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赞》明 宋南星 (二)
岂有此理 有一人在学习词语时,听人家说“岂有此理”,心里非常喜欢,于是时时温习这句话。 有回他过河时因为忙乱而忘记了,于是便在船中转圈寻找,船家一看便问“您找什么呢?” 他回答说“弄丢了一句话。” 船家说“岂有此理。话也能弄丢了。” 此人一听,说“你捡着了为何不早说?” 赞说:人有时用心专一的时候,即便偶然丢失一些想法,但总是会遇到他人的提醒,看这故事就能知道。“岂有此理”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有人说“岂有此说”,或者说“焉有此理”,或者是“岂有是理”,还有些人只用“岂有”来表达。 南风诗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先秦时期的《南风歌》),一位有司经常咏诵这首诗,其中有句改成“追吾民之财兮”,真是所谓的诗言志啊。 赞说:《南风》这首诗,就是在描述盛夏时候,南风能解除万民的愁苦,能丰富万民的财物。先秦将南风比喻为体恤百姓的父母官,有司改了词句,是说现在的官员一味追求财富,哪里管百姓的死活。 草书 张丞相喜欢写草书,一天他写好一篇文章,完成后令侄儿抄下来。 侄儿不认识里面的字,拿来问丞相,张丞相自己也看不懂,说“你怎么不早点问?现在我也忘了。” 赞说:字写到最妙的地方,原本就无法辨识。近来我们这儿有一位文人喜欢一些奇奇怪怪的写法,很多人不能理解,便问他“你写这样子,是什么?”他自己也看不懂,说“一定是誊写之差。”可是拿出原稿一对比,大家却能看懂了。看来那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原本就不消去问,看不懂也不要去问,玩的就是玄之又玄。 佛印 东坡与佛印说“古时候人们一般用僧字对鸟字,比如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有‘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 佛印说“今天老僧却与相公对。” 赞说:宋孝武帝说“有些人喜欢说些玩笑话消遣人家,但总会遇到怼回去的人。”东坡的玩笑话原本就很烂,不是佛印怼得巧。“僧敲月下门”是描写诗人自己所看见的,至于听到啄木鸟啄木声,便怀疑是僧人叩门,不知道这位如何去分辨他人的叩门之声和僧人的叩门之声的? 认鞋 有人夜里很晚回家叩门,他的老婆正和别人睡一起,听到叩门慌忙起来,那个人便跳窗逃走,留下一双鞋在床下。 老婆出来开门,丈夫看见了那双鞋子,他假装没看见,准备等天亮再追究。 老婆趁着丈夫熟睡,将鞋子藏起来。 第二天,丈夫起床,仔细看了看鞋子,说“原来就是我的鞋,差点冤枉了人。” 赞说:此人明明见到却装作没看见,说明这个人也是有心机的;但有心机还能被他老婆给糊弄了,说明少了点火性。 象太小 安南国使臣进献了象,游街让人观看。 一人说“这头象太小只。” 使臣问“你怎么看的,这象还小?” 那人说“我家有许多象,哪头不比这头大。” 使臣说“朝廷现在才有象,你家怎么就养象了?那好,我向皇上汇报去。” 此人一听急忙跪下说“我家本来就没象,我只是说了句大话而已。” 赞说:庄子说“鲲化为鹏。”鲲平常随便就能看到,他却说是北溟里的鱼;又说“北溟,就是天池。”这要如何揭穿他,根本就是位最厉害的握空拳讲鬼话的祖宗,看来这位说自己家有象的仁兄不如庄子。 好酒 有一人喜欢喝酒,一次赴宴席坐着不走,主人让仆人来请他离开。 仆人看见是阴天,说“这天快要下雨了。” 这位说“要下雨我怎么能走呢?” 过会儿下起了雨,雨下了许久才停。 仆人又过来说“雨停了。” 这位说“既然雨停了还怕什么,继续喝。” 赞说:每一位喜欢喝酒的人总不希望散席,但哪有不散的宴席。按照记载陶渊明也很喜欢喝酒,但是他从来不找理由去赴宴席或留在宴席不走,大家以为这是陶渊明的高尚处,其实再怎么找理由宴席也会散了的。 李觏 李太白有文章说觏贤,他向来不喜欢孟子,喜欢喝酒。 一天李太白家中有好酒,一位读书人很想喝,但是找不到喝酒的理由,于是他便当场作好几首骂孟子的诗给李太白。 