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分钟理清宏观经济学,考研、期末、专转本必备,快速打通框架,节约一半复习...

第一个视频自己的一些笔记,欢迎大家补充纠正。˘ᗜ˘
1776亚当斯密 富国论
\中间一百年没有宏观,只有微观\
1936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之夫
萨伊定律:供给决定需求(经济大危机发现行不通)
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认为有效需求不足)
闲置→减产→失业→消费↓→闲置→减产.....(开始恶性循环)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β(增加的消费比上增加的收入在递减,消费需求不足, △C/△Y 在递减)
GDP =Y(国民收入)=C+I+G+NX (拉动经济的四架马车)NX=X-M
增加政府开支→扩张的财政政策(IS曲线 向右移动)
减少————→紧缩的————(IS 曲线向左移动)
消费函数:C=α+βY
(α:自发消费 β:边际消费倾向)
MPC(边际消费倾向):△C/△Y
y=α+βy+i+g
Y=α+I+G/1-β(收入支出模型的重点)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投资需求不足)I:投资
I=e-dr
(e:自主投资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 r:利率,利率越高,投资越低,反之。)
IS 曲线:Y=α+e-dr+G/1-β
3.流动性偏好 (货币需求L M)
包含三个动机:
①交易动机(Y有关)、
②预防动机(Y有关)、
③投机动机(又叫谨慎动机,与r有关)
L=ky-hr
(k是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系数,h是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系数)
M:货币供给量(央行发行的货币量)
L=M ky-hr=M
LM =ky-hr
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张的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右移动)
减少—————→紧缩—————(LM 曲线向左移动)
AD(总需求)-AS (总供给)
IS:r=α+e+g/d - (1-β)y/d
LM: r=ky/h -( m÷p)/h (m:名义货币供给量 例子:实际发五千块工资为名义工资 实际:物价涨了,发的还是五千,但购买力下降)
实际货币供给量(一般衡量用实际):m/p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AD 曲线向右移动
紧缩———/————→————向左——
通货膨胀率:π
总结:通货膨胀率(π)与失业率(u)呈反向变动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纵坐标:π
横坐标:u
通货膨胀率越高 失业率越低
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