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访谈|研究生升修士合格筑波大学教育社会学
本期实学酱邀请到塾内通过研究生升修士合格筑波大学教育社会学方向的李同学;和大家聊一聊备考经验分享,给到同学们一些考学上的建议。
出身院校:筑波大学研究生
日语成绩:N1-118
英语成绩:托业-740
备考周期:六个月
备考方案:实学志1对1套餐+面试能量包
01李同学本科是什么专业的?报考时日语和英语分别是多少分?
同学:我本科是日语专业的,当时报考的时候日语成绩是118分,托业成绩740分。
02李同学入塾前就是筑波研究生,是如何想到报名私塾应对修士考试的呢?
同学:我是21年10月份申请到了筑波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具体怎么学习怎么备考,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一个特别成熟的老师团队来帮助我;
包括我的家人,他们也建议我要不要找一个私塾辅导班,帮助我尽快去考过修士考试。
03实学志是线上辅导模式,已经在日本读研究生,选择实学志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我来到日本之后是住在筑波大学的宿舍,如果我找一个线下的私塾的话,对于我来说是比较麻烦的,我个人学习自制能力还可以,所以说线上的指导完全是足够的。
04当时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实学志的?
同学:我其实是通过直系的学姐了解到这里,并且我自己也在一些平台上有刷到过咱们实学志,所以是比较认可的,就直接来报名了。
05本科日语专业的很多同学会选择学日本语教育,你是如何选择学习教育学的,又如何确定研究方向的呢?
同学: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言语学方面,比如文法、构造、音声学之类的,本科特别头疼这类课程。所以我就在经营和教育学这两专业当中做选择,最后还是说觉得教育学更适合我。
另外为了今后的就业,尽量还是偏向教育一点。正好我的指导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教育,所以我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这个方向。
06入塾后备考的重心是放在哪里呢?
同学:首先入塾之后重心放在面试上面,笔试我的专业是小论文+语言考试(日语考试),笔试其实拉不开太多的差距;主要还是面试,并且我的专业面试只有15分钟,
那么如何在15分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我在入塾之后,把精力都放在了面试上面。
07研究计划书是花了多久时间完成的?是重新写了一版研究计划书吗?
同学:一开始是有计划书,和老师商量讨论之后,感觉原本的题目过于宽泛了,最后也是相当于重新写了一版,但是原本的关键词是没有改变的。
通过老师指导,包括教我看一些文献方法,顺着研究方向关键词去搜索相关论文,大概在两个半月到三个月之内进行了计划书的细化的工作。
08一般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约课?
同学:一周应该会约1~2次课,先按照易老师教给我的办法去阅读文献;比如说问题意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这样罗列下来写到一个文档中,等大概收集7~8篇左右的文献之后,再进行约课,写出自己的小结论。
09一对一课程你的体验感怎么样呢?
同学:我觉得咱们实学志老师还是非常负责任的,对我个人来讲还是非常高效的,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现在有什么问题让我去改正,并没有故意拉长时间这种这种情况发生。
10面试细节上是如何准备的?
同学:知识点相关的就靠平时的积累,主要面试的时候,塾内会给我们发一个问题集,相当于一个模板,一些基本问题,然后自己好好准备10个问题左右。
我个人的方法是通过和老师们进行模拟面试,比如第一次和易老师约模拟面试,下一次和李老师、张老师约面试;
然后通过老师们问我的问题,会有录制回放,我通过回放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并且写出我的答案,形成一个问题集,最后交给易老师,帮我修改语法错误。最后形成了一个40多个问题的问题集,基本是涵盖了我面试的大部分内容。
11一对一的情况下,是有其他的老师共同参与指导吗?
同学:主要还是易老师,属于帮我构建思维,因为我的计划书方向做了调整,所以除了易老师之外,也找了其他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老师们来帮我练模拟面试。
我的专业比较特殊,面试我的考官不一定是我专业的老师,也有专门外的老师,所以我还是更倾向听一听别的方向老师,从他的角度会对我的研究计划提出什么问题。
12真实面试的时候,非本专业的教授和本专业的教授提出的问题有区别吗?
同学:具体研究计划的细节非本专业的教授不太了解,他们就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问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但我的教授就会继续深挖我“为什么这样写”,或者“想做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
那么对应到我们实学志的易老师,会提出我教授类似的问题,那么其他老师会提出专门外教授所提出的问题,所以还是针对性比较强的。也更有模拟的效果,各个方向的问题都可以应对。
13本次筑波大学的考试难度如何?
同学:我个人觉得我的专业其实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据我所知,这次大约60个人报考,最终只录取15个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14有同样是研究生身份的同学考进去的案例吗?就你个人经验读研究生对于考修士的是有帮助的吗?
同学:是有的,但是我认为大部分都是直考,就要和他们进行竞争,名额还是比较激烈的。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但其实教授不会主动指导你,除非拿一些现在进行的研究,或是读到什么好的文章想去和教授讨论一下,就会约时间进行面谈。但在考试之前,为了公平性所以不能进行指导了。
15备考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同学:备考中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易老师教给我收集文献的方法。
首先罗列问题意识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问题的析出
以及最后的小结论
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于我备考的时候,乃至现在我自己做一些学术研究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文科的需要,理工类应该也同样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有可能阅读中文、日文、英文都会有遗漏,我们经常会读完一篇文章10多页,最后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很好的记录文章在讲什么,你在想什么,有一个记录,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办法,也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16可以给备考中的同学什么样的建议?
同学:首先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日专生,那么你需要细细抠你的日语。其实我的教授当时在面试我研究生的时候就和我讲,语言只是你的一个工具,主要还是你的研究内容,你的思想,一定要认真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是日语说得多好就ok了。
其次如果你是像我一样是研究生身份的话,在这个期间一定要好好的去学习,不要认为我已经是研究生就松懈了。
最后我个人认为读研究生不像修士考试那样孤军奋战的感觉。因为我们实学志有这么优秀的老师们来帮助我,当然我们个人的学习还是是最重要的,老师们只是来辅助我们的;
不要觉得报了名就可以不用学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没有考上才是最恐怖的事。
17整个考学过程中,笔试、面试你觉得哪一个部分更重要一些?
同学:我个人认为面试最重要,笔试可能分专业,比如因为我的专业像是一个大杂烩一样;我虽然学教育社会学,但是我要和日本语教育、经济学、政治学、传媒学的同学一起去竞争这15个名额。所以我这个专业确实比较卷。
18在这种考学氛围中有没有感受到压力?是如何去自我调节这一部分的?
同学:我其实从来没有情绪崩溃的时候,你要想你情绪崩溃了也要继续学,不崩溃也要继续学,那为什么要崩溃了,干嘛要搞自己的心态?人生都会有艰难的过程,只要挺过去就好了。也希望那些压力中的学生可以醒悟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