太白见到这些诗后,很是喜欢,便将这位读书人留在家中好几天,他们每天所聊的无非就是骂孟子下酒。 等酒喝光了,读书人便向李太白相辞。 后来这位读书人又听说李太白家有进了好酒,于是又来找李太白,李这回知道这位读书人的心机。 说“前几天和你相别后,仔细一想孟子,其实他人还不错。” 赞说:李太白不喜欢孟子,这人便作诗给太白,说自己也不喜欢孟子,这难道不就是效颦吗?如果肯拿酒给那些喜欢喝酒的人喝,你即便让人骂孔子,也会宾客满堂,骂孟子不算是个事儿。 毡帽 有位仁兄在大夏天戴着顶毡帽出门,遇到一颗大树便在树底下乘凉,他把毡帽摘下当扇子,并说“今天如果没这顶帽子,我肯定会被热死。” 赞说:李太白有诗说“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中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这样娇生惯养的一位,松风对他来讲也很平常。这位仁兄头上戴一顶毡帽,在毒辣的太阳下行走,来到树下,摘下毡帽,顿时觉得清凉自在,而且这毡帽还能当扇子用呢,于是感觉这毡帽太好了。嗯,要是这位再穿件皮袄,估计更妙不可言。 李胡子 有位姓李的人,外号叫李胡子,他邻居是一位姓张的。 这位姓张的人素来很怕他老婆,一天夜里张被老婆毒打,他逃到李胡子这里躲避,李胡子很替张兄弟不平,于是抄起一棍子冲入张家,将张的老婆毒打一顿。 张姓老婆说“你经常与李胡子来往,怎么心性越来越像他了?” 一丫头赶紧拿蜡烛照看,说“不但心性像,这嘴脸也很像。” 甘蔗渣 有一人捡起甘蔗渣来吃,很生气这甘蔗渣没味道,于是骂道“哪位这么馋,吃得这样尽情?” 赞说:凡是想到吃甘蔗的人,一定是对甘蔗垂涎十丈。甘蔗一到手,哪位不会吃个尽情呢?就是有一些人明明有些东西吃起来并没有任何味道,但他还是不肯吐弃,于是拿这些没有用处的东西来生烦恼,可是话说回来要是东西之前确实是好东西的话,也怪不得人家不忍割舍啦。 神像 在某乡村路口处有一座神庙,里面有一尊木雕的神像。一人走路时遇到一水沟,于是到庙里将神像搬来放水沟上,然后踩着神像过水沟。 之后另一人看见了,心中不忍,他将神像搬回到庙里,并安放到神座上,这神因为他安放时没供香火很不高兴,行手段让此人发头疼之灾。 神的作法连判官小鬼都看不下去了,他们向神说“踩着大王过水沟的人没任何事,把您扶起来安放好的人你给人降灾,这怎么回事?” 神说“你们不知道吗?越善良的人越好欺负。” 赞说:这位神说的也对。你说那位拿起神像来过水沟的人多凶猛啊,惹了他,他什么事儿做不出来?善人一生病,便会再来祈祷神明的,又能敲一笔香火供。他的确不应该扶起神像,扶起了卻不供香火,对神不恭敬,这样才招来灾祸,要是他远远走开倒没这些破事。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殷安 唐朝山人殷安曾经对人说“古圣人不超过五个,只有伏羲,神农,周公、孔子。” 他数数屈了四指,又说“孔子之后,再没人能让我屈第五指。” 有人说“老先生算一个。” 于是他屈起第五指说“不敢。” 赞说:殷安自己以为自己是位大圣人,他是位从唐朝到现在最无知的人,我觉得他是属于那种不会装逼的人,会装逼的人,他们不装圣人,他们装名儒。 秀才买柴 有一位秀才去买柴,他说“挑薪的那位过来。” 卖柴的人因为听到“过来”二字,便担着柴到书生前面。 书生问“价钱几何?” 卖柴的听到问“价钱”,便说了个价。 秀才说“此薪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请少点。秀才在砍价)。” 卖柴的这下真听不懂书生在说什么了,于是挑着担子离开了。 赞说:秀才们咬文嚼字,干的都是这么些破事,读书人大多如此。有一位县官下乡视察,问一老百姓说“近来黎庶何如?”这老百姓说“今年梨树长得好,虫子也多,吃了些去。” 贫士 有一贫苦的读书人在大冬天穿夹衣,有人对他说“天气这么严寒,怎么穿夹衣啊?” 读书人说“穿单衣更冷。” 赞说:这是一位能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另有一位读书人羞耻说自己贫困,一冬天穿一件单衣访问好友,他的好友问他“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单衣?”