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坦言早年恐惧,我才明白什么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我原来是很活泼的小朋友来的……”
梁朝伟选择在自己60岁的时候袒露心声,他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他也曾是一个很活泼的小朋友,但因为父母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他的内向和敏感:
“小时候基本上我爸爸妈妈每天都吵架,爸爸感觉每天都会喝醉酒。我那时每天都很害怕,只要听到他们吵我就拿被子在那边哭。除了很害怕以外,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父母离婚的那天,梁朝伟永远记得当天的画面,“那天是冬天很冷,因为那个时候那些窗是铁窗,我记得那个生锈铁窗的味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记住那天的温度和味道,可能是我从小就特别敏感吧。也可能是因为这个敏感,所以做演员或创作的时候就会需要这样一个东西。”
从此之后,有种恐惧感就一直伴随着梁朝伟,“我就开始把所有东西都藏在(心)里面。”

一个人的恐惧和死穴,都是在童年时期种下的
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人一生。
所以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梁朝伟就是这样,他对感情和婚姻有恐惧感,他甚至有社交恐惧,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这其实就跟他走不出父母离婚的童年阴影有关。
当隐忍和压抑成为一种习惯,那他的内心必然会很痛苦,幸好梁朝伟找到了一个出口——演戏。
“演戏可以把我压抑的情感完全发泄出来,但没有人知道那个人是我”。

原生家庭影响深远
性格决定命运。但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往往是根源于他(她)的父母、家庭,如果为人父母者疏忽了这点,那给孩子带来的灾难是非常深重的。
这点想必凡是有过梁朝伟类似经历的朋友都能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和幸福的,当他们看到父母经常吵架,他们会很敏感,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小时候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的人,在长大后也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对谁都不放心,内心越是恐惧,就越要掩饰和扭曲,从而让自己过得很艰难。
所谓积重难返,有些伤害是很难被治愈的。
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处于很温暖很幸福的家庭,那他(她)对自己就会很有信心,对人生很乐观,就更容易获得幸福。

不安全感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对一个人来说,童年形成的记忆非常重要。很多人会说自己记不得小时候的事了,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的体会是,如果小时候遭遇很不好的事,那大脑就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把关于这个事的记忆掩藏起来,好像它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在人的潜意识里,它永远存在,它会对你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最可怕的是,你可能会不自觉的在“喂养”它,直到它以一种无比可怕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要么是你彻底打败它,要么是它吞噬你,毁灭你。
所以,父母的责任很大,一定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幼小心灵,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多开花,多一点阳光,少一些打击和伤害。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核心因素,我们看一个人怎么样,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父母、家庭如何。
毕竟人是环境的一部分,每个人身上都有环境留下的烙印,特别是童年时候留下的烙印,往往会伴随终生。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为了社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要尽量给孩子多一些关于勇气、正直、乐观、自信等积极的影响。
要知道,你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你自己会因此受益,也等于是给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因为,这个社会由此多了一个很好的人,他(她)的存在等于是给世界增加了正能量。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后希望为人父母者明白,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是在为孩子打一个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