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精品课】 中国古代史(李鸿宾教授)

2022-08-03 12:40 作者:弦转急  |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系列

                第一讲:中国古代史绪论(上)

           主讲人: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课代表都替你们整理好啦~)

什么是历史学?

宏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历史。

前提:人的活动,历史的主体是人。

历史学研究的是(今天以前)人和人的活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历史≠历史学

 

历史是过去的实实在在的,是通过现代人的思维和再现。历史本身又是对过去情感的、过去事实的一种情感的归约和追溯。从这个角度上讲,历史是一个当代史(克罗齐),是我们主观的唯心的判断。

举例:秦始皇、汉武帝、汉高祖、唐太宗等等。

附录:1.客观只有通过主观的映照,才能反映出过去历史的主体。历史是通过观念行为的展现,因而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

      2.人是过去和现在的连接,是现在和未来的一个环节。

 

研究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多做笔记(多多益善,而后倾向性记载):记载能力+捕捉训练

 

清朝乾嘉考据学派(朴学):

性质:中国传统文化史学形成了以考据为主的一种思想学派。

目的:要求文献本身忠实符合原先最初的相貌(求真、求实)。

举例:司马迁《史记》;

      唐朝以后正史由官方组织修史。

贡献:对文献本身进行整理。

内容:字句、词、版本、目录

 

重要工具:文献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版本学、目录学、音韵学)。

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指导作用)。

 

   西方的社会科学强调理论,中国古人重视辞章、义理和考据。

  义理:1.定义:理论。认识问题的一种思路。

        2.举例: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经学是儒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作品,如:“十三经”、“五经”、《诗》、《尚书》、《春秋左传》

     西汉董仲舒提倡儒学,因而经学被提升地位(一枝独秀),作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

  古文经学:对儒家传统经典比较本分的进行解释,不加以发挥。

  今文经学(朱熹等发展后的理学):根据当前的环境和现实的条件进行阐发,根据儒家经典的基本精神,可以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的学术和西方的学术明显不同:中国传统学术讲究整体,东方传统学术是一个整体感,特别是天人合一,或者是整个综合性质的,是中国传统学术比较注重的;西方是一个解剖,是个分解。

                                                     ——季羡林

 

科学需要经过证实抑或证伪。

从历史学到历史科学的变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变化(经过验证、规则)。

 

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根据客观的现象来总结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法则,同时它又是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

 

后现代主义


             第一讲:中国古代史绪论(下)

        主讲人: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历史学研究的方法:

首先掌握:文献包括正史文献、编年史、纪传体、杂史和私人笔记小说等。

举例:清朝乾嘉时期编撰的《四库全书》(里程碑)、《史记》、《旧唐书》、《新唐书》等。

历史学习:文献(正史文献、典章制度文献)+游历

1.历史学学习的方法和理论是从传统中国的考据辞章义理和西方社会科学的分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2.好读书的习惯。学校体制中的工具理性培养出来的是死记硬背的学生,否则未必成为好学生,反而成为浸润在独立思考、认真判断的。

传统文献:1.对古典文献的选读:《史记》选读(个人心性的史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宋史》、《辽史》、《清史稿》、《资治通鉴》(司马光编撰,讲述从春秋三家分晋到北宋建国的历史,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附:纪传体正史、纪事本末体和编年体是中国传统文献中的三个主流。

2.对典章制度文献的选读:典章制度文献是对研究某一段历史或者某几段历史中最重要的途径的官方文献。如《唐六典》(唐朝职官制度、律令格式)、《唐律疏议》(唐朝法律典章)  通读性不具备可读性

3.对私人笔记的选读:钱大昕(以考据为擅长的代表人物、清朝顶尖学者)《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

举例:赵翼《廿二史札记》中东汉、唐朝、明朝宦官专权的差别?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宫廷残杀?

学术作品:郭沫若《中国史稿》、范文澜《中国通史》(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白寿彝《中国通史》(汇集到上世纪80、90年代的各方面专家,篇幅远超前两部《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了解途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南门六层)、上网查阅、学术性书店(万圣、第三级、风入松、三联)

专著和通史的区别: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问题的深入剖析。专著是目前研究史学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通史是了解历史全方位的一个手段。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学术界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部门(中国文明的首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精品课】 中国古代史(李鸿宾教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