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伸手,是一种教养

首先先以两个真实案例来开始我这段废话。
案例一:近期本大叔粉丝群的群管理二哈小哥哥的遭遇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事情的经过,简言之,就是最近二哈又一次出门在外,一个素不相识的熊娃跑来问大哥哥,你的表好漂亮,能摘下给我看一眼吗?二哈这块表可不是小孩玩具,老贵了,弄坏了咋办,于是婉言拒绝,这一下不要紧,熊娃冲着附近的父母大喊:“爸!妈!这人抢我表不给我~!!!”然后引发一场争执,熊娃妈妈还嚣张的说:“一块破表~给我孩子怎么了!”一番“阖家欢乐”后此事终归不了了之,没打起来也没报警,也算“皆大欢喜”了———所以我还是蛮佩服二哈的涵养的,身为体校篮球队主将的他没动手抽这一家子混蛋真是足够宅心仁厚了。
案例2:这个事情就有点年头了,大概五年前吧,零叔的一个同事,从东北嫁到天津的一个小姐姐(其实这么说我有点亏心,她也不小了),因为爱所以爱,用自己省吃俭用攒的工资(非私房钱,已得老公支持)买了台MacBookPro(当时最新款),就放在家里了,结果回家一看没了,一问,是婆婆的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来她家玩,看这个锃光瓦亮的白板子好玩,顺手就拿走了,家大人非但不阻止,反而还打掩护,都到家了才装模作样的跟人家打了招呼,小姐姐一听差点没气昏过去,但是碍于亲戚情面最终还是吃了这个哑巴亏,至今没人给报销。(鉴于此案例槽点多得有点过分,括号用的有点勤,嗯嗯)
你们听听,这都什么事儿?
看似匪夷所思,然而细一琢磨,现在这个私欲膨胀底线逐降的年代,这种事情真的值得大惊小怪嘛?明明不正是因为有这种宠溺孩子的糊涂爹妈才有了这种寡廉鲜耻的混蛋孩子吗?
~~~~~~~~~此处分割线,喝喝,看看它们(没错是它,不是错别字),再看看我~~~~~~~~~
回想起本大叔自己童年时,因为看到家里客人的孩子拿着一个变形金刚六面兽玩具而艳羡不已,很委婉的求妈妈也给买一个,结果被老爸当众重重的一击+怒斥重击造成100点物理伤害+100W点精神伤害(我只是求我妈也给我买一个,又没找人家客人要,凭啥打我),当时委屈的不行,然而如今看来,老爸真高明,高瞻远瞩了30年,多亏这一击,没让零叔变成第一自然段里那种厚颜无耻的未成年人渣,想要的东西,我自己努力获得,不找别人要,不占别人便宜,活得堂堂正正绝不当没皮没脸的巨婴。
总的来说,这些事情是有很强的时代缩影的,零叔相信,那时候多数的家长遇到此事,尽管具体处理方式不同,但大体都不会纵容孩子那么做的。
在零叔小时候,家长总会教育孩子不要总找客人要东西,客人给的东西,即便接受也因满怀感激而非心安理得,哪怕是亲人之间亦是如此。毕竟,那个年代的人多少还是要脸的,其实这根本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讲起来很直白,正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人家的东西,本不该伸手索要,万一是人家心爱之物,不给你吧,碍于情面不合适,给你吧,又不甘心,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贵重物品尤为如此。零叔很清楚,现在的孩子多数是善良懂事有礼貌有教养的,然而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自私贪婪的人的比例比零叔童年那个年代,其实是大有提高了。不然,诸如在公交车上用脚踹人的也好、在学校霸凌同学的也罢,在弹幕里骂人的睿智骚年们也算,在公共场合找陌生人索要东西甚至勒索的更是如此,又如何通过互联网时代的井喷式信息裂变而大行其道呢?
