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不是所有卫星都叫北斗》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不是所有卫星都叫北斗》 “二十八宿识一宿,万花丛中看北斗”。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星空分为二十八星宿,然而,熟悉二十八星宿的人并不多,唯有北斗七星,因其超高辨识度,成为中国百姓唯一普遍熟悉的“指南针”。如今,仰望星空,中国北斗“星座”的五十五颗卫星更加璀璨,每一颗都在闪闪发光。 “五十五颗卫星五十五枝花”,精确导航,每颗卫星都在努力。北斗一号有五颗卫星,服务中国;北斗二号有十五颗卫星,服务亚太;北斗三号有三十五颗卫星,服务全球。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北斗服务的范围也在扩大。没有北斗一号,哪有北斗二号;没有北斗二号,哪有北斗三号。如今,北斗一号的五颗卫星已经退役,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北斗一号曾经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北斗一号的五颗卫星就属于“来时的路”。北斗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成功起步。如今,在计算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员数目时,理应算上北斗一号的五颗卫星。定位服务精确到“点”、导航服务精确到“线”、全球覆盖精确到“面”、陆海空天精确到“体”,五十五颗卫星,正在带领我们步入“点线面体”精确导航新时代。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自主研发,“北斗天团”的全体成员都在努力。曾几何时,有人质疑我们无法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系统。如今,我们用事实否定了这些充满偏见的质疑。据统计,“北斗天团”成员平均年龄35岁,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自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使命情怀,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航天事业陌生领域摸索前进,在导航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完成了北斗的研发。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北斗天团”全体成员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北斗是团结奋斗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成员都有贡献。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每个民族都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仅有导航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每个民族都在为振兴中华贡献着力量。 不是所有卫星都叫北斗,每颗北斗卫星都因服务整体导航功能而不可或缺。愿我们的北斗如钻石一样,颗颗恒久远,颗颗永流传;愿我们国家的人才如雨后春笋,世世出英雄,代代出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