其中有一个领导,还向我打听他结婚了没,想给他介绍对象。看过我往期视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这人不爱做红娘,姻缘自有天定,年轻人未必想要结婚。
小B是我的员工,但其实也是一面镜子,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这个故事,对想要创业的你,肯定有用。其实做企业,就是搭团队,就是接受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人。有时候,你认为的好,不一定是对的。小B是个不幸的孩子,古人说,逢九是灾,他父亲逢九那年,得了癌症,在此之前,没什么症状,本来是带着家人来郑州给他看房子,准备买个婚房,顺便去医院做个体检,却发现已是晚期。你说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不是平庸无能,而是你想要帮的人,急需用钱的时候,你缺拿不出来。这十年来,我第一次见我爸失声痛哭,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侄子得了癌症,他想,像以前那样豪不在乎钱地出手相助,但那时他已身陷绝境。小B父亲动手术的前一晚,我去医院看望,他爸真的还很年轻,而且看着就跟正常人一样,乐观,健谈。我那个时候,其实已经跌入低谷,毕业时父亲送的那辆豪车都已经卖掉了,房子也已经被查封了,那就是我第一次感到无力,当时我跟小B已经共事几年,心里感觉他就跟自己的表弟一样。我看他噙着泪水,却帮不上大忙,给他塞了两千块钱,跟他说,你暂时不用来公司了,在家或医院办公,能做业务了就做一点,没时间做了,就先不用做,我让公司给你发着底薪。这也是我当时的能力范围内,唯一可以为他做的。
小B父亲手术后,就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坚持了八个月,最终没有发生奇迹,还是离开了。小B是个很争气的孩子,那八个月,在手机上,还做成了几单业务,公司里的小伙伴都很乐意帮他完成业务的后续工作,也不要分毫提成。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暖心。
在创业这十年,父亲很少跟我交流,他在我面前是一个很沉默的人。印象中,他就跟我说过这样几句话,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干货,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人结婚前,结婚后,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因为另一半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从你做企业那天开始,你跟你的员工就会成为对立面,倒不是说敌对,而是角色对立,当老板,就是高处不胜寒。
光靠钱,是带不好队伍的,因为比你有钱的人多了,你得让你的员工尊敬,甚至是崇拜你。因此当一个老板,任何时候,都不要发脾气,不要骂人,你只要一骂人,你的手下就不怕你了。
小B只比我小两岁,但结婚比我晚好几年,妻子是体制内的,那时的我,是真心为小B高兴。创业这些年里,我听了父亲的,从来没有在公司里发过脾气,甚至没有说过一句难听话。不是在忍,而是真心觉得这帮孩子不错。这里面,我其实最喜欢的就是小B。这种喜欢不是同情,而是一种向日葵对阳光的喜爱。其实不难理解,那时的我,相当于整日站在阴雨中,越是深陷泥潭,越是恐惧黑暗。这些年,我们家之所以能一直往洞外爬,就是因为我妈和我妻子,不离不弃,用她们的善良,给父亲和我的世界里,撑了一把伞,洒了一把阳光。
小B的辞职,是我最措手不及的一次。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经历了大量,多次的员工离职,父亲安慰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正常,不必往心里去。但第一批那7个人,就像是创业这条路上的孙悟空,唐僧和悟空的感情,肯定不是悟能和悟净可以比的。小B辞职是听了家里的意见,要在35岁之前,搏一搏,考个编制。其实那个时候,我虽一直苦苦支撑着外贸公司,但我知道,当下的大环境,不说气数已尽,也很难重拾辉煌了。因此,谁走,我都可以接受,包括小B。当时,我是单纯从一个大哥的身份,不希望他裸辞考编。我甚至跟他说,你可以办个停薪留职,或者一边上班,一边考,如果考不上,也没有人知道你辞职,就继续上班。可能你觉得我这样做是多此一举,但其实我太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了,但凡正式辞职了,不管到了外面混得多不好,多想回头,强大的自尊心都会把他们推走。