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同感偏差:以己度人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面对一件事情时,人们往往认为别人跟自己有相同的看法、态度和感受,也就是以己度人。例如:自己是个社牛,认为别人也喜欢社交;自己是个锱铢必较的人,认为别人也斤斤计较。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

一对夫妻,丈夫爱吃鱼头,妻子爱吃鱼尾。他们彼此把自己爱吃的部分让给对方,结果爱吃鱼头的丈夫吃了一辈子鱼尾,爱吃鱼尾的妻子吃了一辈子鱼头。
以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一件一件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热着,也一件一件把孩子的衣服给脱掉了。后来孩子被冻死了。
我们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好,叫“男友觉得对你好”;有一种知道,叫“老师以为你知道;有一种简单,叫“学霸觉得简单”。

那该如何避免“虚假同感偏差”呢,凡事要多听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学会换位思考,要允许一切如其所是,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