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下摇滚|弦外知音x乔小刀



本期访谈
乔小刀
音乐人/荒野之国主理人

乔小刀1978年出生于山东,一岁多就跟着父母去黑龙江“闯关东”,捡破烂、捡砖头。1998年,他用凑了两年的钱买车票到北京,白天做电焊工,晚上到书店看书,夜里住在门店,困了就蜷着腿睡在塑料泡沫上。一年后,他开始学电脑,做网站美编,200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营丝网印刷。

2006年,乔小刀买了把吉他自学,和8岁侄女乔木楠组成乐队“大乔小乔”,第一张专辑《消失的光年》即风靡全国。之后乔小刀解散乐队,创办“微薄之盐”,为十多位音乐人无偿出版唱片、出版书籍《好的生活没那么贵》,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创意家。
2012年,乔小刀激流勇退。在丽江束河,一片长着荒草的野地里,他重拾起童年“捡破烂”和“做手工”的爱好,开始打造“荒野之国”。



而乔小刀就是这个“荒野之国”的国王。他常年流连于垃圾站、物流公司、旧货市场,收集来各种废弃物,将其改造成一栋栋房子。它们造型离奇荒诞、趣味横生。


他的许多作品都有滑梯,泡泡机,万向轮,可四处移动,底部有高度,也不影响农田里种植的庄稼,小朋友们也都喜欢追着他的房子跑,感觉就像把电视机动画片里的家,变成了真的。

乔小刀在荒野之国中还有一个“摇滚工厂”,据说里面堆满了破烂垃圾,“摇滚不是音乐,而是一种精神,我用做摇滚的方式做建筑。”现在的他,终于蜕变成了一名野生建筑师:“隔行不隔理,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拥有这一把万能钥匙?”
摇滚不是音乐,而是一种精神
🧱 和过去做一道柏林墙
我是一个特别能说的人,但那时候我写下两个字“止语”,不交新朋友,也躲着老朋友,你既然决定颠覆人生轨道,就一定不能再触碰任何自己过去擅长的东西,等于是跟我2012年之前的人、 事、物做了一道“柏林墙”。

🌛 体验极致的孤独
那时,我经常跟古人打电话,问王维:“有微信吗?加一个。”我的朋友就是这些人,韦应物、杜甫、刘长卿、刘泰——“不向王门做从伶,独横焦尾坐云汀。”我想,既然选择流浪,那老子就是流浪狗的狗王。
乔小刀的摇滚并不在于他的音乐,而在于他的举手投足、一呼一吸之间。对于乔小刀来说,出专辑一直不是为了音乐目的,而是一种行为艺术。音乐更像他的一个朋友,“它是一辈子不会背叛你,而且你只要不丢弃它,它也一辈子不会丢弃你的一个朋友……我们之间是有对话的,可以沟通的。”
终于,在长久的漂流之后,乔小刀来到荒野之国,种下了摇滚,等待着午后的阳光。



朱 芳琼
跨界音乐人
汉中朱姓男,芳字辈,名琼。1971年出生于陕西省宁陕县。一九九零年代中开始演出并独立制作音乐作品,为九零年代中国摇滚发韧时期重要音乐人。
2003年发表专辑《上西天》后与陶土结缘,开始研作陶瓷乐器及陶瓷音响,并以音乐为基点跨界各种艺术的合作,逐渐延展出多种感知的可能性。其在地自由即兴具有严谨的工作方法。艺术家以自身为探测和感知的载体,衡量出具体演出所在地点的文化、历史、物理、情感能量。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 杨建华
监制:老猫(鼓童)
视觉:杨建华
编辑:旷四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