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尊心这玩意,挺耽误人的。收到他的辞职信息,已经是晚上八点了,那晚妻子都觉得我很反常,我接连咨询了好几个体制内的老人,还有几个官二代,我没说是我的员工,就说是一个亲戚,然后他们无一例外,都不看好走考编这条路,因为年龄太大了(他当时已经34),没有家底,没有人脉等等,我给小B一一转述。结果,他的回复,让我很长时间都没说话,妻子在旁边呆呆地看着我,以为我出什么事了。小B对我说,我这是道德绑架,我总是高高在上,我没有权力决定他的人生,让我放过他。妻子从我手里拿过手机,看了看,安慰了我很久,但我的脑子里,只能听见父亲跟我说那番话,从你做企业那天开始,你跟你的员工就会成为对立面,倒不是说敌对,而是角色对立,当老板,就是高处不胜寒。第二天,我让公司给小B办了离职手续,然后跟他说,我家里有一瓶好酒,你考上了,一定要回郑州一趟,我请你吃饭,咱把那瓶酒喝了。小B为昨晚的激动向我道歉,说自己压力太大了。一转眼,这事过去很久了,小B一直没有联系我,我也不好联系他,只希望这孩子一路平坦,继续像向日葵一样成长。初创公司,老板和员工的年龄可能会比较接近,公司内部没有形成三层结构,老板和员工之间没有距离感,以朋友相处,经常聚餐,玩乐。但我这里要对创业者说一句,做老板,一定要跟员工有所区别,因为他们在奋勇杀敌,你必须做好战略部署,让他们冲锋一次可以杀敌更多,让他们班师回营时可以伤亡更小。做老板的,不要跟员工交朋友,不要动不动就搞团建,搞聚餐。员工来你这里上班,不是交朋友的,不是吃饭的,而是赚钱还信用卡还房贷的。
这个视频,这篇文章,给大家看,也是给自己看的,把自己过去的失败和幼稚,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我不觉得丢人,反而重拾了信心,因为当你回忆上一个十年,是觉得之前的自己很傻,还是觉得,和现在差不多。这里面的区别,不言而喻。希望大家都是前者。
记得有一次,我带队回本部工厂学习,那一批招了8个人,全是女孩。工程师跟我多聊了一会儿,我下楼的时候,发现其中三个女孩站在办公楼门口,一问得知,其他人已经去另一个工厂学习了,车也已经走了。她们三个人上厕所,没赶上车,已经联系过了,一会儿司机回来接。我一看正好三个人,我说,没事,不用麻烦了,坐我车,我也过去。但我发现没人上车,朝窗外一看,她们在石头剪刀布,其中一个输了的女孩,羞涩而紧张地坐进了前排副驾驶。其实除了第一批那七个人,后面招的新人,我跟他们很少说话。去分厂的路上,大概十分钟,车内无一人说话,包括我。我心里却想了很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大方,外向,不卑不亢。
这里,我跟将要求职,或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说一点建议。不管你能力怎么样,一定不要怕老板,怕领导。这就跟当年我们学英语一样,你看到外教就跑,你英语能学好吗?包括你未来创业融资,你看到投资人就跑,你怎么创业?我曾看过交个朋友公司创始人的故事,黄总之前只是锤子手机的一个小人物,但他一直很崇拜老罗。机缘巧合,他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而老罗也是每晚加班,起初他不敢跟老板打招呼,只是坐的笔直,装作认真工作。后来,心一横,大大方方地跟老罗打招呼,两人越来越熟,进入了核心团队,做了高管,后来老罗创业失败,他又和老罗一起东山再起。不是老罗改变了黄总的命运,而是黄总自己抓住了命运,还帮助了贵人。
其实,这些年,我经历过的员工,他们的故事,几乎没有共性,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一讲,但篇幅有限,而且有些人生,过于残酷,讲出来,有一定概率会被其本人看到,可能又是一种伤害。但小C的故事可以讲。
小C也是一个男孩,而且是我的高中同学。其实我同学里,去我们公司上班的不算少,但小C是最让我无奈的一个。他的故事,对于正处于求职或新入职的年轻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C和小A的出身差不多,我之所以会强调一下出身,是因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真的非常重要。我刚创业的时候,第一个通知就是他。因为我还没回来的时候,他就跟我说,兄弟回国后,一定要拉我一把。小C没考上本科,上了省内一所大专,只上了两年,就开始满大街找工作实习了。他学的专业是会计,但找的工作,是在手机卖场卖手机。十几年前,大家买手机,普遍还都是去实体店,因此那些年,他收入不错,一个月多了上万,低了也有五六千,那时郑州的房价也才五六千。他家人跟他说,给他出个首付,在郑州买套房,然后他自己还月供。但那个时候,他特自信地说了句,要么不买,要买就全款买。但他没想到,房价是会涨的,而他的工资,是不稳定的。那也是他人生里,距离买房最近的一次。
