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常识午餐】



1. (单选)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
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B.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
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被毒蛇咬伤手臂后,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是为了防止携带蛇毒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进行循环扩散。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被农药污染的食品即使高温蒸煮也有残余的有害物质,因此不能食用。
C项:进行人工呼吸时,为防止气体外逸,吹气时应捏紧被救者鼻孔使气体进入肺部,换气时应松开,以保持气道畅通。
D项:处方药(RX)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TC)是指患者可自行根据需要选购的药物,大都用于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2. (单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印度,并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
B.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C.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战胜了拥有号称“无敌舰队”的英国,确定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D.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正式确立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世界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
第二步,1689年10月,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为美洲,并称当地的土著为印第安人,发现的并不是印度。
B项: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而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不是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C项:16世纪中期,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不是西班牙战胜英国。
3. (单选)行政行为应依法实施,遵守法定权限、法定条件、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不得规定依法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这是行政程序法的:
A.正当程序原则
B.依法行政原则
C.公开原则
D.参与原则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行政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程序法的原则。
第二步,根据行政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依法实施,遵守法定权限、法定条件、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不得规定依法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正当程序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如可能给行政相对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外,应事前通知行政相对人,向其说明行为的根据和理由,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实施行政处理行为的公职人员如与处理事项有利害关系,应予以回避。
C项:“公开原则”是指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相对人和公众公开,使相对人和公众知悉。行政信息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行政规范应通过政府公报或其他形式公布,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文件、档案、材料,应允许行政相对人查阅。
D项:“参与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有依法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和形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参与的机会。行政参与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参与原则、自主参与原则、行政公开原则等子原则。
4. (单选) 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被称为指纹。指纹人人皆有,它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有误的是:
A.指纹可以用于身份识别
B.人的指纹一般终身不变
C.同卵双胞胎的指纹是相同的
D.只要不伤及真皮层,手指伤愈后仍能长出同样的指纹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指纹相关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同卵双胞胎虽然拥有相同的基因型,但是由于它们在子宫里的经历会出现分化,因此表现型不尽相同。指尖细胞的生长微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两只手之间以及各个手指头之间都是存在差异的,正是这种微环境决定了指纹结构的细节。虽然手指之间的微环境差异很微妙,但其影响被分化细胞放大,产生了宏观上的差异,使同卵双胞胎的指纹变得有差异。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以及个体血压等影响都可能导致同卵双胞胎的不同指纹。所以同卵双胞胎的指纹并不相同。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指纹,也叫掌印,即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指纹已被广泛应用于搜寻罪犯等领域,用来鉴别身份。
B项: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除手指严重受伤外,纹样终生不会发生改变。
D项:真皮位于表皮下层,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凹凸不平,错综复杂。这些凹凸就是“模子”,并最终形成了指纹纹形。即使磨掉了表皮,只要不伤及内部的真皮层,伤愈后仍能长出同样的指纹。除非是植皮或者深达基底层的损伤,否则指纹是不会变的。
5. (单选)钛和钛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金属材料。它具有熔点高、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尤其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A.极细的钛粉是造火箭的材料
B.钛往往被用来制作钢化玻璃
C.钛可以用来制造人造膝关节
D.钛合金用于制造潜艇的壳体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化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钢化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加工处理而成。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成分大体相同,即SiO2、B2O3、Al2O3、CaO、BaO、Na2O+K2O、MgO、MnO2、Fe2O3等。钢化玻璃是由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而成。通常钢化玻璃要求用特选品或一等品,并没有钛元素。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D项: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钛的熔点与铂金相差不多,因此常用于制造航天、军工精密、航海设备的部件。
C项:钛是一种纯性金属,物质和它接触的时候,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它是唯一对人类植物神经和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又被人们称为“亲生物金属”,可用于人造骨。
6. (单选)关于气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的影响
B.秦岭—淮河一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是季风气候显著
D.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类型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纬度不同,会造成太阳高度角与所受太阳辐射量的不同,从而对温度变化产生影响。A项正确。
C项: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C项正确。
D项:受纬度、海陆、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为大多数动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