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双&崩坏]首席对前文明纪元的质疑
“所以,上面写的是什么?”在某座建筑里,柳贺看向旁边的好兄弟言希问到。
言希看着墙上的文字说:“我也不明白,妈的老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言学头一次见到这种文字。”
“你的意思是,这些象形字既不像甲骨文,也不像古埃及文,更不像人类所认识的任何一种文字?”
“这就是问题所在,有可能是我们不曾熟悉的另一个文明,或者是其他星区的访客留下来的,又或者……”
“……又或者是后黄金时代的小孩子留下来的恶作剧。”说到这里,柳贺不由得想起了七实,虽然她不会这么做就是。
“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了,贺兄,你能给这些文字拍下来,看看有哪个星区的文明知道这些文字的意思吗?”
“当然,但是要做好没有任何结果的准备,不过这些砖块的成色居然还不错,看着就像是经常有人来清理一样。”
“镜面材料做的砖。”言希还不忘调侃一下。
“草,那这么一块得贵死了好吧,不过我也想知道是什么材料,捡一小块回去看看?”
“也行,地联的设备怎么说都比艺术协会的要先进得多了。”言希随手捡了一块碎片就跟着柳贺一起回去了。
“等会,走之前再放几个微型机器人,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在太爷爷柳笙前往弗多尼亚星区没多久,柳贺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一支在泰拉星区组建的新锐舰队返回了太阳系加强防御,西尔达维亚太空军的压力一下子不复存在。
因此地联决定将太空军的防御位置调整至地球,主要压制帕弥什红潮的扩散,顺便清理其他城市内的感染体。
留在地球上执行任务的构造体也被命令协助太空军搜寻幸存者,并将他们全部转移至空中花园或其他行星,这给了太空军极大的发挥空间。
从轻武器到火炮,再到轨道打击,甚至是用于改造行星的大型激光发射器和仍在实验阶段的相对论武器也被投入实战……对于他们来说,不管长枪短炮,能派上用场的都是好武器。
对于空中花园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太空军的加入使得他们被调整为二线部队,不需要再进入高风险地区进行作战。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尽管任务变少,工资还涨了些许,但柳贺依然打算再找一些有价值的任务,毕竟长年累月的作战使得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巧合的是,艺术协会的艾伦打算为他提供一项小任务:考察队在一处平原发现了一座遗迹,但由于协会没有任何关于这座遗迹的信息,不敢贸然进入,因此考察队请求灰鸦小队前来协助他们的工作,这才有了开局的对话。
返回空中花园之后,柳贺和言希立刻将碎片带到地联进行研究,几分钟后,他面无表情地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此时会长艾伦也赶到了实验室门口。“怎么样?查出什么了吗?”
“什么都没有,从这枚碎片来看,整座建筑都是传统材料,难以置信,在那种大平原上的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冲刷居然还能保持如此强的结构稳定性,要是换成其他建筑早就塌半边了。”
“那么结论只有一个,就是……”言希欲言又止。
“你不敢说是吧,我来说,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遗迹,而是一座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废弃建筑,而墙上的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星区的文明认识,我个人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个乌龙。”
就在所有人都对这个结果而惋惜时,里却看到了这座建筑的一个异样:在走廊的尽头发现了一扇尚未完全关闭的暗门。
“指挥官,我想你应该来看看这个。”他把终端给到了柳贺手上。
“嗯?一个被伪装成废弃建筑的研究所吗,有意思,里,你继续观察,我查一下从黄金时代至今所有的秘密研究所。”
“知道了。”
微型机器人顺着暗门后面的楼梯继续行进,出现在画面上的场景和柳贺想的完全一致,这就是一座研究所,而且应该废弃有一段时间了。
“奇怪,我借用了地联和空中花园两边的最高权限都没有找到这座研究所的信息,难道那里并不受两边的管辖?”柳贺一头雾水地说。
言希:“还有一种可能。”
“是什么?”
“你们知道两百年前地联端掉的三大势力吗?”
“当然啊,欧洲的天命、世界蛇,北美的逆熵……你不会想说这座研究所和这三家有关系吧?”
“没错,尽管这只是一个设想,但不妨碍我们去推测。”
“可问题是,我们手上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啊。”这才是艾伦最头疼的问题。
“这个简单,地联的数据库里应该有天命三家的资料,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端倪,嘶……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我手上确实有地联数据库的查阅权限,而且你说的也没错,最好能找到与这座研究所有关的人员,这可是个大活,丽芙,拜托你了。”
“嗯,交给我吧。”
过了一会儿,柳贺好像想到了什么。“不对,先停一下,里,把终端给我,如果能找到什么标志的话,或许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地找资料了。”
“给。”
“或许在某个地方能看见,比如说门上的……对了,在这里,丽芙,试着直接在数据库中找到关于这个标志的信息。”机器人悬停在了一间实验室的门口并拍下了刻印在门上的标志。
“结果出来了,上面写着是,逐火之蛾?”