等我回来创业的时候,他早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了,卖过手机,卖过洗发水。他当时一听我要做外贸公司,两眼放光,不得不承认,今天在大多数人眼里,民营企业是没什么地位的,创业更像是没什么正经事做的人才做的,但在当年,是不一样的,记得我去昆明见同学,他叫了一群当地的哥们,席间问我做什么,我说开了个外贸公司,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哇,或许有恭维之意,但其中绝对包含了敬意。小C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跟了我。但就在我们完成第一轮招聘,准备回本部开会的时候。他给发了一条长信息,大意就是说,自己老婆不同意跟我干,跟着外人不如跟自己亲戚,他老婆的表姐夫在南方开装修公司,让他过去帮忙,学习半年,然后给他开一家分公司,让他独当一面,并保证一年能让他装口袋里50万。我当时忙于招聘,其实也没想太多,说没问题,你去吧!照顾好自己。
大概半年后,我收到了一封邮件。不是信息,是邮件,大概有几千字。全是苦水,他到了南方之后,才发现,他老婆的表姐夫根本不是什么大公司,就自己一个人接活,然后临时找施工队干活。小C的工作就是在装修工地打杂,清垃圾。他老婆带着孩子,给表姐夫一家做保姆。表姐夫六个月没给他发一分钱工资,让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免费在表姐夫家吃住。虽然他没有直说,但话里话外,都在想我表达,想要吃回头草。
我给他简单回了一封信,正好我这儿还需要人,你要是觉得那边没希望,就来我这儿吧。
很快,他们一家三口就回来了。我跟总经理谈了谈,他爽快地答应了。结果,约定的入职日期前一晚,小C又给我发了一条长信息。大意是说他哥让他去一家国企,比较稳定。其实说实话,我对那家国企很熟悉,知道他们的财务状况很不好,但毕竟是同学,不是亲弟弟,我也不好说什么。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他邀请我去他们工厂玩。我当时以为肯定是很满意,给我分享呢。结果到了之后,唉,虽然是国企,但却只是集团下属的一个分厂,应该是挺边缘化的一个厂。环境很差,条件也很差,关键是,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跟他一批进来的,很多人都走了。我终于明白这小子邀请我来的目的是什么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明说了,只能通过这种方式。
这次,我提了一个要求,你来我公司可以,但我需要见一下你老婆。我跟他们两口聊了半个小时,大意是,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总是一场空。
后来,在我公司里干了一年多,没什么业绩,老婆也没有工作,靠底薪,一家子难以生活,自己辞职了,带着家人去了外省,向我借过几次钱,但一直都没还。他的后续故事,我之前那期视频,灵魂伴侣,里讲过,就是那个长相帅气,因为自尊心放弃了富二代姑娘的男孩,感兴趣的,可以去那个视频看看。这里就不占用篇幅了。小C这二十年来,给我的感觉,就俩字,错过!他总是在想方设法地错过老天给的逆袭机会。其实你想了解一个人水平如何,就看他找的对象是个什么样的人。年轻人要顶住压力,别为了结婚而结婚,结婚不是完任务,所谓成家立业,其实应该反过来,先立业,再成家。
结婚后,你的配偶会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婚前,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认知天花板。我曾经遇到过两个员工,都是很有天赋的孩子,一个日语一级(最高级)的高材生,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的大学生。两个人都是干的好好,被父母强行要求辞职,回老家工作。日语一级那个孩子,被他爸召唤回去,考进了镇政府,我问你,那你这么好的日语能力,不就荒废了。他无奈地说,他爸说,年轻人就应该把青春奉献给国家,当年学日语,都是违逆了家里的意见,这次,不能再违逆了。另一个二本大学的小伙子,被家里找关系安排进了一个加油站,做加油工。我跟他说,国外那边加油站都没有加油工,都是自己提枪加油,然后进去结账,咱们国内的自助加油机也越来越多了,这个职业可能不长久,而且,做加油工,每天迎来送往,却没有机会结识任何人脉朋友。他也很无奈地跟我说,他妈妈说,这加油站至少是世界五百强单位。唉,没错,是世界五百强。但你生活在发达国家,就一定是个富人?我绝对不是说,镇政府和加油站工作不好,只是针对他们两个人的特长和天赋,都有点埋没了。如果那个日语一级的孩子,出生在另一个家庭,或许他的人生,会是另一个结局。
