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国考申论副省级第二题 G省在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2022-11-23 10:02 作者:Moffye  | 我要投稿

根据“给定资料2”,请你谈谈G省在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逐一说明这些问题都是如何解决的。(15分)

要求:

(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

(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

(3)不超过300字。

审题思路:

1.对策建议类题型,题目要求逐一说明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那么答题形式应该是一个问题接着一段对策来写。

2.要求层次分明,分条表述。分表表示很好理解,但是对于“层次分明”这个要求是否需要在分条的基础上进行分类?那么希望可以从材料中找到分类的依据,答案形成层次性。个人认为这是这道题的难点,在网上对比了多家机构的答案,五花八门的都有,但很多都是最做到了分条,没有做到题目所要求的层次分明。

3.不超过300字,12行,对策类为主的答题每句话比较长,应该要点有3、4句话左右。字数还是比较有限的,答题语言需要简练。


        G省的光澜米业公司是一家以水稻种植、稻米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生产的“稻欣大米”是知名品牌大米。据公司经理赵先生介绍,该公司拥有绿色水稻种植基地4500公顷、有机水稻种植基地600公顷。该公司从源头入手,确保稻谷质量。当很多企业都在为稻谷最低收购价高而抱怨时,光澜米业却以远高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收购种植基地生产的稻谷。“我们生产的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很好卖,稻谷价格虽高,但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因为我们有品牌。”

要点1:稻谷有质量,绿色有机大米有品牌。

        赵先生说,公司大米从种植到加工检验,项目达100多项,比国家标准多出60多项。在粮食生产环节,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严控化肥、农药的使用;在加工环节,从原粮收购、加工到大米入库出库,都要进行严格的质检,确保入库产品、出库产品100%合格;在销售环节,公司成立了市场监察部,在市场上定期、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为了保证粮食质量,许多粮食加工企业纷纷选择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建立粮源基地。敖田集团目前已经建成1万多亩有机稻生产基地,未来3至5年时间,其生态水稻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万亩。集团通过构建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打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推动品牌建设,实现了水稻“种得好、产得好、卖得好”。

【前面描述了很多,文章作者在最后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把第一段的有效信息也进行了概括,因此这里的要点可以和第一段的要点合并。】

要点1:构建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多重标准,打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推动品牌建设

        风津集团把稻壳和秸杆等转化为高质量、零甲醛排放的环保健康的人造板材,有力地拓展了粮油产业的增值空间;岭巨科技公司用大米生产海藻糖的技术取得突破性创新,产品远销日本和欧美……G省一大批深加工跨界产品受到市场追捧。

要点2:通过技术手段对粮油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产品增值和跨界营销。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最终是白干。”链条短、附加值低,曾是G省粮食产业亟须弥补的短板。如今,G省围绕水稻、玉米、杂粮、杂豆构建的各条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一条条粮食产业链快速发展,一个个粮食集群加速崛起,成为撑起G省粮食产业的“四梁八柱”。

要点3:作者再次对前面几段的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链条短、附加值低。

在此回顾一下,之前的段落是不是都在围绕着延伸产业链和农产品加工来写的呢?

那么这一段就是对前三段的高度总结,文章在这里应该有一个分层,也就是题目所要求的层次分明。接下来可能不会再讲稻谷产业链的问题。


        G省孤舍村李书记也是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谈及种粮,他有很多话说,“我们村在册人口有2800人,实际全年居往的不到一半,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男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合作社应运而生,社员从5名发展到103名。全村约有600公顷耕地,其中200公顷由农民交给合作社经营。

要点4:问题:劳动力不足,种地意愿低。解决:合作社经营。 

        李书记总结,合作社有3种经营服务模式:一是以土地入股,每亩地为一股,按粮食收入扣除成本,统一分红;二是自有土地按市场价流转,种粮补贴归土地承包者所有;三是托管土地,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从种到卖全程服务,费用可以垫付,待粮食卖掉后结账。从农户的风险来说,土地入股大,土地托管其次,土地流转小。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选择入股的少,托管的多。

具体解释合作社经营,但本题只有300字的作答空间,暂时放弃这段。

        G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G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G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将农民合作社发展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要点5:出台相关措施和法律条例,提升合作社质量与管理规范。

        小农户生产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存在。为此,G省强调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广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模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市场信息、科技服务、加工营销等方面拓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要点6: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小农生产问题应该与合作社经营属于同一个范畴,文章后面的段落讲的是育种,那么这一段归入上面的段落分层是比较合理的,不建议单独出来。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G省发展种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育种科研基础薄,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起选育、繁育、推广一体化模式;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突破性自育新种匮乏。G省种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全国种业的共性问题,而G省的探索则为全国种业打好翻身仗提供了有益经验。

要点7:种子产业面临挑战。

剩下来300字的空间可能不够描述种子产业遇到的问题,问题的呈现需要比较简洁。

        “这是粒优553,口感细腻香糯,很受市场欢迎……”走进银叶种业公司科研基地,公司农艺师老陈对基地每一块试验田里的品种和生长情况如数家珍。

        自G省实施粮业“千亿产业”工程以来,各育种企业坚持选育优质品种、建设制种基地、健全产业开发三个轮子“扣齿连动”,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

        在G省,不仅是育种企业,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也成立了育种机构,发力新品种增育。粮食加工企业为何也要育种?阳粮集团市场销售部田总监的回答是“以粮带种、以种促优”八个字。为引进和研发适合企业的好品种,阳粮集团成立了水稻研究所,并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

要点8:建立科研基地,成立了育种机构和水稻研究所,进行科技创新和示范。

        育种的关键是育种材料和人才,阳粮集团既舍得投入,也懂得合作。2019年6月,水稻专家工作站正式落户阳粮集团,专家工作站主要聚焦水稻特色品种培育,同时与省内外水稻研究院所开展合作,引进了300余个优质品种。目前,阳粮集团水稻研究所已拥有13个优质水稻知识产权,3000多个品种或育种材料落户其“北方粳稻种子硅谷”试验示范基地。

要点9:培育材料和人才。成立专家工作站,与科研院展开合作,培育特色品种。


最终整理的答案如下:

一、链条短、附加值低。1.延伸产业链。构建集水稻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多重标准,打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推动品牌建设。2.产品深加工。通过技术手段对粮油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产品增值和跨界营销。【4】

二、小农成产局限,缺劳动力。1.合作社经营。多种经营模式供农民选择,有效利用土地;出台相关措施和法律条例,提升合作社质量与管理规范。2.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4】

三、种业面临挑战。1.科技创新。建立科研基地,成立育种机构和水稻研究所,试验示范。2.培育材料和人才。成立专家工作站,与科研院展开合作,培育特色品种。【3】


总结与反思: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考察了基本的踩点能力还有对段落群的归纳能力,答题不仅仅要从微观层面描述,还有在宏观上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与层次,最终才能做到题目所要求的:层次分明,分条描述。




2022国考申论副省级第二题 G省在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