“看来你的推测出现了一些偏差啊,言希,不过很奇怪,通常来说我们所认知的只有这三大势力啊,怎么又蹦出来这么一个组织?”柳贺有些不解,显然,信息量还是有些大。
“我也不清楚,不过现在来看,这座研究所应该还有能源,我们或许可以直接进入其中一个终端找到关于逐火之蛾的资料,就是这些文字吧……嘶,有些头疼。”
在丽芙查看逐火之蛾的资料时,她发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信息。“指挥官,言希先生,我不知道地联资料库是不是记载错了,上面写着‘逐火之蛾是于五万年前,为了对抗崩坏所诞生的超政府军事组织’。”
“等会!五万年前?我看看,一定是哪里有问题,五万年前就有这种水平的研究所?是个人都不信吧!”
“确实,如果那时真的有这座研究所的话,那么五万年后的科技水平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子。”
“而且就算真的存在,为什么考古小队至今都没有发掘出五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肯定还有什么地方被我们遗漏了,这样,你们先回去,第二天中文到艺术协会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好吧,只能这样了,这段时间就幸苦指挥官了。”艾伦先走一步。
晚上,柳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想不出来哪里有什么问题,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平日里威风凛凛的首席居然被这样一道历史遗题困扰了一整天。
但就在一刹那,他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想法,他重新回到了办公室打开终端,如果逐火之蛾完全没有存在的正当性,那天命三家会不会也是如此?
这一次,他从头开始查找了三家的资料,以及当年三家组织创立时的所有事件,但除了三家自己的档案以外,历史上根本没有任何资料或报道记录了其中一家的创立。
“所有证据都对不上,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柳贺这么想着,但很快就缓过神来,会不会是心灵危机时期,爱因斯坦教授第二次使用时间机器引发的错误呢?
带着这个猜想,他直接查找了1972年之后的历史资料,终于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结果。
“就是这里,两个同名同姓,性别不同爱因斯坦和‘转生成女性’的特斯拉出现在了同一条时间线上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但当时的人们完全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然后,有没有人报道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有的,但因为报道被外界认为过于离谱以至于被当作花边新闻,而杜撰这篇报道的记者也因为这个莫名蹲了五年的监狱。
“错误的时间线被发现了,接下来就是崩坏的问题了,既然存在,为什么自福岛危机之后近两个世纪都没有爆发过崩坏危机?是不是只存在于太阳系?对其他文明是否有威胁?真是麻烦,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调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这些信息的丰富程度大到只要梳理一下就可以写一篇论文了,但很明显,他的体力已经到极限了,而堆在一边的资料就是他调查一整晚的结果。
“指挥?指挥?你还好吗?”莺啼般的声音在柳贺的耳边响起。
“嗯……是你啊赛琳娜,还有露西亚?怎么都来了?”
“还不是因为指挥官,明明说好了中午去艺术协会的,结果又在熬夜,真是的,总是不那么爱惜自己的身体。”丽芙抱怨到。
“啊哈哈,抱歉抱歉,昨晚突然间有了些想法,呐,正好艾伦也在,先来看看我梳理的报告吧。简单来说,逐火之蛾、崩坏和天命三方势力的存在完全就是爱因斯坦教授使用时间机器时引发了时空乱流所带来的结果。”
艾伦看着桌上厚厚的一沓纸整个人都傻了,他知道要分析逐火之蛾的存在需要很多的证据,但没有想过会是这么多。
“我说你黑眼圈这么重是怎么回事呢,就为了这沓结论?也不至于这么卖力吧首席?”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一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要了解逐火之蛾怎么诞生的就要先知道崩坏的起源吧?有了这个依据才能反过来验证它存在的正当性对不对?结论成立之后就可以进而深究下一个问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是这和时空乱流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问题所在,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假设时空乱流是导致我们这条时间线上出现崩坏的原因之一。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三方和逐火之蛾都有21世纪之前的崩坏危机记录,然而这种规模的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能找到的最早的记录只有千禧年的第二次崩坏战争,为什么?”
“因为时空乱流?”
“没错,而且我怀疑这和心灵危机解除后两条时间线合并有关,毕竟在几个月里发生的变动如此之大不可能不出岔子,那场战争改变了很多东西,除了卡维利将军活着,救出了教授,逮捕了尤里等等,最大的就是改变了人类命运的导向。”
“但当时爱因斯坦教授忽视了时间线合并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发时空乱流?”里推测。
“应该知道,只是他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以至于他在白宫亲自会见杜根和其他将领并严正警告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时间机器,否则会因为扰乱时空秩序而造成更大的灾难,爱因斯坦已经在1924年犯过一次错,他不希望盟军犯下更大的错误了。”
“结果没想到第三次使用时间机器的居然是几名女武神,如果教授知道的话一定会掀开棺材板。”
“这不重要,现在我们该回到逐火之蛾的议题上了,艾伦,你已经看完了我梳理的报告,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你的推理非常合理,老实说,这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能将这份结果发表吗?”
“发表就算了,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即便崩坏只是时空乱流的产物并且已经彻底清理干净,但民众依然会担忧,哪怕你告诉他们有一台报废的、完全无法使用的时间机器,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你的意思是?”
“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千万别外传,隔墙有耳。”说完,柳贺拿过报告并放进碎纸机,“报告已经存进数据库了,但还是希望永远不会有打开它的一天,现在我们该向前看了,只要我们不断前进,灾难就始终慢我们一步。”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了漂浮在太阳轨道上的戴森云和恒星引擎。
一张更大的蓝图已然呈现在他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