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齐读书会第三期总结:改变,从我开始

2023-02-05 12:05 作者:积极心理学实践基地  | 我要投稿

修齐读书会第三期于1月28日顺利举行,这一次,共有6位小伙伴一起讨论和分享!

尽管这次分享会的时间选在了正月初七,是大家赶着开工的日子,但除了我之外,依然还有五位小伙伴不辞辛苦,愿意来这里感受读书和分享的乐趣。

本期分享会我们阅读的书籍依然是《被讨厌的勇气》。年前,因分享会赶上了除夕夜(1月21日)暂停了一期,我们决定这半个月时间里,把《被讨厌的勇气》剩下的部分看完。虽然这期间,我们跨越了春节,是一年中看似最闲其实最忙的日子,但截至目前,会员中已有13位小伙伴完成了本书的阅读,还有3位小伙伴也只剩了不多的几节,真的要为爱读书的小伙伴们点赞。

真正的终身阅读习惯,应该是不论时间、地点、情绪、意志力如何变化,始终都把读书的优先级别排在前列,因而必然能够抽出时间读几页好书,顺便再写一写读书心得的。看到小伙伴们因为读书会的约束和同伴影响力,顺利地读完一本书,作为发起者的我们,真的感到异常的开心。

本期分享会依然包含三个环节:冥想、讨论和“三件好事”分享。

冥想环节,我特意选择了“唤醒生命力”冥想,音频是从“喜玛拉雅”上找的星尘大师的音频,这也是我之前特别喜爱的一位冥想引导者,声音富有磁性,听着这个音频,我们可以感受到温柔与坚定的力量。

接下来就进入了讨论环节,虽然我们倾向于将以后的读书分享会控制在每次一小时,但这次因为人比较少,我们没有刻意控制发言时间,结果六个人依然足足讨论了1小时20分钟。小伙伴们的表达欲还是很强的。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晏:

通读《被讨厌的勇气》后,在网上搜索了读友们对该书的评价,发现评价如此之高,对评价者的触动、改变、影响之大,出乎我先前的意料。这本书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只要我自己改变了,那么世界也就改变了。不停地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的终极追求,我们人类目前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思维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很低的阶段。我们需要思考一些看似很虚空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人生的一项内容,尽管每个人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M

很遗憾第二次读书会因为和家庭活动有冲突,但是还是阻挡不住想去吸收阳光雨露的灵魂,中途安顿下来还是阻挡不住进入会议室,这是一个敞开,真诚,接纳,涵容……的场域,特欣赏,感谢佩佩防止卡顿电脑,手机同时上线不想错过任何一人的分享,也看到伊然不时用笔记录着别人精彩的分享,还看到睿智的男同胞们聚精会神的聆听,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最好的诠释!

2023.1.31第二次读书会《被讨厌的勇气》完结篇

@曹

春节在家所看的内容里,对于两个词的印象很深刻:“课题分离”与“自由”。

一、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与爱。

这三大课题里包含的人际关系,是烦恼的主要来源。自我反思了下,在很多的场景里,我都是以一种“不去开始就可以避免潜在负面结果”的心态来面对。其实这太自我了,太过于关注外界的反馈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课题分离并不是单纯的划清界限,彼此互不干涉,而是捋清楚人际关系间杂乱的线。对于课题分离,我认为有3个重要的点:1、辨别清楚自己与对方的课题;2、尽量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3、在别人干涉自己课题之时,如何保持稳定的情绪。

二、关于自由

随心所欲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但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并不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自己想干嘛就干嘛。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往上推的态度,控制住内心的欲望,这是高级的自由。

@张

因为书还没有拿到手,所以感触非常有限,且上次已经说过了一些浅显的体会,所以在此不再赘述。然而这一次分享会中涉及育儿的话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窃以为,育儿的核心便是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感。我有以下三点心得:1、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道理,实现亲子内心的共情,而不是灌输他们完全不理解的东西。2、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因为你一个不良的言行,也许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引导。3、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纯属无稽之谈,打骂对孩子的成长是完全无效的,只会给孩子内心留下创伤,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根本不会达到需要暴力来加以约束的地步。

@伊

有团聚就有力量,有春天就有希望,愿我们一起带着这力量和希望,在新的一年读书之旅中结伴共读,温暖同行!

@齐

这本书是第三次阅读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像第一次阅读那么惊艳,而是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反思自己实践得如何。从“原因论”到“目的论”,从“渴望被认可”到“超越昨天的自己”,从“横向关系”到“纵向关系”,从“不信任别人”到“人人皆是伙伴”,从“只关注自己”到“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些已经耳熟能详的词,深刻地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也从当初那个作天作地的人,变成了如今这个会观察、能反思、能自我更新的人。

我完全相信这本书能给绝大部分受困于过去、将来和人际关系苦恼的人带来很多触动和改变,如果读一遍不能,请读两遍,两遍不行,请读三遍。看到小伙伴们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一位小伙伴一开始以为这只是纯粹的“心灵鸡汤”,到后来仔细阅读之后受到的心灵触动,真的让我觉得这场读书会是有价值的存在,最后借用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告诉所有的人:存在即有价值。

讨论结束之后,我们进入了今天的线上团辅环节。今天我选择的是“一对一三件好事”,会议分组时,只能分成两组,因此变成了三人一组分享。我们认真地聆听着小伙伴们对今天发生的好事的总结,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三件好事,都结束之后,突然感觉到心情大好,品味好事,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渐渐地让位给了反刍失败。然而,只有增强自己对人生美好的感受力,我们才能更好地觉察幸福与美好。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分享好事的时候,这份喜悦是会传染的。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了三个人的快乐。我还发现,对一天中的事件进行回顾,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可以对它们进行积极赋义:即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这是一种乐观的精神,更是一种积极思考的能力。当我们赋予这些过去的经历以积极意义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加看淡得失、接纳自己、心怀希望,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愿小伙伴们能够一起来使用起来。

第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完了,本周,我们一起进入第二本书《人类简史》的共读。这是一部恢弘的人类史诗,共有8位小伙伴投票选择了这本书。如果第一本《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人人皆是伙伴”,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为何众生平等,何为认知革命,为何“唯有共同体思维,人类才有光明的未来”,期待大家一起进入这场知识的盛筵!



搜索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修齐读书会第三期总结:改变,从我开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