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马尾综合征的治疗,中医“最”有发言权!

2023-07-25 09:34 作者:bili_57218629966  | 我要投稿

马尾综合征表现出的症状与中医病症中的痿症、痹症、筋症极为相似,当属经络伤,痿症的范畴。而病机多为经络阻滞,气滞血瘀以至于肢体、皮、肉都难以得到气血的正常滋养,故而出现肢体痿软、肌皮麻木不仁、感知异常、怕冷长久如此逐渐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而马尾神经损伤又归类于周围神经,属于中医筋经的范畴,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肾虚也常为筋伤疾患的内因。

1.经筋概念:《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独立存在,穿行于人体各部位,与神经极为相似。

2.痹证概念:“痹”有闭阻不通之义。痹证是由于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3.痿证概念:中医的“痿”含义有枯萎、萎缩、肌肉萎弱不用、行动障碍等意。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祖国医学对痿证的认识源远流长,据《素问·痿论》篇记载,上古时代的《本病》、《下经》两书中就有“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称谓,当时就已确立了“痿”的病名,并已具备了从五脏论痿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传统中医《内经》讲:“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也就是说,任何疾病,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虽是久病却仍可治愈。

中医认为,马尾神经损伤症状复杂,症数较多。从根源上看,中医认为马尾综合征的病机在于脾胃不和、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经髓阻滞,治疗因以疏气和胃、滋肝补肾、温阳化瘀、益气活血、疏经通络为基本治法。

生 经益气 汤对于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取决于神经受损的程度、各项功能的退化和恢复及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困难,性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肢体麻木不仁,疼痛刺痛等,凡具有痿症、痹症临床特征的神经损伤疾病和非运动功能退化疾病,均可采用生经益气汤辨证论治。

「 生 经益气 汤4个阶段来治疗马尾综合征 」

一:治痿独取阳明,先顾忌脾胃,便于患者能够更好的吸收药物,适应药物反应。

二:滋肝补肾,温阳化瘀,益气养血,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

三:健脾益气,脾胃同居中焦,脾属阴土,胃为阳土,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有机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腐熟及排泄过程。

四:“以补求通”“以补行滞”,达到补气行瘀的目的,同时通过补气以阻止或延缓血瘀致气虚的病变过程,以利于神经、肌肉得到营养物质的充养,从而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生 经益气 汤治病是因症而治的,看到的不仅仅是有型的组织器官,而需要结合五脏肺腑中的亏损来综合性判断马尾神经损伤,从而随诊变方,使得治疗有灵活性针对性,而西医的仪器忽略了这些人体需要滋补的重要之处。

生 经益气 汤医生通过辨证施治诊断人体肺腑的阴阳变化,失衡情况,然后通过中药的特性来调治马尾神经损伤,生 经益气 汤可以使人体损伤器官得到滋补,使肺腑失衡的情况得到改善,这个改善的过程也就是病症痊愈的过程;如果调治的力量没有失衡的力量大或者调制的方向不对,那多半是预后不良了,很多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没有效果就是因为如此,因此药物是否对症成为问题关键。

关于马尾综合征的治疗,中医“最”有发言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