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无理——命理的语言心理矛盾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随便扇动了几下翅膀,便在两周以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了一场龙卷风,农场主李先生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地狼藉,口中喃喃地说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烈日炎炎的操场上,小明同学看着自己的高考成绩泪流满面。他逃课上网,打球吹牛样样精通,唯独一碰学习便睡意盎然,终于以300分的微弱差距与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良久,他忽然仰天长叹:天意难违!
他,父亲是跨国集团总裁,母亲曾是名噪一时的国宝级名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从小就对身边满口京腔的英国管家有着说不出的厌恶。受够了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和虚与委蛇的龙公子决定冲破桎梏。于是他喝最烈的酒,交最损的友,用各种离经叛道冲击着父母的底线。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锒铛入狱,在得知自己判决结果的那一刹那,他撕破上衣,当庭怒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世界太大,凡人穷极一生的探索也还是无法逃出盲人摸象的困局。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已。我们习惯于在已知的空间中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却也永远需要面对未知。虽然有些未知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转化为已知,但它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于是“命运”一词应运而生。
斯多葛学派有句名言:愿意的,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被命运拖着走。是的,我们似乎都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走,因此我们便很容易把它推给命运。乍看之下,命运和未知似乎完全无法等同。未知只是一种状态,而命运却象征着某种神性。但问题就在于,没有人会把可以掌握的事物归结为命运。我们都同意,不学习就不会有成绩,因此,故事中小明的仰天长叹才有了一种荒谬的效果——一般人只会把原因归结到小明不学习,哪里轮得到命运出场呢?只有我们发现某些人似乎不学习也能成绩好时,才会把命运搬出来。当然,如果要探讨为什么小明一学习就发困,那似乎“不是学习的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作为凡人,我无法否认命运的存在,但我不相信会有人拥有知晓命运的能力,所谓“命理”更是一种语言逻辑错误。如果有理可言,那命运还哪有什么神性呢?所谓命运,不过是我们未知领域的一个合集。它并非一个完整概念,而是相对于“已知”的一种衍生概念。
在美国农场主李斯特先生看来的天意,在气象学家看来则可能完全有迹可循,因此那只是李先生的命,不是气象学家的命。
从这个角度说,命不过是聪明人自我安慰时的甩锅工具,有人接锅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开心心地“尽人事,知天命”。努力地做好自己所能把握的一切,把剩下的甩出去。在我看来,一件事的成功与否,是人事与天命共享了一整个空间,人事的范围越大,留给天命的空间就越小。如果感觉人事的空间变小,那绝非天命的主动作用,要么是自己退缩让出了空间,要么便是别人的人事侵占了你的空间。
这时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荒谬之处了,这句话的问题恰恰在于假定了天命的存在,把人事和天命看成了两股力量,于是就出现了小孩子掐架的胡闹场面,我先假定一个天命,然后在用生命的代价去推翻这个天命,到头来不过是用漫长的生命体验和自己的执念做了一场游戏。
生而为人,我们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自身的渺小,茫茫宇宙,我们能做的的确太少,所以当有些东西使我们精疲力竭,不再想面对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甩给命运,反正命运也没法还口。因此,在现代的社交场合中,“命”也往往是“自己看不太懂“的一种黑话,所以在别人说“命”时,如果再跟他讲出我说的这么一堆话,怕不是要被当成傻子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