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旅游行业:中国能否跑出“茶饮星巴克”,从现磨咖啡看高端现制茶饮行业(附下载)
作者 / 芦冠宇
来源 / 方正证券
本篇导读
1、高端现制茶饮店行业与现磨咖啡行业求同存异,各有千秋。
与现磨咖啡行业相似,高端现制茶饮店行业同样具备增速快、利润空间大且高端竞争格局相对较好的特点,为现制茶饮行业中相对优质的细分赛道。
与此同时高端现制茶饮与现磨咖啡有所不同,高端现制茶饮潜在空间大但竞争更加激烈,其主要原因为:
1、产品可替代性较强。现磨咖啡具备功能性+独特商务社交属性,因此成瘾性相比高端现制茶饮更强,可替代性更低;
2、区域性现制茶饮品牌较多。咖啡是舶来品,且产品创新性低于现制茶饮,因此在我国其基本不具备区域性品牌。
但现制茶饮更加普及,且各地区消费能力、文化风俗、口感偏好等方面具备较大差异,区域性现制茶饮品牌较多;
3、供应链壁垒或相对较低。咖啡原材料种类较少,龙头品牌更易与上游优质供应商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如星巴克在云南已建设种植者支持中心和初加工工厂。
相比于现磨咖啡,高端现制茶饮原材料更加多元,且水果的生鲜属性使得龙头品牌暂时难以深耕其上游,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供应链壁垒需持续加强。
2、高品牌势能+适时快速拓店+标准管理体系,星巴克成为我国现磨咖啡龙头。
我们认为星巴克成为我国现磨咖啡龙头原因为:
1、早期打造高品牌势能。在我国加入 WTO、人们对于西方文化接受度提升的时代红利下,星巴克作为一定程度象征美国文化的品牌自带强品牌力。但更关键的是其通过早期卡位高势能区位+及时全直营+持续加密核心城市,早期便打造了高品牌势能。
2、抓住时机加速拓店,并通过一系列方式保持品牌力、提升经营效率。
金融危机后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程度助力商业地产再次迎来投资高峰期,星巴克抓住时机在 2012 年开始逐渐提升拓店速度。
2015 年后随现制茶饮、新零售咖啡品牌等强有力对手出现,面对强竞争星巴克持续加速拓店应对,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加速拓店过程中,星巴克通过加快数字化进程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持续营销+创新式业态提升品牌势能,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中国区的同店正增长(疫情期间受冲击除外)。
3、拥有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快速拓店的基础。
星巴克进入中国前已在美国有二十余年管理经验,其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成熟的师徒制+完善的考核晋升机制,实现人才标准化培养。
通过全自动咖啡机+门店信息化,实现标准化运营,给予消费者始终如一的良好体验,为其持续加速拓店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端现制茶饮龙头品牌加速拓店正当时,其中及时调整门店模型+保持强品牌力至关重要,而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拓店基础。
较广的用户基础+成熟的商业条件+新流量时代到来,喜茶、奈雪等高端龙头品牌在资本助力下加速拓店正当时,至 2020 年末喜茶/奈雪门店数量分别达 695/491 家左右,在疫情下预计分别逆势大幅拓店 305/164 家左右。
其中喜茶非常注重加密核心城市门店,其上海等地门店数量较同定位的对手已具备一定优势。
加速拓店过程中,及时调整门店模型+保持强品牌力至关重要。
1、优化单店模型:喜茶、奈雪近年不断调整门店模型。
喜茶通过特色店+标准店+喜茶 GO 店的门店组合,巧妙实现品牌势能与门店数量的平衡。
其中特色店可拔高品牌势能,而 Go 店可加大喜茶在优势地区门店数量优势。
而奈雪在 2020 年 11 月推出 Pro店,同样也对于门店经营效率及选址范围进行了较大幅度优化;
2、保持强品牌力:数字化运营+持续营销,助力保持强品牌力。数字化运营为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手段,其中喜茶走在行业前列而奈雪追赶速度较快,至 2020 年喜茶/奈雪会员数分别达 3500/2900 万左右。
营销方面,喜茶、奈雪通过跨界联名等方 式保持品牌热度,其中奈雪还布局居酒屋、礼品屋等创新业态。
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加速拓店基础,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不断完善。
尽管在资本助力下高端现制茶饮品牌发展较快,其管理体系相较于星巴克等成熟现制饮品品牌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如奈雪通过标准化人才培养+门店信息化+供应链管理,未来逐步完善自身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可期。





















关于我们
全行业报告圈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零售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机械制造、新能源产业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55000+份行业报告,涉及11大板块,305个细分领域。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全行业报告圈社群朋友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