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乐笔记(连载五十五)

2021-12-11 14:35 作者:环宇佳音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陈汝佳歌迷,网名“夕阳”】

金钥匙 12 ● 佳音领先潮流三十年

(二)

80年代中,少年汝佳以翻唱闯荡四乡,他模仿徐小凤以假乱真,我们知道,梅艳芳选秀出道时模仿的也是徐小凤,梅偏低沉的女中音是因为童年就开始夜总会卖唱生涯,声带损耗过度长啦茧子而得来的,这样病变的声带没有多少弹性自然拉不紧只能漏气唱法啦!

其实流行歌坛很多独特的嗓音不排除是声带病变产生的奇效,可是大多数人声带病变后不用说唱歌,就连说话也困难,这种恰到节点还可以让你正常唱歌开创独特风格的病变是刻意求不得的。

鹦鹉小时候不理解,以为流行曲这样演绎最时尚,也学着放粗嗓子,日子久了也就只习惯压着喉闷着声音唱啦!鹦鹉一没有跟雄鸟交换过嗓音,二没有声带长茧子,她这么唱法总让人费解,这只学舌讲话声音还带点嗲的鸟儿,怎么一唱歌就变成老女人一样?这种唱法对鹦鹉的嗓音伤害有多大,倒回头看她怎样费尽心思治疗坏嗓就知道啦!

为什么那个年代,那么多女歌手模仿徐、梅二人,终究没见谁最终唱出名堂?因为造物喜欢将女性的声带刻意打磨得细薄,天生拥有如男性一样宽厚声带的女中音,只是造物的一次偶然怠工而成,正常的女声刻意模仿女中音不但失于神韵,还会失去自己原本的天赋特色。

虽然概率计算偏低沉的女中音难求,但现在出来唱歌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在唱,潮流女生不懂珍惜保养的生活,熬夜泡吧嘶吼,各种原因产生的粗糙的女中音堆砌秀场大有阴阳颠倒之势,为什么这些年来出现的“最美女声”居然是个男的!

真正热爱流行的人也开始研究歌唱发声机能,明白声带是可调节的,唱歌也不仅仅是声带的事,音域的开发也是双向的,你的低音下潜多深,高音就提升多高,咽音训练也主张先练习中低音。

为什么要先练习中低音呢?

因为高音是声带薄薄的边缘发生的,我们调节声带,让它拉紧修薄闭合更严密,用弱小的气息冲击声门,这样发高音更轻松有利,可是我们习惯了粗气大气漏气唱,要舍弃原本的唱法慢慢揣摩练习重新协调,所以咽音理论主张唱歌先从中低音开始练习。

中低音需要更多的腔体振动来彰显厚度,练习中低音也是一个开发腔体的过程,有了腔体的深度支持,高音才不会尖窄刮耳。

我们经常在K歌遇见这样的女生,捏着细嗓唱民族,说她不好吧,的确高音好历害,很高也能上,说她好吧,那种尖细的音色完全是在刮玻璃好吗?这是因为这种原生态的唱法,没有训练出腔体的深度,她的发音管只是一条窄带啊!

陈汝佳在拍摄系列音乐MV《南国歌手陈汝佳》接受采访时剧照

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让正常条件的女声不伤害声带地开发增强中低音,男声也可以在阴阳两界穿梭自如,天赋低沉的女中音得到更多的优化也就可以唱出更细腻的感觉。

我们现在经常听见的“最美女中音”,单就音色、音域比对,较于八、九十年代产生的那些著名女中音们更有张力,她不但在特色的中音区游走自如,还可以下潜更深更低,用上她的伴奏,男声也表示低得吃力,光凭老气横秋的女声是唱不下的,稍有训练的女声能唱下去,没有厚声带的支持,音色就变得很毛燥。

除了低音令人却步,她还兼有发高音的能力,演唱的音域落差真正达到深厚如海,更多由腔体振动产生的宽厚声场中,依然能带出由声带边缘振动产生的薄脆悠扬的小尾音和持续的颤音,总让人觉得,她若努力一把也可以练成甜柔纤细的女声,显然这样的声带是有弹性不漏气的。

初听这个声音,让我联想到走四乡时期的少年汝佳的声音,少年汝佳真正大男孩的嗓音带有更脆亮的芯儿。

(未完待续)


音乐笔记(连载五十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