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供养神佛千亿,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

2019-08-11 20:43 作者:梁兴扬  | 我要投稿

我们祖先认为信仰的根本在于利人,而不是利益神佛宗教。所以佛教在中国化后,很快就有高僧希运说“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这里的无心道人不是说要供养一个没心脏的道士,是我们自己,是人的真知本性。

这个观念在华夏传统中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我们祖先就明白“民是神之主”,供养神灵,尊重神灵都是为了人,一切应该以人为本。


所以传统文化中提倡大家礼拜神佛,不是说让大家彻底跪下,而是要通过供养神佛,返照自身,供养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无心道人!在于我们通过祭祀感受自己,在上香的那一刻点燃心香,然后返照自身,探寻最真实的自己,如能便能明心见性。如果不能,则只有祈祷功德。

当然不信神佛的人也没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这个无心道人,全真教修行有打尘劳,儒家有公门之中好修行,禅宗亦有一日不劳一日不食之说,这都可以帮我们明心见性。

以我道家为例,道家修行有元婴之说,此说修行从古至今都有争议,但婴儿作为一种象征本身却是毫无争议的!如同儒家孟子讲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儒家的是没争议一样。



这个观念可能让不少读者觉得不屑,毕竟小孩子有啥了不起的?懂得个屁啊!但这是我们理解无心道人到底是什么的关键!

无心道人是真知本性,是我们人的本来面目。如同今日果农用模具包住果实,久而久之果实就长成了模具的形状一样,在成长中人会不断给自己戴上各种面具,久而久之就成了面具的样子,还认为这面具塑造出来的就是自己!

华夏先贤认为塑造出来的自己正是人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活着不快乐的最大恶果!小孩子再怎么天资聪明,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是一时的,上一秒可能哭的稀里哗啦,下一秒又喜笑颜开。但有几个成年人可以如此?多是一乐就停不下来,要翘着尾巴做人,一悲就万事皆空,整日愁眉苦脸。



当然这不是说人类幼崽就不会做恶,但他们不会有意识的作恶!烧虫子捉蚂蚁时,孩子是无心的,他们不会觉得这些东西会疼,是无知之恶。而成年人做的恶多是有知之恶,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个成年人有孩子那种内心那么必定会少做很多恶事。

所以自古以来儒道两家劝善,为人疗治心病,想的都是让人找回自己,供养这个无心道人!而不是说非要用道德批判来逼迫人改变,为道日损,是让人摘下面具找回赤子之心,继而自然行善。

当然题目说的是供养神佛,其实并不一定非要供养神佛,读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时观照内心就能发现面具下的自己,久了心自然会年轻些。


供养神佛千亿,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