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到什么程度需要去看精神科?
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焦虑不安的情绪也就越来越常见。
中青报之前做过一项针对青年白领的调查称,34%的人经常焦虑,62.9%的人偶尔焦虑,而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

焦虑是个人成长中的正常部分,是每个人随时可遇到的常见情感之一,它经常与明确的应激联系在一起。
而且适当的焦虑可促进学习和自我保护。如果因为焦虑、不安而导致正常的生活、学习受到了影响,那就需引起重视了。
那么,焦虑到什么程度需要去看精神科呢?
焦虑症是以长期的心情烦躁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患者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烦躁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实际情境明显不协调。

焦虑症可分为:
急性焦虑症
又称惊恐发作(panicattack)。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
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
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一月可数发,间歇期无明显症状。

慢性焦虑症
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anxiety)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觉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的痛苦体验。
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 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

如果以下情况持续两周及以上,让自己很痛苦,对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且自己难以调整时,建议尽快到精神心理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1. 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多思多虑、各种担心,难以控制;
2. 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多汗、手抖、心慌,却检查不出病因;
3. 血压持续升高,服用各种降压药都无效,尤其在紧张担心时血压更高;
4. 一到某些特定的场合就会紧张担心、恐惧害怕,比如社交场所、当众发言或空旷场所、高处、密闭空间(地铁、飞机、磁共振)等,并且主动回避去这种地方;
5. 无原因、无预兆地突然发生心悸,气透不过来,担心心脏病发作,担心失控,有强烈的恐惧感,但经过身体检查又没有明显的异常,约半小时后会自行缓解;
6. 身上感到各种不舒服,比如疼痛,但部位不固定,性质不明确,而反复检查又找不到确切病因。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感到有压力时,都会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的自然流露,无需过于担心。反之,焦虑让你难受,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时,经过调整仍无改善,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