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3080首发评测!100w分让上代旗舰哭晕在厕所

【前言】
今年的电脑产业是个充满惊喜和活力的一年,在上半年AMD凭借7nm锐龙CPU在笔记本领域大杀四方,攻城掠地抢占不少Intel的市场份额。正当吃瓜群众们要洗洗睡了时,老黄又开始在自家厨房秀上刀功,RTX 3070/3080/3090三记重炮一出,让原本RTX 2060再战xx年的论调,直接变成咸鱼1500包邮。

按理说NVIDIA是最有资本采取挤牙膏策略的,因为从GTX 680时代开始,NVIDIA就取得巨大的领先优势。没想到此代RTX 30系列竟然一脚踩在牙膏管上,RTX 3070比RTX 2070要快1.6倍,甚至比肩上代旗舰RTX 2080 Ti,RTX 3080领先RTX 2080两倍,RTX 3090更是TITAN RTX的1.5倍性能,最重要的是价格超给力。

作为业内资深达人,第一时间拿到新卡自然轻而易举,此篇文章将通过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来一窥全新一代8nm工艺安培架构的强悍之处。
【外观解析】

随着销售策略的变化,公版显卡只能从NVIDIA官方售卖渠道获得,AIC厂商均为非公版,因此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满足不同玩家个性化需求。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采用标准的NVIDIA显卡包装盒样式,主色调为黑色,包装盒上直接印刷出显卡的外观。

七彩虹之所以稳坐国内显卡第一梯队,不仅是靠产品的性能和做工,更是靠着强大的售后体系。购买iGame显卡不仅支持个人送保,还可以享受一年的免费上门服务,在包装盒中的质保卡上详细说明了这一点。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体积非常巨大,使用三风扇散热模组,两端的稍大风扇是灵感源自航空发动机旋桨的自研13翼扇叶。经过实际测重,总重量达到1421g,可见其做工用料上有多么的实在。


风扇罩加入蒸汽波设计元素,渐变色亮片去除了单调传统的属性。让原本傻大黑粗的显卡看上去更加具有时尚元素,同时还不乏科技感。背部配备一张超长金属背板,通过粉红色iGame装饰带进行点缀,可以显著提高整卡的承重抗弯曲能力,以及与PCI-E插槽的连接稳固性。

因为安培架构GPU功耗增加,NVIDIA推出12 Pin的新规格电源接口,但为了照顾使用老电源的用户,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直接使用3个8 Pin接口,老平台升级也无需更换电源。3个8 Pin辅助供电接口能提供最大450W的电力负载需求,加上主板PCI-E接口提供的75W,最大负载可达525W。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整体厚度达到3槽,散热鳍片高度占据很大空间,5条回流焊工艺的热管贯穿其中。显卡的输出接口为3个DP 1.4、1个HDMI 2.1,上方是一键BIOS切换按钮。


将散热器取下就可以见到PCB真身。PCB整体布局和公版很像,补全尾部缺口长度有所增加,供电接口由12 Pin变为3个8 Pin。供电元件都在核心两侧,用料有所强化,在公版基础上补全两相供电的空焊位。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采用多达20相供电,其中16相为核心供电,4相为显存供电。供电部分的MosFET使用安森美NCP 302150,单相最大通过流量为50A,16相核心供电可以为GPU提供高达800W的功率输出,应对功耗仅300W左右的GA102核心显然是有非常大的余量,这也为极限超频玩家留下很大的可玩空间。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的核心是安培架构GA102-200。内部集成数量令人窒息的8704个CUDA处理器。RT Core进化到效率更高的第二代,数量增加到68个,可以进行DLSS加速的Tensor Core演进为第三代,数量减少为272个。同时PCI-E 4.0得到支持,通过x16获得高达64GB/S的强大带宽,要比PCI-E 3.0高了一倍之多。因此时下选购RTX 30系列显卡推荐选择支持PCI-E 4.0接口的AMD锐龙平台。

显存来自镁光的GDDR6X,单颗容量1GB,速率达到了19GHz。一共10颗显存颗粒组成320bit位宽、10GB容量,总带宽高达802.2GB/S。

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的散热模组重量非常夸张实测930g,接近两斤重。这对于一款使用铝制鳍片的散热只能说是体积造就重量。与GPU接触的纯铜底座还进行镀镍处理,这也方便后期硬核玩家改用液金导热膏。
【测试环境】


为了更好的满足显卡对于PCI-E 4.0的需求,所以选用AMD锐龙9 3900X搭配整体做工优秀的七彩虹CVN X570 Gaming Pro主板。内存也同样使用七彩虹CVN DDR4-3200,直接超频到3600MHz的锐龙快乐频率。众所周知RTX 3080功耗比较高,电源选择超频3七防芯P850,额定功率高达850W还是80Plus金牌认证。
【理论性能测试】

