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实了,片场的日籍演员大喊我要回家,中日群演险些互殴

从2008年的9月一直到2009年的1月,这部影片经历了四个多月的审核。由于《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的类型特殊,早早被打上“重点类型重点题材”的标签,因此这部影片的审核,面临着来自五六个部门的审核,审核过程极其漫长和复杂。
虽然审核时间非常漫长,但实际上真正的修改意见只有短短2页。因此陆川大胆猜想,上面有很多人在保护这部片子,倘若没有这双保护的手,这部影片不知道结局会如何。最终,在陆川剪掉25分钟的原片之后,影片顺利上映。
有人表示,《南京南京》堪称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因为影片中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人表示,陆川导演居心叵测,居然“美化”日本人,这些残暴的日本人居然还存在良知?居然会因为难以接受自己的屠杀暴行,而自杀谢罪?
还有人表示,这部电影不是宣扬敌对和仇恨,而是想让中国人更自强,因为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大多能够以史为鉴,共同追去未来更好的国家。
当然,面对非议,陆川导演坦然处之,他表示:在这个谎言盛行的时代,真实的历史反而成了禁忌。这或许是对那些一味追求迎合观众心理,不顾历史真实的,诸如“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剧等作品,表示无奈。真正的历史,才能教会我们如何以史为鉴,如何心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