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0.3.2 资本主义“无危机发展”理论的破产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2、资本主义“无危机发展”理论的破产
资产阶级理论家和修正主义者不顾事实,直到现在仍然力求证明,似乎危机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些理论家一再提到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经济形势。
直到1957—1958年,在那里的确没有出现十分明显的危机性的生产下降(如果不算煤炭、纺织以及其他几个工业部门的危机的话),但是,只有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才会根据这一点就宣布“无危机的资本主义”时代来到了。
西欧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比美国还要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与战争后果有关的暂时的具体历史原因。战争期间,这些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浩劫,特别是德国、意大利、法国,以及亚洲唯一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很明显,当战争破坏的后果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时候,在这里根本谈不上什么生产过剩。而消除战争后果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
但是,一旦基本上消除了战争后果,这里很快就出现危机形势的严重征兆。1958年在英国、比利时、荷兰、挪威和日本开始的生产缩减,西德、法国和意大利工业生产增长额的大大减少,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在1958年出现了战后第一大的下降。
这样,生活再一次使那些专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可怜的理论家丢了脸。他们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企图脱身,他们说,在对待危机问题上,不仅他们有错误,马克思主义者也有错误,因为第二大世界大战后,无论整个周期进程或危机,似乎都不像马克思主义者在以往所说的那个样子。多么荒谬!要知道,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也没有认为,这个周期必须同那个周期一模一样以及危机的周期性和特点不会有丝毫变化。事实并非如此。1908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里回击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进攻时写道:“危机的时代并没有过去,这是客观现实很快就向修正主义者表明了的事实:在繁荣之后,接着就来了危机。个别危机的形式、次序和情景是改变了,但是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1]
当然,共产主义者指出资本主义无法摆脱危机这一个事实,决不是幸灾乐祸。与资产阶级宣传家和改良主义者的论断相反,共产主义运动不会把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希望和经济危机联系起来。当然,破坏性的经济危机会加深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的不满。但是历史表明,这种危机同时也加强反动势力的进攻,促使法西斯主义抬头,增加战争的危险性。
然而,事情还不仅如此。共产主义者对经济危机不能抱幸灾乐祸态度,还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危机将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何等的灾难。正因为这样,共产主义者才经常揭露关于资本主义无危机发展的毫无根据的幻想。要知道,劳动人民(垄断组织力图把危机的全部重担转嫁在他们身上)只有摆脱这些幻想,才能真正地为自己的切身事业而斗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消灭危机的最可靠的办法。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资本统治的条件下,消除危机的惨重后果的任何斗争都是徒劳的,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共产主义者认为,这种斗争是必要的,它能给人民群众带来重要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共产党才组织劳动人民进行斗争,争取实现那些哪怕是能使群众的状况有极其微小的改善的国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工资,同永远摆脱了危机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互利的贸易关系,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工作,建设住宅、学校和医院,实行失业保险,减轻苛捐杂税,限制房租等等。
注:
[1] 《列宁全集》1959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5卷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