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屋仁之助|担心不被爱,是亲密关系中最大的误区

2022-03-14 01:49 作者:LettieE17  | 我要投稿


~Part 1 虽然你可能做不到给别人带来幸福,但你可以做到让自己随心所欲地享受幸福~


大家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因为他的一句“太忙了!”就不得不取消预定的约会,即使见了面他也是不停地接打电话,要么就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慢慢地,自己心中就涌起了不满和埋怨,争吵时脱口就说出了“你就这么不乐意和我见面吗?”之类的话。


都是自己主动跟他联系,自己主动提出约会,就连约会的场所和吃饭的餐厅也是自己一个人张罗,即便满心欢喜地问询他的意见,也只能得到一句“哪儿都行,随便”这种明显敷衍的回答。一次两次的,你心中是否生出不安和焦虑,委屈地感觉到在这份感情中只有你一个人单方面地在付出?


慢慢地,你的热情也会冷却下来。


不管说了多少回,丈夫也不会伸手帮你干点家务,嫌你唠叨了,就不耐烦地来上一句“别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呗”。一听他这么说,是不是你就忍不住地上火,愤愤地想:“一个家,为什么什么都是我一个人在管?!”


这种时候,你有没有探究过你的心底深处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想法?


这,就是“不被爱”的想法。正因为你心中藏有“他不爱我”的感觉,所以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会觉得“不对”。


明明的确是因为工作太忙没能联系你,可是在“‘一定’是不爱我”这种思想的作祟下,你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不安地想:“看来,他还是不喜欢我啊。”


在这种“‘一定’是不爱我”思想的左右下,一看到对方被动接受的态度,你就会悲观地认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在付出感情”。但是,说不定对方恰恰是这样的想法:我就愿意享受别人给我安排好的一切,真高兴她能安排好约会的时间地点,让我不用操一点心。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呢!


受这种“‘一定’是不爱我”思想的支配,当听到丈夫说“别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呗”时,可能本来只是人家的一句体贴话,你却认定这是他“不想干家务的借口”,甚至冲动地想“这种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我要离婚!”。


所以,当你不满对方的态度继而引发争吵时,当你心生太多的不满从而对感情懈怠时,当你指责对方“为什么不能帮我干点活!这不是你应该做的吗?”时,不妨冷静下来,拷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抱有“‘一定’是不爱我”的思想下对对方言行的妄加猜测。


大家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坚信对方“一定爱着我”,那么即使他没有联系你,你也不会太在意,而是认为“他工作太忙了”,假若他长时间没联系你,甚至你还会担心“这么忙,别把身体搞垮了”。


如果你坚信对方“一定爱着我”,那么你会主动联系他,一想到他乐意把约会的安排都交给你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和依赖,你就会喜不自禁。


如果你坚信对方“一定爱着我”,当你听到丈夫说“别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呗”时,你会感动,会幸福地想“我嫁了一个多么体贴的人啊!”。


大家记住,你心中是抱有“一定不爱我”的质疑,还是坚信对方“一定爱着我”,会让你的生活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


~你不必塑造完美的形象~


我收到了K女士的一封信。她家是一个四口之家,丈夫,还有两个孩子。在持家、照顾孩子之余,她还干着一份兼职。


她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抱怨,认为“自己除了忙着照顾家庭、孩子外,还出去干活赚钱,可是丈夫却一点家务也不干,也不管孩子的事儿”,于是就愤懑别扭地猜疑丈夫“一定是不爱我了”。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夫妻之间不断发生争吵。有一天,丈夫忍无可忍地说:“老这样可不行,你要学着反省、改正!”听了丈夫的话,K简直是火冒三丈,恨恨地反击说:“我为这个家、为孩子做了这么多,你竟然还指责我?!你不看看你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该反省的是你才对吧!等你改正了再来要求我吧!”可想而知,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多么紧张。


在离婚与不离之间纠结、徘徊,于是K就拼命地翻阅我的博客,想从中获得启示。品读、思考,突然有一天她豁然开朗,意识到自己对丈夫的语言理解有误,没有体会到丈夫的感受,心情一下子轻松下来。


虽然稍微有点长,但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这儿把K体会到的丈夫的心情和感受写给大家看看:


做家务、照顾孩子,是你的专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说实话,也没有想着去做些什么的意识。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我在外努力地为养家赚钱呢。时时围着孩子转,感到憋屈的时候,你出去干点别的活,换个环境换个心情是件好事,可是如果你却因此弄得身心疲惫、焦躁不安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样出去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凡事不必强求完美,不必勉强自己。没有必要非得一丝不苟地做家务,也没必要非得把家收拾的一尘不染,不想干活时就去超市转转好了,不洗澡就就睡觉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

如果觉得钱不够花,那我多加班或者找点别的什么活多赚点钱就是了。家务、育儿、兼职,如果你不这样强求自己面面俱到,不会因此而焦躁不安,而且不把这些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不对他们大呼小叫的话,那么你会成为一个更加温柔可爱的妈妈和妻子。


