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生三之游离态能量

2023-06-15 21:28 作者:灾木叶  | 我要投稿

道生一可以看做是永恒之声对于冥冥的相当程度的响应,一生二是两个位面对于永恒之声的响应,在“永恒之声”“两个位面”“冥冥”之间,还剩下冥冥没有出现响应。或者说,是冥冥中的未知部分没有响应。

可以将两个位面的诞生理解为是在确定某一世界的基础上,向相对世界的延展,哪怕对于不确定个体来说也是如此。而冥冥的响应,是从未曾被确定的领域里,明晰出可被确定的部分。

当基本律诞生后,会有一批能量进行响应,但仍旧会有大量的能量无法进行响应,而当分支律出现后,所能产生响应的能量呈几何倍数增加。

而在道生一之时,宇宙诞生,在混沌之中,是有大量的能量生生灭灭的,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还会有一部分没有与基本律产生联系的能量,也刚好能够在宇宙中存活下来,而这部分能量所需要满足的诞生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刚好在混沌中处于显性状态,使得自身有能力在新生的宇宙中暂时存活。可以看作是“伪道生一”。

这部分能量只是恰巧存在,本身因为没有与基本律产生联系而不具备质量保证,简单来讲,如果能够与基本律产生联系,起码是拥有在两个位面中转换的能力的,这也是由于永恒之声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自然带来的保障。也就是说,同样是天然个体,“伪道生一”是几乎不具备稳定的阴阳转换的性质的,可能存在确定态的耦合态能量与非耦合态能量以某种形式并存,但是因为这并非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能力,相遇只是巧合,而分开几乎是必然,除非在此之前能够与基本律产生响应,则可以进行合理的阴阳调和。有时与分支律产生响应,也可以达成一定程度上的阴阳调和。

详细来讲,由于基本律本身也处在生长状态中,它并非一开始就完备而完美,所以在“伪道生一”中,有部分只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产生响应,可能本身屏蔽性较强、响应性较差,也可能只是单纯因为当时基本律尚未能够发展出与其响应的部分,所以作为了游离态而存在,但不意味着它不是有意义的能量。

但是有部分只是完全没有能够产生响应,本来不应该在真实世界中与基本律响应而诞生根基,而刚好滞留在了宇宙中,作为一种系统“bug”,却刚好可以运行,这部分能量就不应该真实存在,对其进行灭杀才是合理的。只是由于能量守恒,无法做到真正的灭杀,与其说是灭杀,不如说是送其回炉重造。

还有一部分不算太有意义,也不算十分的bug,则要看自身的求生意志,如果求生意志足够,一来可以尝试与已有的基本律以及各分支律产生响应,发展自身,进行阴阳调和,单阴或者单阳都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能量根基是不稳的,要么容易因为过于不确定而消散,要么容易因为过于确定而自我固化,失去活力,只有阴阳调和才能算真正掌握了“生死之道”;二来可以凭借自我意志以及对于现实的理解发展出自己的分支律,只是这部分分支律必须要与基本律相合,否则两律相争必有一伤,而基本律不可伤,则有“异性”的分支律必然得被驯化或剿灭。

同理,还会有“伪一生二”,是在分支律诞生时恰好留在了拓宽的场域里的个体,看待方式同上。

那么是否与基本律相合就丧失了“自我”呢?并不是。相合只是一种相处方式,真正的自我来自于分支律中的“相对基本律”,可以看做在一片树林里,树木之间只是枝叶相连,而根系自然可以扎根于不同的土壤中,树干是分立的,树木品种也不必相同,只是若不相连,容易成为孤岛而发展出阴阳极度不和谐的部分。

在宇宙诞生之初的冥冥中,在宏观时间轴上来看,可以暂且简单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被合理确定而产生即时响应的,能够长久伴随时间轴延续;另一部分是无法被确定而作为游离态放逐于宇宙的,无限生生灭灭。前者是一生二,而二生三就将发生于后者。

二生三,这里的二指的是一切阴阳相合的方式,无论来自于基本律本身,还是来自于各分支律,在一切律法作用下,游离态能量得以找到平衡协调的方式构成完整的阴阳,并将全新的、不曾被设想的思考方法与能量分享给世界。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引诱”与“创造”,引诱游离的能量加入阴阳调和的队伍,然后诞生崭新的意志。

从广义上来看,游离态能量之所以会进行这样的整合与创造,是因为自身不圆满,由于能量缺失所以需要彼此接纳,需要彼此学习,需要对全新的、未曾被思考过的问题做出有创造力的见解,从而在不曾被关注过的土壤里发现新的生机,充实自身,探索宇宙。在对彼此的拥抱里感受真正的温暖,既诞生新的自我,也在阴阳调和的过程中走向更大的圆满。

也就是说,阴阳调和的双方可以共同创造一组分支律,融合成为一体,或者也可以在凝望彼此的过程中发展自我,诞生自己的另一面,使得自我走向圆满,然后此后所凝望的彼此无论是选择分开,还是继续凝望而互相学习,一路相伴地走下去,都是很好的发展路途。

 

那么,这里就顺其自然地引出了三生万物的概念。


(随时保留修改和解释权)

二生三之游离态能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