最新版GPUZ 2.34.0已经能正确识别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显示拥有8704个CUDA核心,核心面积高达62***毫米。安培架构的RTX 3080是否真如所说的那样强大还是需要具体的测试来验证,下面正式进入理论性能测试环节。


代表现今主流1080P分辨率的DX11游戏性能3DMark FireStrike项目中,总分突破3万分大关,达到30787分,其中图形分数高达42022分,处理器分数也有27901分。FireStrike Ultra则是测试4K DX11游戏性能的首选,总分11180分,图形11016分,物理29020分。


3DMark TimeSpy是测试DX12性能的项目。在该项目中测试平台总分为16952分,其中图形分数18108分,物理分数12449分。改为TimeSpy Extreme 4K分辨率,总分8584分,图形9035分,物理6692分。

RTX实时光追理论性能通过3DMark PortRoyal进行,得分11614分,要知道上一代的RTX 2080 SUPER得分仅为5000分左右,可见RTX性能确实是提高一倍。

在3DMark DLSS测试项目中,未开启DLSS时平均帧数为53.54FPS,开启DLSS后平局帧数提高到74.89FPS,这还是在肉眼几乎无法区分是否开启DLSS的画质情况下。

国内玩家点名率比较高的鲁大师虽然作为测试软件来说不够严谨,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总分居然超过100万分!其中显卡得分高达650604分!

PCMark10是一款权威的整机性能测试工具,在该测试中测试平台总分7130分,其中常用基本功能9541分,生产力8219分,数位内容创作12545分。
【常规游戏测试】
经过各种常见理论性能项目的测试后,发现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真的不是一般的强大,达到发布时所宣传的RTX 2080两倍。那么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如何,接下来再测测。

首先是目前最火热的硬核电竞游戏《CS:GO》,这是一款对帧数非常敏感的游戏。帧数越高鼠标移动就越顺滑,瞄准也更精准,因此为了配合高帧数《CS:GO》玩家往往都会将特效调至最低同时搭配240HZ甚至是360HZ的TN面板显示器。


1080P分辨率,平均帧数高达851FPS,简直不能再顺畅。既然1080P无法对显卡造成任何压力,所以把分辨率调到4K——4倍1080P渲染像素,平均帧数仍然高达451FPS!

作为主流硬核MOBA游戏的《DOTA2》在升级为DX11的起源2引擎后游戏画面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对帧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测试将会开启全部特效,并在启动项通过加入“+FPS_MAX 1000”解锁帧数限制。


遗憾的是,在1080P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仅为193FPS。接下来进行4K分辨率测试,帧数为176FPS,和1080P仅仅差了17FPS,可见限制这款游戏帧数的并不是显卡,很有可能是CPU和内存的锅。

《绝地求生》这款游戏在当年通过创新的玩法吸引了大量的玩家,但因为游戏机制的原因对于硬件需求也是相当变态,让其流畅运行难倒当年一众非顶级电脑。对于今天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这款游戏究竟能不能造成压力呢?测试根据绝大部分玩家习惯,特效设置为三极致(抗锯齿/纹理/视距),其它为低,地图选择为训练场。


1080P分辨率平均帧数259FPS,即使是人数密集的靶场也能保证最低帧数为182FPS。在人烟稀少的海滩更是超过300FPS,这下吃鸡玩家终于可以放心使用240HZ电竞显示器来玩这款游戏了。


《GTAV》是一款有些年头的游戏了,但是其画面放到今天仍然很漂亮并不过时,尤其是开放性场景对于显存使用非常霸气。1080P分辨率下通过自带的BENCHMARK,帧数达到182.4FPS。在4K分辨率下,飞机穿越大桥的场景中帧数同样也有76.7FPS,已经可以畅玩。
【RTX游戏测试】
NVIDIA在RTX光追游戏深耕两年后,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游戏大作开始支持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因此选择两款极具代表性的进行测试《Quake2 RTX》和《Control》

在1080P分辨率下《Quake2 RTX》通过游戏自带的控制台命令,显示平均帧数为147FPS。通过画面可见一款20多年前的游戏在加入RTX光追后光影效果已经远远超出当前非RTX游戏大作。

将画面分辨率调整为4K后,由于需要渲染的光线爆炸式的增长,帧数也降低到47FPS,如果想要以高帧率流畅运行这款游戏的话还是需要DLSS2.0黑科技,可惜《Quake2 RTX》目前还不支持。

《Control》是EPIC的一款3A级大作,并且完整支持RTX实时光追和DLSS2.0黑科技。通过上面的对比图可以看出在开启RTX技术后金属大门的质感由塑料门变成了反射金属光泽的真金属门。门边的垃圾桶盖子也能反射出真实的环境。不过开启RTX需要付出代价的,帧数由原本的73FPS降低到了44FPS。

