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语文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逐字稿

2022-08-12 10:31 作者: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 我要投稿

我们读过苏轼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学过《赤壁赋》,典型的主客问答体,苏轼既是真实存在的主体,也是假设存在、驳斥主体观点的客体,在面对宇宙无穷无尽,生命渺小有限的人生之悲时,他却笑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些诗文气象宏阔,笔力雄健,无不透露出苏轼的高旷胸襟。苏轼不愧叫作苏仙。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的文字“一洗万古凡马空”,开豪放一派,辛弃疾与他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但即便是再乐观旷达的人,他的悲情也会在心底的某处决堤,而这一处,就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能让苏轼“情”不“自禁”的,是王弗。能让苏轼撇开豪放词风,另辟婉约一面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今天我们来学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这里的艺术风格,指的是豪放与婉约。婉约和豪放的区分,主要是指风格的不同: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深婉曲折的情感,情感不是一维的,而是复杂的,多维的。

表达艺术,也可以叫做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手法,一样的意思。

老师先给大家范读一下。

读诗,一看题目。我们一般从诗题中能得到什么信息?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诗歌类型

江城子词牌名,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乙卯,干支纪年法,常用的纪年法还有(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年号纪年法 (3)年号干支兼用法。这个年份跟苏轼这年的政治生活相关。正月二十日,新年伊始,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往往什么心情?满怀对新年的憧憬希望,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但在这天,在这天的夜里,苏轼却梦醒无眠。仅题目中,就似乎隐隐有种凄清幽独、黯然销魂之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词开篇就点出了两人时间之隔,生死之别,这种跨越时空的别离,与聚焦于一个点而铺展开悼念的诗词相比(比如陆游在沈园凭吊遗踪,纳兰性德独立残阳念西风)意境宏阔。两茫茫,正是这时间之隔,生死之隔,两人已经茫然不相知了。

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人在眉山,一人在密州,生死之隔中,两人又相隔千里,苏轼没得机会日夜守护,促膝交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其时不过40岁,为何早生华发?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一种因世俗风尘而造成的陌生感。苏轼不再是十年前的苏轼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上阙是实写,梦前为实,下阙中幽梦一词转入梦中,转为虚写。梦中的你依然定格在青春模样。但我此时此刻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或许我害怕你跟我有了隔膜,或许害怕我这十年历经的风云已经无法用言语拎得清楚。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种人心之隔。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一词,又由梦中,拉回到现实,但这里依然是作了假想——我的肠断之处,依然在每时每刻的明月夜,在遍植松树的千里孤坟处。

这是生死相隔的十年,是风云变幻的十年。站在今天,绵延了千年。无数文人依然读之叹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段关于本首词的解读视频。

在刚刚分享的视频里,意公子讲,这首词“不单纯是苏东坡的感情,他写的是世世代代深沉的爱”。我给大家简单找了几句婉约派的诗句。但在我看来,苏轼的婉约里,没有倚红偎翠,没有杨柳晓风残月,没有儿女情长的缠绵,他的情感倾泻里,似乎有一种平淡有力的深沉,这也是我所感受到的苏轼的婉约别具一格之处。他亦儒、亦释、亦道,即便写的是离愁别绪、天人之隔、款款深情,也沉淀了对国事、对命运的喟叹。王弗,是亲人,更是精神依托,所以他对她的思念,是无法用形而下的“象”来描述的,只能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能是“相顾无言”。但也是这种距离和留白,让我们从婉约中感受到了“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度。

由此来看,本首词情感上的深婉曲折,体现在对亡妻真挚的爱情、深沉的思念与世事跌宕、身世沉浮之无奈的交织里。

本首词以抒情为主,关于抒情,古诗词中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高中语文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逐字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