那人回答说“我原本就有热病。”好友知道他爱面子瞎说,于是将他留到天晚,因为他有热病,便安排他在凉亭内休息,那人随即逃走。几天后他们相遇,问他前日留宿,怎么第二天就没见到人了,他说“我怕太阳出来更热,便趁着早凉先离开了。” 石敢当 有一石敢当忽然能讲话,里甲急忙跑去报县官知道。 县官命此人将讲话的石敢当背来,一会儿石敢当被此人背来,县官再三向石敢当问话,石敢当一句都没回复。 县官大怒,认为里甲说谎,打了他十个大板,并让他背回原处。 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位知道石敢当讲话这件事的人,他问“报官如何?” 里甲顿足说“为了这个冤家,我被县官打了五个大板。” 石敢当说“你又说谎了,是十个大板。” 赞说:在春秋时期已经有记载石敢当说话这样的事。石敢当的确偶尔会讲话,如果它逢人便说话,岂不成了怪物了,这里甲确实该打。 打差别 郡人赵世杰有次夜半醒来,他对老婆说“我刚在梦中和其他的女人交接,不知道妇女是否也作这样的梦?” 老婆回答说“男子和妇女有什么差别?” 世杰于是将他老婆打了一顿。到现在还留下一句俗语说“赵世杰夜半起来打差别。” 赞说:修道的人都认为不说妄语是起码的良知,这位半夜和老婆论心,好像也不是妄语,但是丈夫可以梦中与其他女人交接,老婆就不可以在梦中与其他男子交接,凭什么?这件事如果去问李卓吾,肯定有更奇妙的解释。 贯休 僧人贯休,是婺州兰溪人。当时钱镠自称是吴越国王,贯休献诗说“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钱镠命令贯休改为四十州,才与他见面,贯休说“州添了诗方可改。” 赞说:人都喜欢人家的阿谀,他们也都知道这些都是虚诳的赞誉,可还是很喜欢人家的阿谀,你们看钱镠也就是十四州,即便人家改作四百州,能当真事吗?这事儿太过扯淡了。(原文:何其扯淡之甚也。) 惧内 一士夫很怕老婆,有人教他说“您先喝酒喝到醉,到那时候您的胆气就肥了,然后回家故意找些事儿,打她一顿,之后她就怕您了。” 这士夫便按照教导的去喝酒,果然借酒壮胆把老婆打了一顿。 等他酒醒后,这妇人说“你平常性子最好了,今天怎么下这样的毒手?” 士夫说“酒醉了,不记得了。” 妇人一听,依旧打起士夫来,士夫说“不是我的错,是某人教我这样做的。” 妇人说“某人真是太可恶了,你是个当官的人,竟然这么耳软,再打一顿。” 赞说:那些生性脓包的人,怎么可以给他们出主意呢?即便他听进去了也没用处,一下子就泄漏给妇人知道,徒增被人咒骂,有好处吗? 谜 有个人出了谜说“上拄天,下拄地,塞的乾坤不透气。”他问一人家“这是什么东西?” 那位说“我也有个东西,就是头朝西,尾朝东,塞的乾坤不透风。你知道什么东西吗?” 那人说“不知道。” 这位说“就是你让我猜那个东西,我把它放倒了。” 赞说:庄子、列子讲了许多大话,本来就一个东西,倒横直竖一说,就被人给说破了,湛甘泉有首诗说“三山山外青天外,合作无穷如是观;道人独在无穷外,但见乾坤小一丸。”这位道人的话又大又狠。 米 一妇人与人在房内私通,她丈夫从外面回来,妇人将那位与她私通的人装入布袋内,然后让他站在门后。 丈夫见到门后立一布袋,问“布袋里是什么东西?” 妇人心里很着急,没回答,布袋里与妇人私通的人说“米”。 赞说:男女私通名为奸情,说两位私通的人都是奸诈的人。在《韩非子》里中有记载说:李季的老婆和人私通,李季从外面回来,李季的老婆叫那人赤身披发冲出去。李季问“这是什么人”老婆说“没啊,我没看见什么人。”李季说“哎啊,我见到鬼了,我活不了多久了。”老婆说“没事,用狗屎泡水然后洗澡,可以禳灾。”奸诈到这个地步,真的就是鬼。而这位被装入布袋中,自称是米,愚蠢到这个地步,真的是猪。 人与雀 鹞子追雀,雀飞入一人的袖子中,人急忙用手搦定说“阿弥陀佛,我今天有肉吃了。”雀闭目不动,人以为雀被他搦死了,于是张开手,雀即刻飞去。 人说“阿弥陀佛,我放生了你罢。” 赞说:这雀一会儿时间遭遇二死劫,竟然还能活下去,这估计也是它命中注定不该死,这个人动杀生的念头念佛,这是谤佛;生没杀成也念佛,是名诳佛,就这也该他入地狱了。 (笑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