DLSS2.0技术可以说是除RTX光追外的另一个独家技术,通过第三代Tensor Core可以将低分辨率游戏画面经过深度学习计算出高分辨率效果,以实测游戏画面来看,在开启DLSS2.0后肉眼无法分辨出与未开启时的任何区别。开启DLSS2.0后,同一场景帧数由32FPS暴涨到86FPS,足足提升2.7倍,可见这项技术对于游戏性能的提升有多么厉害。


分别通过游戏加加进行DLSS开关性能对比,测试时使用4K分辨率全高特效完整通过第一关卡。在不开启DLSS2.0时平均帧数为43FPS,开启后平均帧数达到了98FPS,性能足足提升2.27倍,而且在画质上的差距肉眼根本无法区分。

游戏测试中通过GPU-Z监测运行频率,看到结果后本人也是会心一笑,和以前一样的boost极致,虽然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显卡标称了1710MHz的最大Boost频率,但是在没有撞上温度和功耗两堵墙时,运行游戏最高频率可以去到2040MHz。
【视频编解码测试】
安培架构采用最新的第五代NVDEC视频解码器,可以在保障高质量画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播放视频时的CPU占用率,因此做了一个4K HDR 10bit视频播放的测试。

《1917》规格为4K,HDR,X265编码,10bit,播放器选择Potplayer,开启硬件解码同时视频渲染器使用MadVR。通过播放器自带的监控面板可以看出,播放帧率非常稳定,颜色鲜艳且过渡自然。因为开启了画面强无敌的MadVR视频渲染器的原因,所以GPU占用率达到了39%。

安培架构据称还升级了第七代NVNEC视频编码器,可以在保障高质量画面的情况下提供出色的视频转码性能。测试软件使用了Mediacoder,版本为0.8.61。测试文件为X264编码的《侧耳倾听》,码率9477Kbps,手动选择使用GPU编码,设置输出码率为5000Kbps,其他设置默认。

经过9分钟的等待后,转码完成,编码倍率为10.5X,成功将原本7.3GB的视频压缩到4GB。

看上面的对比截图,如果没有标出哪个是压缩后的你能看出来吗?
【温度功耗测试】

通过Furmark甜甜圈测试和GPU-Z监测显卡运行状态。经过10分钟稳定后,GPU频率在1900MHz到1965MHz之间波动,整卡功耗最高达到350W的恐怖水平。得益于iGame GeForce RTX 3080 Ultra 10G强大的散热模组,最高温度也仅有70℃。
【测试配件一览】
相信不少读者对此次测试中所出现的配件也产生不少兴趣,所以在文章最后为大家进行简要的介绍。


搭配的主板使用七彩虹的CVN X570 Gaming Pro,X570芯片组因为提供了大量的PCI-E4.0通道,发热会比较高,所以南桥芯片上需要一颗风扇进行辅助散热。七彩虹CVN X570 Gaming Pro不仅提供了南桥风扇,还给两条M.2接口都配备上散热马甲。PCI-E显卡插槽为了应对像RTX 3080这种大尺寸高重量的显卡还使用合金保护装甲。

供电方面,这块CVN X570 Gaming Pro也毫不吝啬的提供了10相规格,在面对3900X这种12核心24线程的性能怪兽时也能从容应对。


内存来自七彩虹的CVN系列,单条容量8GB,默认频率3200MHz,四条内存组成32GB双通道。CVN内存和主板的配色很搭,简直就是为这款CVN X570 Gaming Pro而生的。通体银白色,经由红色线和灰色条点缀,显得别具一格。此外这款内存还支持RGB发光。


从RTX 3080开始曝光时,大家就对其全新的供电需求有所顾忌,因此根据官方推荐选择超频3七防芯P850全模组电源,额定功率850W,经过80PLUS金牌认证,同时这款电源的卖点是具有七防功能,防虫、防潮、防尘、防震、防腐蚀、防静电、阻燃。值得一提的是,电源还支持和主板联动的ARGB发光。


虽说7nm制程的锐龙3900X处理器效率很高,但也架不住12个核心全速运行的热量。所以在散热的选择上使用超频3的GI-CX360一体水冷散热器。冷排尺寸为360mm,拥有超大的散热面积,通过水泵循环可以将CPU热量快速散发到空气中。同时,冷头和风扇也支持ARGB的发光。
【全文总结】
GPU市场从最开始的一年一换代发展到两年换代,可见在技术和制程工艺上已经遇到瓶颈。直到两年前支持实时光线追踪和DLSS 2.0技术的图灵架构RTX 2080显卡横空出世,才成为近些年GPU架构领域的巨大革新。两年已经过去,今天8nm制程工艺安培架构的RTX 3080显卡带着更为强劲的性能、满满的价格诚意震撼登场,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