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宁锦战役:后金军在辽东地区败得最惨的一仗

2023-10-05 04:26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天启七年五月,宁锦之战开始。


根据后金一方记载的史料《满文老档》可知,后金政权此次出兵的原因是因为“闻明人於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地方筑城屯田”于是发兵攻明。五月初五,新任的后金君主,天聪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领兵从沈阳出发,五月初九到达广宁旧边,开始搜杀明军哨探,皇太极兵分三路“台吉德格类、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萨哈连、豪格率精骑前行。汗与三大贝勒、台吉硕托及总兵官、固山额真等统大军继之。令攻城诸臣,率绵甲军,携云梯盾牌跟役、驼只后行”五月初十,后金军到达广宁城。

通过审问俘虏可知,右屯卫城只有明军100多人,大凌河城以及小凌河城城墙还未修缮完,有少量驻军。十一日,皇太极自己带领四旗军向大凌河城和小凌河城方向攻击挺近,后金大军一至,人数少得可怜明军便四散奔逃,后金军在后面追杀至锦州城下,尽歼之。于是皇太极又命令“大贝勒、贝勒阿敏、台吉硕托,率正红、镶红、镶蓝旗,进略锦州一带,困锦州城。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进略右屯卫一带”,后金军四处掳掠人口财物,此时又有明 台堡一带的2000余名明军投降,皇太极将其一部放回山海关,一部放回锦州,锦州守城之人不纳(换成谁也不敢让他们进来)这400人于是又投奔后金。

此时,锦州城守将赵率教、分守太监纪用二人派使者到后金军营中拜见皇太极,当然这不是要投降,而是询问皇太极到这里来究竟想干啥“锦州纪太监、赵总兵官,遣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前来,欲知汗以何方赐教之”其实就是打探情况,皇太极回复了一封极其强硬的信,大致意思就是你们明朝的官员在议和的问题上忽悠我,所以我要打下锦州城,我要惩罚你们。这封信其实挺有意思的,回头我也分析一下这封信,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信息。

到午时,后金军向锦州的南面城墙发动进攻,其他三面的明军纷纷来援救,将后金军打退,攻城不利,于是皇太极下令后金军后退五里扎营,大概是因为要躲避炮火的缘故,此处和《两朝从信录》的记载相吻合“本年五月十一日辰时,奴子提兵十余万骑至锦州城外,四面札营。十二日分兵两路括拽车梯挨牌马步,轮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纪公同职及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躬披甲胄,亲自关石,力督各营将领纪鲸等,各官兵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尸填塞满地,不计其数。至亥时,而奴兵拖死尸,将班兵采办窑木烧毁,退兵五里西南下营”后金军的伤亡高达两三千人。

后一直到十四日,皇太极令调援兵,又派人到锦州议和“十五日,为议和事,遣人至锦州纪太监处,遂往返议和者三。纪太监遣其答应官来,留我军营,令我遣一满洲人往彼。因绥占、五哥往,以太监就寢闭城门不纳,乃还。十六日,纪太监遣守备一员,千总一员至。言昨因夜晦,乃不便与尔使者议,今可於日间来议。所取诸物,自当先与。至和好之事,似尔退兵後,奏知朝廷再议等语”。

但是等到后金使者准备进入锦州时,城内又不让进了,赵率教在城墙上喊道“矢石岂有眼乎?总之听天意也。尔等若退兵,我国自有赏赍!”皇太极一方十分恼怒,扬言曰“想尔等等候尔内地援兵至,故如此耳。我等岂徒守此地乎?正欲俟尔援兵来也。想尔闻有尔内地援兵之信,故出此矜夸之言也。来援一事,不但尔知之,我亦闻知矣。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出十人敌之,我等立而观战!”

此时,后金军又截获了宁远方面袁崇焕给锦州的信,信云:“袁崇焕顿首。纪老先生大人:诸申之奴兵,竟敢围困大人於城中。我水兵六七万,已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卫、沙河所、中後所兵,俱至辽远。各处蒙古兵,俱至台楼山,我兵今将起行,料诸申末日已到。恐大人忧虑,军士惶恐,遂先遣人往。至谓诸申兵能否侵临城下,今我火炮齐全,尔手下兵马甚多,足能守锦州城,彼安可得逞。尔若遣使来,须亲书之,我熟诸尔之文笔等语”与此同时,塔山方面的后金护粮部队,在路上遭遇明军,迅速将其击败,后金史料的原文是“前队八十人遇明兵二万人,击败追杀之。明兵弃其马匹甲胃,分路而逃”八十人击败两万人,真实性自己想吧。但可以肯定的,确实有一部分明军在野战之中被击败了,后金史料《满文老档》就是这样,对于一些战事的记载是不可不看的,但是对于双方的参战人数的记载,基本上可以忽略。