看,多么不可思议,就是受到“一定是不爱我”这种臆想的左右,生生把这么好的丈夫恶魔化了。在我看来,这样的丈夫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啊。


就是这样,K就是在“一定是不爱我”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恶意揣测丈夫本来充满爱意的言行,结果导致夫妻关系的恶化。


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旦产生了“一定是不爱我”这样的思想,很多人就会更加渴望“被爱”“被认可”,于是便会像K这样过于苛求自己,凡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结果不仅弄得自己身心疲惫,还造成夫妻关系的紧张。


也就是说,当“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努力”的不满和“我为家为孩子牺牲了一切,你却只考虑自己,只知道享受”的抱怨在心中越积越多时,会让你变得易怒、牢骚不断,而且你急于证明自己的过度努力也会弄得你身心疲惫,影响到家庭的安宁和夫妻的和睦。


所以,当你越来越看丈夫不顺眼,“只有我自己在努力”的抱怨越来越多时,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过于努力”“过于苛求自己”了?这时候,希望大家能够稍微“偷懒”一下,让自己放松下来。


这样,你才能感受到“来自丈夫的体贴和爱”,夫妻关系才能更加和睦甜蜜。



~Part 2 以“必定……”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


我先给大家讲讲我朋友家儿子的故事。


朋友的儿子就读于一所以体育著称的中学,学校里既有专门的体育班,也有从各地市选拔上来的体育特招尖子生。朋友的儿子是正常考进去的、普通班的一名学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班的学生,竟然在高中最后的全国体育比赛中,以正式选手的身份入选了首发阵容。


这简直就是“奇迹”啊!朋友为此惊呼连连,直言根本没想到,于是就问孩子:“儿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她儿子是这样回答的。


“刚入学时,我被编入实力最差的队伍,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拿正式选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练习,把每一次比赛都当作全国比赛来认真对待。”


从这个孩子铿锵有力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对他来说,“梦想”“目标”不只是单纯的想法和愿望,而是“预定”。


也就是说,他制定的不只是“想……”的梦想和目标,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的“计划”“安排”。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不可不切实际地“想……”,而应该制定出切实的“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


比如,同样是“想去北海道”的愿望,如果一个人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而另一个人是有这样的“计划”,那么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会明显不同。


如果只是“想法”,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和理由,最终只是想想就过去了。与此不同,如果是“计划”,那么接下来自然会积极地订机票、订酒店,查看北海道的天气情况,准备合适的衣服,为出行调整时间。


对,就是这样,如果不只是“想法”而是“预定”的话,会自然而然、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准备。


那么,这样的心态和行动同样适用于我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了“构建和谐关系”,我们首先必须扭转“一定是……”这种自以为是、妄加揣测的思想。比如,把“一定是不爱我”的武断揣测反转为“一定是深爱我”的思想前提。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最好在“一定是深爱我”的思想前提下展开行动。


如果认为“自己一定被深爱着”,那么你会怎么说?


如果是在“一定深爱我”思想前提下,你又会怎么做?


可以想象,如果你每天都保持着“自己被深爱着”的认知和心态,那么你说出的话、做出的行动肯定和现在不一样,而且,夫妻关系、家庭生活肯定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也会像那个最终成为主力队员的孩子一样,创造出属于你的“奇迹”。


所以,大家要记住,在生活中要以“被深爱着”的思想前提指导自己的言行。这样,一定会有“奇迹”出现的!”


🌟 想一想,有哪些“必定……”的信念现在会最大化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呢?把它们写下来吧,以后就这么思考和执行。


❤️

~相信爱的真实存在~


前面已经讲过,一个人如果形成了“反正……”“一定……”的固执思想,认定自己“没有得到爱”,时时处处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展开言行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他(她)与别人的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如果我劝他(她)要相信爱的存在,那么或许会有人说:“‘爱’又看不见摸不着,你让我怎么相信它的真实‘存在’?”


不相信“并非外在”的东西,是因为这些人过于苛求眼见为实,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得见的东西。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正因为“看不到”,所以才更要相信“没有显露在外”的东西的“存在”。


有人曾给我留下这样一段话。


“相信”这件事,其实非常简单。

到底怎么样做才能相信“并非外在”的东西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没有显露在外’,所以才可以相信”,记住这一点就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空气是眼睛“无法看到的,但空气确确实实“存在”。因为看不到,所以人们无法确认空气是否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但是,我们都生存在世上,这足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因为人离了空气是无法生存的。


那么,把这里的“空气”换成“爱”,是不是同样成立?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爱=空气=富足的人生”。”


爱”是无形的,但它的确存在。正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幸福地生活。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此时你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品读着这本书,这就是“爱”的结果啊,虽然这些“爱”是人们用眼睛无法捕捉到的。”


幸福不会向我走来,因为它本来就在我身边。





——心屋仁之助/著《你的情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心屋仁之助|担心不被爱,是亲密关系中最大的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