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狂飙突进-外刊眼中的中国军售发展

2023-02-28 08:50 作者:闪光白毛怪  | 我要投稿

狂飙突进-外刊眼中的中国军售发展 [文章节选自《亚洲军事评论》1/2月刊(Asian military review-January/February2023),原文标题为Asian export surge into world defence market-Blooming China,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本人观点,UP负责对文章进行翻译与标注] 中国拥有亚洲最大的军工综合体。在SIPRI[UP注: SIPRI指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推出的2022军火公司世界百强榜单上,有7家中国企业进入前20名。虽然这些企业的大部分订单都来自PLA,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它们的订单销量也非常可观。

根据SIPRI的数据,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位居第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排名第九,中国电科航电排名第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SIC)排名第十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排名第14位,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排名20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排名64位。这些国有企业总共达成了1090亿美元的销售额,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6.3%。顺带说一句,北方工业公司的销售额飙升了11%,达到了216亿美元。[UP注: 原文用了rocketed这个词,确实应该翻译为飙升了]

中国的产品几乎全都是自力更生地生产出来的。并且,中国最近还取得的一项成就,就是掌握了战斗机发动机技术。这肯定会推动日后的战斗机对外出口增长。 SIPRI补充道:“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军工行业出现了合并迹象,这标志着之前通过打破行业垄断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发生了改变甚至是撤销。2021,中国最大的两家造船商CSIC[UP注: 中船重工]和CSSC[UP注: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最终合并,以组建一个以CSSC名义运营的新实体。”事实上,在2021年,CSSC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造船厂。 对中国来说,海军造船和商业造船之间存在着有意的协同效应[UP注:原文是deliberately,我这里翻译成有意了],每个部门都以协同合作的关系使彼此受益。例如,2021,中国生产了2686.3万总吨的新商船,韩国生产了1968.7万吨,日本生产了1072.6万吨。世界其他地区的商船生产量仅为343万吨。而中国海军造船的速度也是十分惊人,年产量通常超过整个东南亚地区海军舰队的吨位总和。

中国的军工产品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尤其受欢迎。过去五年中,它的三大客户分别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泰国。前者从中国购买了四艘054A/P型图赫里勒级护卫舰(前两艘于去年服役)、八艘039型汉格尔级潜艇、JF-17战斗机、数百门VT4主战坦克和SH15卡车炮。 同时,VT5坦克正在交付给孟加拉国。除此之外,中国的无人机也很受欢迎,包括翼龙和CH-4/CH-5系列。由于优秀的定价,以及中国对地区形势感到接受,泰国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泰国军队采购了许多VT4坦克和VN1 步兵战车。泰国还在等待一艘S26T型潜艇的交付,虽然德国拒绝出口合适的发动机,并且曼谷也不愿意接受中国的替代方案,使得这艘潜艇的交付陷入了困境。除此之外,今年还将为泰国交付一艘071E型船坞登陆舰(LPD)。 [up评论: 虽然我们的军售额与雷声,洛克希德马丁,但军售从来都不是只考虑技术不考虑政治。而且,我们的军售额在近几年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无疑会推动我们的军工产业向着更好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狂飙突进-外刊眼中的中国军售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