十八日,皇太极继续招降锦州,锦州方面还是不理他,在这一天的晚上皇太极命令额驸苏纳挑选蒙古八旗兵马,往塔山西路守护,二十三日,额驸苏纳领蒙古八旗军击败明军2000余人,俘获战马150匹。此处应该可以对应满桂的塘报:

“二十二日寅时,前锋官兵行至笊篱山,正迎前贼拦路迎敌,各官兵奋勇向前,先就下手,扑砍一处,忽从笊篱山左右达贼二股,分头前来,将我官兵围在中心,本镇同总兵游击后兵接应,里外夹攻,人人奋勇用命,恶战许久,刀欣箭射死伤鞑贼数多,各官兵遵守本镇号令,不敢下马割级,俱被鞑贼驮去讫。内丁白雄在于马上擒斩鞑贼头目一颗,马一匹,弓刀俱全。笊篱山一带一高下险驱,于中恐有埋伏,故不便穷追,随即传令收兵”此战明军只斩得一颗首级,结合满档明军战败的说法,可见在此处,满桂的军队是吃了亏的,但后金一方的伤亡恐怕也不小。明方自报损失:阵亡千总罗忠、把总乔登科、官兵王希春等60人,重伤30人,死伤战马180匹,缴获后金军战马26匹。

二十五日,后金方面的援军到达。二十七日,皇太极挑拣兵马奔袭宁远“汗率三大贝勒,众台吉、每旗副将一员,并护军营共三千兵,往宁远一带迎击明兵”。二十八日晨,后金军在宁远城外击杀明军游击二人,官兵1200人,明总兵满桂领密云兵出宁远城外二里迎战,后金军把满桂部明军击败,明军落入自家挖掘的战壕跌死者甚众。而明方的记载则是“满镇即督发兵马器被等项接济,当即亲督红族同尤总兵,督率各营副参游把将领等官祖天寿等迎敌,刀砍箭射炮打,死伤贼无数,不许割级,鞑贼死尸俱被贼夷驮至双树堡西一带,用火药焚化讫。满镇亲冒矢石,如期盔经旗身甲,被贼射中数箭,战马亦被射伤;尤总兵奋不顾身,战马亦被射伤”后金见无法撼动明军大阵,撤兵败回。

同日,锦州兵又出城迎战,后金军将其赶回城内,明方史料对此次的作战的记载和《满文老档》依旧是相反的。六月初一,天聪汗皇太极以及众官以八牛祭纛,把战争中俘获的人口和马匹赐给阵亡将士的家庭,又哭祭阵亡的遊击拜三、备御巴希丧。六月初四,后金政权再次向锦州发动进攻“初四日,攻锦州城南隅。本欲卯刻进兵,辰刻攻城。因城壕深濶,时值酷暑,战则难以骤拔。乃於已刻退兵”此役,后金军伤亡甚重。六月十二日,皇太极返回沈阳。明金宁锦之战就此结束。

以上就是《满文老档》中的明金宁锦大战,其实如果只从满档描述的情况来看,可以很明显发现这仗后金军虽然在野战中依旧可以击败明军,但是很明显并没有从前那么轻松,最后还写了一个“是役也,士卒阵亡甚众”,而如果再结合明方史料,不难发现此战后金的损失极其惨重,明方史料《两朝从信录》记载后金死八旗固山四人,牛录三十余人,兵丁不计其数。

所以由此来看,孙承宗以及一干人在关外折腾了四年多,先不说他的堡垒战术究竟合不合理,至少明军的战斗力确实是有提升。最后提一句,无论是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战,还是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战,后金一方的主要目的肯定是攻城略地,为什么?看他的主要兵力分布就知道了:宁远大战五六万后金军进攻宁远,一万多蒙古军加八百满洲兵进攻觉华岛,能说觉华岛是主攻方向吗?宁锦也是一个道理,对锦州方面,先劝降再强攻,掳掠粮草人口只是顺带而已,后金政权有实力,也有需求去攻克明朝的城池,并且永久占领。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宁锦战役:后金军在辽东地区败得最惨的一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