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法学理论高分学长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南开大学法学理论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南开大学从1919年建校起,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法律、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密切结合。现任院长付士成教授。南开法学于1984年获得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天津市法学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和“985工程”建设项目单位。
法学院整体研究实力较强,科研成果显著。本一级学科点九个二级学科都具有一定特色,整体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国际法和法律史的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前列,一些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法学院依托南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都以养成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学院在天津市有16个实习基地,自2001年起教育部在南开大学设置“经、管、法”试点班,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法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客座教授、学生交换、教师访问、开展国际讲习班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南开大学法理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发展还比较薄弱,目前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硕士生导师,一位讲师,在下面会具体介绍。根据南开大学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法理学总共招三个方向即法律方法,法社会学和法哲学。法理学每年基本招生两到三人,除去每年10月份左右法学院所公布的推免名额,法理学统招人数基本在一到两人。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南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示了法理学的三个方向即法律方法,法哲学,法社会学。现任的法理学老师主要有三人,其中两人为硕士生导师即王彬副教授,贾敬华副教授,还有一位新来的老师贾卓威老师。虽然贾卓威老师目前还没带研究生,但是也可能近几年会带,所以同学们要留意招生简章。
1. 王彬:副教授;研究领域:法学方法论、法律社会学
王彬,男,1980年出生,山东邹平人,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法理学教研室主任,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律硕士,南京大学哲学学士。
王彬老师近论著非常多,为了考虑效率问题,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近三年的论文。因为王老师有哲学的基础,所以他的论文哲思气息很强,尤其是关于法学方法论一块的内容。同学们参考近几年的真题也会发现,很多题目基本都能从王老师的论文里找到思路,所以不仅仅是复试需要看论文,初试也要看。
2. 贾敬华:副教授;研究领域:法律方法,法学方法
贾敬华,男,河南周口人,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
根据法律硕士的师兄师姐所言,同学们需要对法社会以及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3. 贾卓威:讲师;研究领域:人权(人权原理、国际人权法)、法学理论(权利理论、价值法学)
贾卓威,男,天津市人,南开大学法学院教师。
贾卓威是近两年新来的一位人权法老师,目前还未带研究生,但是近两年可能会带,同学们主要注意贾老师的研究方向,可以参考贾老师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的大致内容。
三、报考录取比例

参考近几年的分数和招生人数,想要顺利的上岸,就不能考虑排名了,只有初试第一才能比较稳妥。由于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第一志愿的生源已经能够满足招生的条件,调剂非常困难,2020年的学术型硕士已经不再进行调剂。所以,同学们要全力以赴。
四、参考用书及其他复习资料
1、教材:建议同学们以第五版为主,对比第四版的内容,将第五版没有的内容补上,现在考试主要以第五版为主,但是第五版删减的内容仍有出现,所以要注意。
①张文显,《法理学》,第四版
②张文显,《法理学》,第五版
2、论文:通过对近两年的初试试题的学习,同学们也应该看到了,很多内容教材上是没有的。近几年的初试试题的很多内容或者思路都能在老师的论文中找到蛛丝马迹。所以,不仅复试需要看论文,初试也要看哦。就目前来看,论文主要是王彬老师的,所以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王彬老师近三年的论文呢:
①2019-司法裁决中的后果论思维
②2018-论司法决策的政治面向——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中心
③2018-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矛盾样态 与应对策略
④2018-法律现实主义视野下的司法决策——以美国法学为中心的考察
⑤2017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⑥2017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困境及其解决
⑦2017-再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分析路径
⑧2017-司法审查正当性的证成路径及其评析
⑨2017司法改革与法官的人性预设
⑩2017-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论证——以同案判断的证成为中心
3、课外书:同学们既然选择了学术型硕士,就要有一个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建议看两本跟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相关的书,并且能把书里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以法社会学为例,同学们可以看以下庞德,苏力的著作。
4、课外资料:天津考研网携在读学长学姐整理编写的考研专业课红宝书系列,真题及其答案解析等。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任何复习主要分成两大块即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结合自身的习惯制定计划,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不至于到后期的整理和回顾比较混乱。计划要具有可行性,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时间并不等于效率,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锻炼身体或者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具有良好体魄和心情才是助攻考研的最佳辅助。及时交流信息,学习虽然注定是孤独的,凡是也要保持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学习的过程注定是枯燥的,可以结伴而行,但是前提是信任和持久,否则不要轻易尝试。每周可以给自己的放一个小假,出去大餐一顿,或者去不远的公园散散步,但是我感觉最好的是每天晚上学完以后在操场跑两三圈,时间很短,效益却很长。积极主动地排解在考研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和朋友家人沟通,利用健康的方式合理减压,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可以找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和探讨。当计划和外在的条件都安排好了以后,就好好坐在教室里好好复习。我们都喜欢花开,但是扎根的过程是漫长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要用寂寞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
六、试卷整体分析
南开大学的法学理论专业试题在2020年之前比较基础,虽然可能有些题目比较偏,但是大都能在《法理学》教材上找到。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对于重点内容要做到熟记于心。南开大学的专业课试题重复率也是很高的,所以真题对同学们的复习至关重要。但是真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往年真题的把握,能够大致了解导师们的兴趣方向,为初试或者复试做准备。
通过分析2020年的试题不难发现,题目的整体难度增大,题目的风格也与之前大不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材就变得不重要了,同学们还是要好好吃透教材。不过仔细追寻,还是能对真题有所把握的。通过学习王彬老师近三年的论文,不难发现,这些知识点和思路都能在这里找到。这就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不仅复试需要看论文,初试也要看论文!