好,关于员工的故事,我就先讲到这里,如果大家感觉还没听够,可以在弹幕里告诉我,我随后再出一期视频,接着讲。
接下来,讲一讲我当年伪装成求职者去其他公司面试的经历。这一部分,我觉得挺有用,可以站在求职者的视角,来看问题。
和玩石头剪刀布那三个女孩不同,我就喜欢见领导,见老板。我去求职,只投一个岗位,就是董事长助理,或总经理助理。
我挑几个印象深刻的说,同时剥出来一些干货分享给大家。我主要是通过几个主流招聘网站投递简历,简历一定做的清晰明了,一定要用pdf格式,避免出现乱码,证件照一定要正式,如果你对自己的颜值很有信心,最后一页也可以附上两张生活照,但要简洁大方,不要过分美颜。简历中,直接把企业想要了解的一些常规问题,回答出来,比如,住得不远,自己有车,家里有人带孩子等等。(直接写好几个常规问题的答案)
一定不要海投简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区位,选定几家企业,然后先上官网了解企业,然后百度里输入关键词,企业名称加骗子,看是否有不良信息,然后去主流企业查询软件,看企业的股权结构,如果有两层股东,放眼一看,全是法人股,也就是XX有限公司,XX有限合伙,逐个点进去,有自然人股东,那这企业通常都比较正规,要么是已经引入资本投资了,要么是进行过专业的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做准备。
相反,如果股东就两三个人,看姓氏还像是兄弟父子,那这公司通常都不会很大。然后再看注册资本,并非越大越厉害,因为现在是认缴制,注册资本应该是零头越多越好,1000万整的注册资本,不如235.45万的注册资本正规和真实。然后看联系方式,如果是163,QQ等免费邮箱,通常不是大公司,大公司一定会有自己的域名邮箱,比如zhangsan@XXX公司.COM,然后看电话,如果是手机号,那通常也不会是大公司,如果座机,尤其是并列,好几个座机,而且还是连着的号码,那通常都是大公司。
通过这一步筛选,基本上就能定下来你想去面试的公司,到了公司之后,不要紧张,先左右环顾一下,如果门口有前台小妹,且穿衣和气质都不错,那这公司一般还不错,当然,传销类,服务类的公司不在讨论范围。因此,大多数公司或许可以养得起一堆业务员,一堆技术人员,但养不起一个前台小妹,不仅不产生利润,还不稳定。然后看屋顶,如果没有吊顶装修,裸露着消防喷淋管,工厂风,那这公司一般都不太稳定,千万别小看这一层简单的吊顶装修,大多数写字楼,但凡要吊顶,都必须让消防来验收,大多需要延长烟雾感应器和消防喷淋管,这是一大笔钱,反正远高于那一层吊顶用的石膏板。而企业如果就没想过要长期稳定的做下去,大概率不会在这个上面花成本的。
好,开始讲故事。先说A集团吧。主业房地产,副业一大堆。自己有一栋小楼。我去面试那天,先笔试,然后测英语。本来很正常的流程,但当时我真心快崩溃了。您猜人家怎么测英语的。我敢百分之百肯定这个集团上上下下没有人会讲英语,因为他们给了我一篇全是语法错误的英文文章,让我翻译成中文。我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应该是他们在网上找了一篇中文,然后用百度翻译,翻译成英文,交给我,让我再翻译成中文,他们再拿去对比原本的中文,看我翻译的一样不一样。要是普通的散文日志还行,结果人家找的是一段法律条文。我忍住胸中的万马奔腾,交了翻译稿,也不知道他们看了没,反正通过了笔试。到了面试环节,对面坐了六个领导,中间的座位是空的,没人说话,就这样等了五分钟,董事长本人才来,他一进屋,所有人刷地一下站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也赶紧站起来。董事长坐在那六个人中间,正好一边儿三个人。后来发现,那六个人,如同门神,从头至尾,没说一句话。老板一边看我的简历,一边问了我几个问题。一般情况,我一定忍住不笑,除非忍不住,但那次我忍住了。第一个问题,你在澳大利亚上的学,澳大利亚说澳语吗,你英语怎么样?我认真地回答,澳洲,也说英语,我英语还可以。我余光看到老板旁边的人,快绷不住了。第二个问题,你这个学校,能排进全球500强吗?我认真地回答,可以排进全球前50。老板一脸不信,对旁边的人说,一会儿下去查一下。第三个问题,我们公司早上8点半上班,但我平时7点半就到公司了,你必须比我早到,如果你家住得远,就在公司附近租个房,另外周末,你需要六点陪我跑步。我忍不住问了一句,周末也上班?对啊,正常员工休息,但你做助理,必须24小时待机,能做到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没问题。但我心里想,反正我也不来,就你们给的那点工资,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第四个问题,他随口说了一句话,让我根据那句话,写一篇500字的发言稿。
