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凭空”多出800吨柴油,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船员们慌了

贸易油船缓慢靠岸 登船手续一应俱全
不远处,一艘油船正缓缓驶向泉州某码头
随后这艘油船通过码头的运油管道,
将船上装载的成品油
存储到了码头附近的油罐中,
一切操作跟其他的贸易油船并没有什么差别,
油罐也属于一家正规的贸易公司。


面对询问,
船员们轻车熟路地拿出一堆单据材料,
交予执法人员检查。
虽然这艘船的材料一应俱全,
但海警执法人员
在依法检查过程中发现了端倪。

进港的时候,船舶定位系统有没有关?
没有,打开的啊。
我们不可能关定位系统的。
定位系统从来不关的。
当被问及船上的定位系统,
船员的回答显得有些闪烁其词,
虽然船员很快调整了状态,
但是这已经让执法人员
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船员闪烁其词 引起海警察觉
随后,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该船的航程航线,
发现这艘船从温州开来泉州的航线过程中,
定位系统确实有关闭的情况。
为了更慎重一些,
泉州海警执法人员
将这艘油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并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
结果发现这里面的”猫腻“越来越多。
定位系统屡次关闭 暗藏猫腻
泉州海警局对这艘船的行驶轨迹进行复原,
发现该艘船航行到了中途
在半夜凌晨过后,有3~4个小时的时间
是查询不到轨迹定位的。
经过反复比对,他们发现,
这艘船每次出航都会
在同一个海域内关掉定位系统。


前后对比 船上暴露诸多可疑
这艘船行动十分的反常,
但是船员又能提供报关单据,
那么这里头到底暗藏什么猫腻呢?
为此,泉州海警局执法人员
动身赶往这艘油船位于浙江温州的出发港口。


泉州海警局执法员 陈警官
他的船的吃水正常是800吨左右,但是他靠的小油船接油的码头,只能停泊200到300吨的船,这个就是很大的疑问了。
侦查人员发现,
这艘申报荷载800吨的油船
从陆地上往船里装油过程仅仅只有半个小时,
之后一直停靠在港口,不再继续装油。
而其中最让侦查人员起疑的
就是这艘船离港时的吃水线,
与船满载时的吃水线是完全不同的。
船上“凭空”多出近千吨油
报关的是装载了800吨成品油,
但是明显这艘船
从温州港口出海时,船基本是空的。
更加奇怪的是,
等这艘油船到达泉州石井码头时,
从船上卸下来的柴油又变成了800多吨!
泉州海警经过研判,
认为这艘船很可能
是披着“正规贸易企业”的外衣,
暗下却行疯狂走私成品油的勾当。
发现这一情况后,
泉州海警局立即对油船上的人员进行了抓捕。
逐一击破 最终还原走私真相
让执法人员想不到的是,
在抓捕到案后,
船员们不但个个守口如瓶,
连口供都如出一辙,
于是,执法人员决定对他们逐个击破。




泉州海警局 执法员 陈警官
船长一看我们给出一些相关的证据,在证据面前就自然低头也承认了,就是这艘船确实是出来的时候,伪报说有装油,实际上船是空的。
而在审讯过程中,
一名男子突然到访泉州海警局,
让这个案件又有了重大突破口。


泉州海警局 执法员 陈警官
后面一进来主动交代,说他咨询过相关律师,这个案件他们自己都已经把证据给自己做实了,再跑也没有用了,只能自己主动来投案,争取一个从轻处罚。
披着贸易外衣 实为走私成品油
原来,这个走私团伙采取
套票、伪报、瞒报载油量等方式,
制造一系列合法假象。
在离开港口后,油船按照既定航线行驶,
在闽浙交界处,关闭船舶定位系统,
去接驳了走私来的成品油。
然后满载成品油,到达泉州港口。
而为了应付突击检查,
团伙主要负责人
不但事先要交代好每个船员,
并且每次都会在交易结束后,
额外给船上的工作人员每人一笔封口费。
最终,海警执法人员在福建泉州、宁德和浙江温州等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初步查证涉嫌走私成品油约1万吨,涉案金额达5000万元。
走私油问题多 危险又违法
可以说,
成品油走私不仅违反法律,
偷逃国家税收,
扰乱正常的成品油市场销售秩序,
而且危及生产安全和治安稳定。
另外,由于这些走私油
油品质量不稳定、杂质多,
长期使用还会对发动机等设备造成损害,
并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此外,在非设关地偷卸没有安全防护装置,
会威胁周围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日 21:50
重播:每周一 12:35
栏目热线:0591—38280880
抖音、今日头条:《清新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