所以总而言之,初始内容同学们还是要以教材为主,论文为辅助,通过对真题的提炼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将重点内容勾勒出来。正所谓重者恒重,对于往年考过的试题,同学们一定要作为重点记忆,不要囫囵吞枣。对于从未考过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因为,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较为生僻的考点越来越多,所以同学们也要对非重点内容有所了解,避免出现知识空洞。除此之外,同学们最好看一下王彬老师近几年来的论文,在这里紧随出题老师的研究思路和领域,能够对同学们对重点的把握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七、复试
复试其实是对同学们关于专业视野的一个考察,也就是说通过交流和考察看看是否适合做学术研究。因此复试的重点内容还是同学们对这个专业的认知深度。所以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向兴趣选择两本书,并能够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感悟。例如,法社会学,可能就要看一下庞德的《通过法的社会控制》《法律与道德》或者苏力老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在复试之后,同学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充视野。
复试的时候要注意言谈举止和服装衣饰品,要做到干净整洁,落落大方,举止有度,尊重老师。在回答的过程中要吐字清晰,有节奏,不要太紧张以至于说的太快或者支支吾吾。最好在复试前,可以找一下朋友模拟复试,找一下感觉。对问题的回答要做到诚实,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后果很严重。一般老师会先问一些简单的,或者问你想学什么方向,回答的时候要学会因势利导。主动出击,告诉老师想学的方向的同时,把自己看过的书讲出来,给老师挖坑,否则老师的坑很大。复试最主要的是肚子里有货,自信且谦虚,乐观且大方!
今年的复试,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的是线上复试,其实线上复试跟现场复试考察的内容是一样,只不过是程序较多。当公布了复试线以后,过了复试线也就意味着能进入复试,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不要等到复试线出来再开始准备复试,初试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了!等复试名单出来以后,老师会通知每一位同学下载一个社交软件,我们用的是飞书(备用,主要用的是教育部的远程复试系统),在正式复试之前老师会告诉同学们怎么操作,并且试炼几遍,确保每个人都掌握了基本操作以后才正式开始复试,所以同学们不要太紧张们对于设备问题,一般是双机位,一个用来复试,一个用来监控,电脑,手机,平板都是可以的。正式复试前,同学们的面试顺序都会出来,正式复试的时候会有助理老师通知每个人进行复试,每个人大概20分钟左右。复试时一般是本专业的老师面试提问,一般是先英文,然后紧接着专业问题,英语问题一般是3个,专业问题一般是3-5个,英语问题较为简单,专业问题较难,不过难度是逐渐提高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同学们听不清的话,可以让老师重复,大胆一些,老师想选的是有能力的考生,所以不用过于在乎外在的东西,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强调留多长时间思考,最好是随问随答,不然的话会比较尴尬。所以前期的准备比较重要。如果不是很理解,那就诚实一点,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以下是我的提问:
英语问题:
1、自我介绍(中英文都要准备,随机提问)
2、为什么选择南开大学
3、你喜欢什么运动(根据自我介绍的内容来提问,因为我说我喜欢运动)
专业问题:
1、你以后想从事哪个方向的研究(法社会学)
2、那苏力老师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用到了情景论的方法,你来说一下你对情景论的理解(因为我再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我读过苏力老师的书,所以老师就问了)
3、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的关系(由于上一个问题我提到了内生秩序,所以老师就问了我关于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的关系)
4、在适用法律解释的具体方法时,你感觉应该如何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