然后我们说一下B集团,唉,说实话,集团听的多了,后来再投简历的时候,一看是集团,就得多花点时间查一查。B集团面试之行,给我的感悟是,到一个公司,一定要仔细观察员工们的精神面貌。B集团没有前台小妹,但公司logo特别壮观,真不知道是怎么注册成功的。没有笔试,不用测英语,直接进董事长办公室。我刚一进屋,董事长本人马上站起来,双手和我握手,当时我心一凉,唉,白跑一趟了,算了,看戏吧!董事长说,我看你的简历了,不错不错,海归留学生,还是研究生,我研究过后,决定让你来我们集团做总经理。我这次真的绷不住了,我直接笑出来了。然后董事长就生气了,说你看你这个小伙子,你笑什么。我说不是不是,我只是突然肚子不舒服,我想先去个洗手间。然后我就溜走了,穿过员工区,我放慢速度看了一眼,虽然坐满了人,但大家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那感觉,就跟网吧里一样。
当然,大家别误会,这不是一个搞笑视频。只是我认为,用反面教材,更能直观地刻画问题。C公司就是一个很正面的例子。当时我去面试的时候,公司不大,做电商的,大概有四五十个人,员工区靠墙放着几个大鼓,哪一个小组出单了,那个员工就会去他们自己的那个大鼓前,敲两下,然后他们那一组人会为他鼓掌,虽然有点傻,但很有气氛。老板办公室不大,很简陋,角落里还堆放了很多货物。老板应该比我大两三岁,很善良的长相,让人很有好感。他问的问题,非常专业,有些关于电商方面的,我答不上来,他淡淡地说了句,没事,可以学。然后指着我面前的杯子,喝茶,这是很好的信阳毛尖,杯子是消过毒的。这里我补充一点小技巧,我个人比较喜欢公司接待用大的马克杯,而不是功夫茶小杯,功夫茶,反正给我的感觉,有点浪费时间。那小杯子,我喝一百口也不解渴。
那天聊到最后,老板直接说,我符合他们的需求,正是他们想要的人。我当时突然之间觉得很愧疚,第一次跟对方道明了真相,我说我其实也是一个创业者,只是经验不足,想出来取取经,看怎么招人,同时感受一下,面试者的心理状态。他没有生气,和我加了微信,说以后互相学习。然后这些年通过朋友圈,可以看到他的事业真的是一年一个台阶,到后来,拿到了政府提供的整层免费写字楼,通常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才能得此殊荣。
《创业经历-融资》那个视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好评,我很开心,这也是我做视频的动力。做视频,不是我的主业,只是我业余生活里的一种爱好,就好比有些人喜欢钓鱼,有些人喜欢跑步,是一种独处,一种释放,一种放空。我不想把做视频视为一种工作或副业,因为生活中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一切会额外徒增压力的事情,我都会尽量避开。上一期视频,没有植入广告,没有恰饭,只是单方面对小五哥的敬重,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到现在为止,我连粉丝群都还没做,主要是我没有这方面的运营经验,精力和时间也跟不上,有哪个小伙伴愿意帮忙,可以私信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植入过广告,就是因为,像我这样的新人up主,一条恰饭视频,只有几千块钱,但可能需要修改无数次视频,需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至少目前来看,得不偿失。因此,我的视频里,推荐的,都单纯是我个人喜欢的,比如之前的华为,沃尔沃。如果有一天,我植入广告了,那可能就是我真的很缺钱了。现在真的还好,缺大钱,但不缺小钱。父母家人,还有朋友,都在帮我,真的非常感动。
人或许只有在低谷期,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才能得到真正的情义。
创业,并不是拿着父母的钱,让你体验人生,我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创业,是和平年代,少有的战争体验游戏。在这场游戏里,你可以认识很多陌生人,可以看到很多人性的丑,可以体会到普通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成就感。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创业,那就先不要迈出第一步,再想一想。如果你已经在创业了,即便满目疮痍,也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羡慕别人。因为,对于你来说,空虚比挫败,更难以忍受。
祝各位,早日达成,心中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