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历史小常识16——印度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印度半岛),北方与尼泊尔、不丹、中国接壤,东方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方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面隔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隔格雷特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隔阿拉伯海与阿曼、马尔代夫、索马里、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等国相望。中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极多。其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产生了古印度文明。公元前1800年左右,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古印度文明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种姓制度和吠陀文化。公元前800年左右,印度进入十六国时期,小国林立。佛教即产生于这一时期。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国入侵,北部的甘婆遮、犍陀罗等国一度被吞并。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帝国入侵印度西北部。

公元前317年,摩揭陀国带头推翻了马其顿对印度的统治,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273年,阿育王即位,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包含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因为政变而灭亡,印度重新陷入分裂,西北部先后被希腊人、大月氏人(贵霜帝国)占领。

233年,萨珊波斯击垮了贵霜帝国,贵霜帝国陷入分裂,320年,笈多王朝成立,并逐渐统一印度中部。380年,超日王即位,统一了北印度。但南部德干高原一直打不下来。470年,白匈奴入侵了犍陀罗地区,500年入侵了信德地区,笈多王朝被击垮,再次分裂。

632年阿拉伯帝国兴起,穆斯林势力逐渐进入印度,700年左右西北印度被阿拉伯人征服,997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征服了北印度。而德干高原南部也建立了几个强大的穆斯林国家。1206年,德里苏丹国成立,逐渐向南攻入德干高原。1398年,帖木儿帝国攻入德里,导致德里苏丹国崩溃分裂。1414年赛义德王朝从帖木儿帝国分裂出来,统治了德里附近。

1507年,帖木儿帝国被乌兹别克汗国征服,残部退缩在阿富汗,北上复国失败后,南下征服了德里苏丹国,成立了莫卧儿帝国。很快地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此时印度进入极盛期,著名的泰姬陵即为此时兴建。1704年,莫卧儿帝国被阿富汗入侵,削弱了力量。1757年,英国开始蚕食印度周边。1849年,莫卧儿帝国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1857年,印度爆发反英起义,但是失败,莫卧儿帝国皇帝被放逐,英国开始直接统治印度。

1880年,英国控制阿富汗的试图被挫败,印度的反抗势力也越来越强。英国利用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使得印度无法合力反抗英国。1919年,阿富汗再次击败英军,引起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46年,二战后的英国已经无法维持对印度的统治,于是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

因为印巴分治的bug,克什米尔成为了争议地区。1948年,印巴两国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区域。1951年,战胜后膨胀了的印度不断进犯当时的西藏地方,1958年后,印度不断挑战中国底线,导致了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在恢复正常国境线后,印度仍不知悔改,结果被暴打。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再次被暴打。1971年,印度利用苏联牵制中国和美国,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肢解了巴基斯坦。此后,印巴冲突一直不断。1975年,印度出兵吞并了锡金,并操纵了公投使之“合法化”。2019年,印巴冲突再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