所以这种现象的成因又是怎样得呢?首先就是独生子女政策,鉴于我国当年面临的人口等多方面复杂历史问题,计划生育自然是必须的,但是具体的执行方式还有待商榷,独生子女政策自然是首当其冲,而如今的老龄化问题就是在为当年的规划失误来还债。对于人口素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家里就一个孩子,自然是家里的大宝儿,宠着,盛着,哄着,几乎成了很多家庭必然的选择了,在宠溺中成长的孩子,除非天生具备独立的品格和是非观,否则很容易成为充斥着自私、依赖、贪欲的人。其次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宠也好,爱也罢,家长才是孩子最大的人生导师,想零叔童年时代,那个年代的父母很多是50后甚至40后,他们的童年那可谓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受的教育就是多奉献少索取,多为别人着想,多换位思考,少给别人添麻烦,基于这样的教育想长歪了都难,而现在的很多爹妈,自己就是个巨婴,还指望他们的孩子如何呢?
《尸体派对1》里,良树的那个体育老师曾经十分不屑地说:“这些父母啊,自己毛就没长齐,就是父母的乖宝宝,当了父母以后生出笨蛋也是很正常的吧~” 这话对于良树来说自然是十分不公平的,然而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那些未成年人渣来说,这样的评价简直是正中靶心一针见血。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教养,父母就没教养,自然不能过分苛求孩子是否天赋异禀在礼义廉耻方面自学成才。人都有私欲,或者说,有思维能力的生物都有私欲,然而人作为高等动物,和普通动物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呢?人力气没有老虎狮子大象什么的打,耐力又没有牛马羊甚至鱼高,那么人类之所以主宰世界,靠的则是这个根本区别,那就是控制和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欲望。
一个彻底清心寡欲的人,别说发展了,恐怕连繁衍后代都很费劲。但一个放任私欲发展的人,又只能是一个自私而终归被人唾弃的人。
总有人心安理得的习惯性的麻烦别人,以至于一刻不停的索取索取再索取,且心安理得的践踏别人的恩惠,却无只言片语的感激。
映射到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所有人的身边。类似这样的例子可就太多了,而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较真吧,没必要,显得矫情,不理吧,又没完没了不胜其烦。
小学时,总跑到同一个同学家各种吃喝各种伸手,却以自己家或小或乱或穷为由从不邀请别人来自己家玩。
大学时,总有一些学生,明明自己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结果回来时打包带回来一宿舍的饭,而且天天都是这一个人去,仿佛这事儿就天经地义的归他管似的。
办公室里,有同事义务帮大家一起点外卖,结果外卖送来了,有人拿了就吃不给人家同事钱,或者不给人家打包餐盒的钱,长期如此。还调侃说这事儿就是公司安排人家负责似的。又或者,下楼拿快递,同事让你把TA的一起拿来,拿回来还质问你为啥不放TA工位上。
这样的人,习惯了吃你喝你用你,当有一天你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继续为他提供这种服务、无法满足他这种坐享其成的习惯时,他可就炸了,左一句“沟通成本高”,右一句“自私不帮人”,背地里暗施冷箭甚至恩将仇报。
但是这样的人难道是天生恶臭吗?不管你信不信,零叔反正是不信的。因为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人之初性本善,至少是一张白纸。这样话题又回到我们的主题了,依然是教育,教养。
伟大领袖毛爷爷曾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讲的并不是说万事不切实际一律亲力亲为,而是指自己的努力是提升自己、升华自己最高明的途径。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懂得,这世界上除了父母至亲,没有人有义务非得帮你,除此之外的人的话,帮你是人情不帮是本分,对于人情,应感恩戴德知恩图报,对于本分,应充分尊重互相理解,突破自己私欲造成的心理障碍,多多理解并感恩一切帮助过你给你提供方便的人。而在事情上,依赖别人不如自己去体验努力的不易。对于父母来说,爱应是一种大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多一分自立,少一分依赖,多一分换位思考少一分贪婪无度,绝无坏处。倘若你去教育孩子,自然有社会帮你教育,然而社会的教育可是没轻没重的,相信谁也不愿意交纳这种沉重的学费吧?
这不但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