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辑 | 脚踏实地 守正创新
为发扬“敢想敢做、敢为人先、脚踏实地、服务大局”的大运会精神、“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谨此西南财经大学即将建校100周年之际,皖江客实践队深入考察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桃花村,实地调研当地农产业,接触乡村社会、考察乡土民情、研究产业发展、体验乡村生活,以此献礼母校。

皖江客一行人在实践活动第四、五天分别对桃花村当地的种粮大户、果园大户、种桃大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采访。秉承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我们制作了细致的问卷和采访稿。在村中主任的驱车带领、介绍下,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访谈。

vol.01 乘政策之东风 绘农业之蓝图
我们在千亩农田旁见到了张大哥。“是2016年回来的,到今年算是第八年了”。正午灿烂的阳光照在大哥黝黑的手臂和脸上,其上的颗颗汗珠格外闪耀。

家国情怀深深地植根在大哥心中。作为一个大学生,大哥怀揣着农业知识,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号召下,满腔热血地回到了乡村,租下了千亩农田,开始了种粮生涯。刚开始的一切并不显得那么容易。流转过来的农田设施并不完善。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的探索和改造,修路、修水泥设施、小田并大田,才将其变得宜耕。但此时又出现了工作量大、人手不够的问题。农田面积与人力不成比例。
“幸好有政府的支持”,大哥如是说。政府在初期提供了资金支持,有直接的补助,也有低利率的农业贷款。维持了正常的资金链。中期时,针对人手问题,政府通过提供先进机器设备的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所需的人力资源。例如统一调配播种机和收割机。教学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方式。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往年时而暴雨、时而大旱。粮食的收成难免受到影响。对于种粮大户尤为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大哥并不过分担心。“对于我们,政府有农业保险,政府会对损失进行赔偿和补助,是一定能保本的”。
时而也会委派专家组莅临指导,参观调研。为种植提出建议,推动更高质量的农业发展。政府长期致力于扶持地方乡村农业发展。地方也时时刻刻回馈政府。大哥每年会将其产量的90%送至国家粮库,保卫粮食安全。将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自身奋斗之根基。
最广大的农民群众是中国大地上扎根的向日葵,政府就是那闪耀的太阳。有了政府的领导,人民群众才能生活、发展得好。人民群众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的不懈追求。在不断演变的时代蓝图之上,互相呼应,彼此推动,共同勾勒出最美丽的画卷。


vol.02 以匠心事农业 求团结共促进
一只只蜜蜂穿梭在藤条之间。寻觅着最甜美的葡萄。穿着防护服、戴着草帽的李大娘缓缓从葡萄枝干中走出来。见到我们,大娘露出了淳朴爽朗的笑容,为我们找出椅子。

大娘家是当地种植葡萄的大户,其种植的葡萄远近闻名,除了当地居民,也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十五年在田间地头栉风沐雨,播种了近百亩葡萄树。辛勤的劳动换来甜蜜的丰收。大娘是劳动致富的典型。一株葡萄从播种到收获有近40个步骤。在巨大的规模下,种植难度更是陡然上升。“像我们这种搞农产品种植的是没有所谓周六周末而言的。就是得要吃苦、踏实、数十年如一日、匠人精神,才能一步一步做大做强”。大娘谈到她的经验时如是说。
有地就要好好利用是大娘的宗旨。在她的果园里,根据地形以及离水源的远近,大娘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葡萄。必要情况下引入大棚。目的就是要使每块土地得其用,经济效益能达到最大限度。天气、土地情况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里,年龄也是。大娘的儿女常年在外,劳作的基本只有两夫妇。劳力随着时间推移难免下降。但大娘表示她将保持现有的规模,并着力于进一步提高亩产和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增强乡村的吸引力,推动桃花村形成产业集群。


民宿体验、水果采摘、风景观光一体化。“大家来我这里摘水果,也就能在别家住宿,休闲”。团结就是力量。同心同行能汇聚出强大的力量,在发展途中汇聚出强大的动能“以自身之小我融入村集体之大我,勇于学习模范,理解模范,成为模范。共建更美丽、更具有吸引力的新时代新乡村。
大娘和我们交流完毕便立刻回到了果树旁工作。虽然和大娘接触得不久,但实践队每一位队员都为大娘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热爱劳作、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爱己爱人的精神态度而敬佩。相信她的每一份坚持都不会白费,终究会在桃花村结出不甘平庸、不负光阴的果实,带领桃花村的农旅产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只只蜜蜂还在藤条间飞来飞去,一如大娘辛勤劳作的身影,在绿油油的藤条之间时隐时现。


vol.03 渐学鉴知践行 创业创想创新
桃花村当地气候尤其适宜桃子的种植,北临姑溪,半山半圩。每至阳春,桃花盛放,十里桃花,万亩果园,各方宾客,闻名而至。采桃果园间,寻乐青山中。

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农旅产业势头蓬勃,村民兴起农家乐、民宿、水果采摘基地。在众多的桃园中,刘大娘的是最特别的一个。皖江客实践队一行人在党建中心村部主任的带领下,与刘大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
刘大娘的桃园在小山顶。但在山脚便能看见那林立的桃树。大娘从2019年开始在村里种植桃树,总体果园的面积不大,只有30亩左右,但在桃花村属于种植大户。每年净利润能达到30万左右。

她家的桃树高约2.5m,种植间隔1m左右。比传统的桃树高了近乎1m,间隔小了2-3m。种植效率提高了3倍左右。单颗桃子净重也是原来的约两倍。
“是在北方去学了五六年,种的新品种”。在我们问到果树品种的由来时大娘如是说。当时人生地不熟,食物气候与大青山差异巨大。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异乡人的感觉,在北方适应了很久。“就是那股子劲儿!想到自己,想到家人,想到故乡,想到昨天,想到今天,想到明天。”所以决定为了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新品种的桃树、造福自己、养育家庭、给故乡带去新的活力,拥有更灿烂的明天而坚持下去。
大娘回到桃花村之后租下大块地,将所学所得应用在其中。顺利地种出了个大、饱满、水分足、味甜的桃子。迅速地在当地政府所举办的“桃花节”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众多的游客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营造出独特的品牌效应。销售额得到保障。加上在北方学习的时间,仅仅用了8年便成为了桃花村的典范。



心得总结
墨守成规固然安稳,可以规避掉许多不可知的风险。但守正创新才能改变现状。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当然,结果是否能成功是不可知的,但奋发前行的过程一定会很精彩动人。勇敢、坚毅,踏踏实实地努力,让奋斗之花闪光,用知识引领发展,用劳动创造财富!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当把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最积极、最饱满、最活跃的朝气走在时代前沿,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奔赴基层“山海”,让青春之花在广阔的热土上尽情绽放。”

皖江客实践队的每一名成员都将将其牢记于心,发扬二十大精神、发扬大运会精神、发扬西财人精神,将青年的毅毅脚步留在充满希望的乡土大地,以青年人的智慧与努力反哺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我们将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服务人民、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做实事、敢担当。强国有我,青春有为!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