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G上下行DMRS正交降低干扰

2022-09-08 11:17 作者:余网优化  | 我要投稿

在TR 38.802中,给出了许多用于交叉链路干扰(CLI: cross-link interference)缓解的候选方案,并为成对和非成对频谱的交叉链路干扰缓解方案寻求了一个通用框架。在这些候选方案中,考虑了干扰消除机制(例如,高级接收机)以减轻交叉链路干扰。正交上下行 DMRS是支持高级接收机的关键。

建议使用CP-OFDM支持下行DMRS上行DMRS之间的对称前置/附加模式设计,包括符号位置、符号数和复用。通过这些设置,更容易实现上下行 DMRS之间的正交性。

协议已就不同链路的常见DMRS结构和DMRS正交配置达成一致,因此应考虑DMRS详细设计,包括端口映射和层配置,以促进上下行 DMRS的正交配置。

对于常见的DMRS结构,一种直接的设计是上下行 DMRS具有相同的端口映射规则,即具有相同端口号的上下行 DMRS端口映射在相同的RE上。图1中说明了最大8端口的上下行 DMRS模式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下行 DMRS的端口和层数指示规则类似于LTE,例如,n层的DMRS配置对应于从0到n-1的端口数,则很难实现上下行 DMRS的正交配置,因为不管端口和层配置如何,上下行 DMRS端口的部分或全部都将映射到相同的RE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三种选择。

  • 选项1:上下行 DMRS使用不同的端口映射规则。需要配置为正交的下行DMRS端口和上行DMRS端口映射到不同的频率资源。例如,下行DMRS端口0-1和上行DMRS端口0-1映射到不同的RE,如图2所示。

  • 选项2:上下行 DMRS使用不同的端口和层数指示规则。DMRS端口和层指示的内容旨在促进正交配置。例如,下行DMRS端口0-3和上行DMRS端口0-3映射到相同的RE,但2层的下行DMRS配置对应于端口0-1,而2层的上行DMRS配置对应于端口2-3。这种设计还可以保证2层的下行DMRS与2层的上行DMRS正交。

  • 选项3:指示UE具有显式或隐式信令的端口索引偏移或DMRS模式偏移。正常端口映射和层配置用于上下行 DMRS,除非需要配置正交上下行 DMRS。在这种情况下,当由显式或隐式信令指示时,可以为上下行DMRS采用端口索引偏移或DMRS模式偏移。为了减少信令开销,偏移量可以是固定值,例如4。因此,在正常情况下,2层的DMRS配置对应于端口0-1,而如果需要正交性,则相同的配置对应于端口4-5。

对于这三个选项,端口映射、层指示、端口索引或模式偏移的具体设计取决于最终的DMRS模式设计以及可以配置为正交的上下行 DMRS端口的最大数量。

上述三个选项仅使下行DMRS端口映射到具有上行DMRS端口的不同RE上,但仍需要确保位于具有上行DMRS的相同时间和频率位置的下行RE被静音,反之亦然。众所周知,在LTE中,数据可以在未使用的DMRS RE上传输,而在NR中,如果需要实现上下行DMRS的正交配置,则不能这样做。因此,可能需要显式或隐式信令来通知UE是否在未使用的DMRS RE上传输数据。该信令设计可以结合选项3中的信令设计来完成,例如,以联合方式指示复用和端口索引偏移。

如下图所示,由于传播时延和UL-to-DL切换时间,在双工灵活性的情况下,所需信号和交叉链路干扰之间的时序不对准将存在。在这里,关注普通城区和密集城区场景,其中交叉链路干扰的关键问题在TRP侧,即TRP处的上行接收受到来自相邻TRP的下行信号的干扰。而UE侧的交叉链路干扰很少发生,或者可以通过协调调度来缓解。特别是对于在TRP1处的接收,来自UE1的上行传输和交叉链路干扰(即来自TRP2的下行传输)之间的接收定时偏移可以是 tdelay+tUL-DL。注意,tUL-DL的典型值为20.3us,tdelay与两个TRP之间的距离有关。因此,上下行之间的定时偏差可能总是大于CP持续时间(4.7us)。因此,必须静音更多的RE,否则,尽管为上下行 DMRS配置了正交端口/模式,但上下行 DMRS之间的正交性将被破坏。因此,有必要支持有效的方法来实现上下行之间的定时对准。

为了解决时序不对齐的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是调整受害链路的传输时序,其中与TRP1相关联的ue应该使用不同的TA(由TACLI表示)来确定UL的传输时序。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使用TACLI进行上行传输,以便在存在交叉链路干扰时实现上下行之间的定时对准。而传统TA是在不存在交叉链路干扰的情况下使用的。

考虑到上行传输中的TRP1被下行传输中的多个TRP干扰的情况,到TRP1距离最小和最大的干扰TRP分别用TRPnear和TRPfar表示,到TRP1的相应距离用dnear和dfar表示,如图5(a)所示。针对典型CP持续时间(4.7us)的情况,一旦(dfar-dnear)的值小于1.4 km,就可以通过调整TRP1的上行定时,使TRP1和每个干扰TRP之间的定时不对中间隙小于CP持续时间。而对于(d-dnear)对应值大于1.4km的干扰TRP,其对TRP1的上行传输的影响将远小于TRPnear。即,该TRP可以被视为非干扰TRP,并且不需要在TRP1和该TRP之间的CP持续时间内努力进行定时对准。因此,为了保持上下行DMRS之间的正交性,通过调整上行传输的定时来实现CP持续时间内干扰TRP上行和多个下行传输之间的定时对准是有效的。

注意,TRP可以灵活地改变上下行之间的传输方向,但在给定的时隙/子帧内,它可以是受害者或攻击者。即上行传输中的TRP只能是受害者,不会对任何其他TRP造成干扰。下行传输中的TRP只能是攻击者,不会受到任何其他TRP的干扰。因此,在CP持续时间内实现干扰TRP上行和多个下行传输之间的定时对准可以保持上下行 DMRS正交性。

一旦实现了上下行之间的定时对准,就可以自然地支持上下行DMRS符号之间的对准,因此,以CDM方式实现了上下行DMRS的正交配置,并且避免了由复用引起的资源浪费。


5G上下行DMRS正交降低干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