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最周全的设备为你伴舞前行

2022-11-18 17:44 作者:小冷的繁华都市  | 我要投稿

各位小伙伴,我们又见面了,这次的更新相较于之前的保养,略显提前了。毕竟现在高铁都加速了,我也没有道理不提速不是。而今天所带来的分享既不是保养用车的心得,也不是产品特性的诠释,而是对于我这位老伙计再一次的“照顾”。

风雨同行8年载,陪伴我不能说走南闯北,但是至少每一次的出行从未掉链子,不管在路上还是赛道的驾驶,也都展示出它该有的那份“底蕴”,恰巧随着对于机械的热爱及对于这台机器的研究,决定还是先把散热这个问题做好,或许现在的准备是为了明年铺设涡轮而作最后的准备。

又是太多赘述的表达,还是回归正题吧,说下此次的内容吧!在上一篇文章我们最后的彩蛋说了下一期的内容——机油冷排、机油压力表及新酒喷水壶和液位传感器,那么为了尽快更新文章的内容,我不得不加紧了自己的“时间”。

虽说最近疫情闹得大家心里惶恐,但是对于居家工作或者清闲之余的车友们,也许看看文章、了解下车辆原理更能觉得充实些。之所以这次选择安装机油冷排,还是想在源头上来为机头进行降温,降温的好处不用多说,可以降低机油衰减的程度,也可以叫动力不受高温后而影响,最主要的还是连带着能将水温一并降下来,也算是牵一发动全身了。

在选择机油冷排的时候,也看过进口的Mocal,无奈没有找到合适的卖家,某宝上倒是有OIL COOLER和SK CUSTOM两款,在各个论坛及B站上对比了下,感觉SK的还是比较符合预期,商家态度也确实非常好,赶上双11将此物件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国产品牌的做工还是可以的,细节上或许存在一点点瑕疵,但是和贴牌的大厂我觉得没啥区别,之前用SSR中冷就很明显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而且13排的设计在空间及实用性上也能满足我的需求。毕竟我不为了下赛道,偶尔跑跑街或者直观单纯的为了降温也没什么不好,唯一觉得有点不完美的就是散热器是银色的,要是黑色就是最完美的了。

卖家给配了一个机滤,不过管子手感很不错,有点类似于钢吼,长度大概看了下也是可以的

这次购入的这款SK是带恒温作用的机油冷排,具体就是在没有达到预设85°时,机油会流经一小部分,超过85°后温控阀会根据温度高低把大的阀口顶开,变为大循环,加上前置撞风的效果增强散热性,理论降低温度在15-20°,因为有恒温的作用,所以在冬天运行时不会因为机油温度时刻上不来而不敢大油门招呼,而油饼预留口可以接油压及油温表,为了避免这个设备安装后造成机油压力偏低引起引擎的弊端,特意购入了Defi油压表,时刻关注机油压力,配合着Lufi的多功能仪表,就可以完美的监控进排气、机油温度及机油压力了,也算是一举多得。

金色恒温油饼特写,能隐约看到旁通阀及柱塞

安装还是在哥们的店里进行,追随了N多年,大师傅的手艺非常值得信赖,细节之处把控的非常到位。

头天晚上还是老规矩,看一下液位情况,好为明天安装做个参考
来店里之前看看温度情况,目前11月中旬的北京,早上8点多,这水温油温算不上低,稍微堵车依然100+
每次来堵门口是我的风格

关于机油冷排,最初设想的是在中冷靠近主驾驶一侧安装,这样避免了占据中冷的位置,影响中冷的降温,也可以将雾灯罩切割下一小部分用以通风。最终师傅看了下管子距离和空间,还是非常合适的。

设想最完美的安装位置
既然有了设想,那咱们拆下前杠比划比划,两边隐隐约约的红色涡轮管看着还是很有激情的
起初的模样

师傅并不赞成我放的太靠边,因为前杠内部空间距离有限,而且师傅也不想破坏原车的雾灯罩,稍微贴近中冷,靠正面进气格栅进行通风散热,这样算是比较均衡的一个方式,油管设计为底部进出油,先简单用支架比划,扎带捆绑试一下装杠会不会有影响。

继续调试

上一个方案不太行,前杠底端非常贴合油冷管路,师傅也害怕稍微剐蹭导致油冷受损,关键是怕我没有机油回不了家。

第二次调整

这次的位置将油管放在上面,第一可以避开前杠下沿窄小的空间,第二就是油冷和中冷器中间还有间距,谁也不会影响谁,之前那个是完全贴合状态了。

侧面照,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看到机油冷排和中冷器之间的距离,很合理,散热通风两不误
防撞钢梁

不得不说,这一代Q5的前后铝合金防撞钢梁,品控还是很不错的,厚度看起来贼放心。师傅干活非常谨慎且小心,从涡轮管上的扎带可以看出师傅的意图,尽全力保证不出问题,比较那么大压力,他也不太相信禁锢的力度,这点还是很赞同的。

大小师傅一起上阵
既然角度不受影响,还有空隙,那么不再犹豫,开始走下一步流程
最后的定妆照

机油冷排自带两个卡箍,可以将管路完美合并,其他地方扎带吃上劲儿就可以,即避免机油流经造成的震动也能保证走线的合理性。

由于油冷安装偏主驾驶一侧,师傅说防撞钢梁前面的泡沫装不上了,要不要切割只留下副驾驶那边,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毕竟是一个完整的原厂件。

内部情况,拆开机滤准时上底座
师傅先找一下安装位置,方便后期管路及油压传感器的接入
上紧,打标记,油压管及机油压力表传感器接到位,看上去毫无违和感

油冷解决完了,下一项就是将机油压力表转接到位。感应器接在油饼处,穿过防火墙到驾驶舱,这一点和接涡轮表一样。再通过取电就ok了。

穿线这个事情当然难不倒师傅喽
油冷安装到位后,师傅点火热车,想叫油冷循环一下看看需要补充多少机油,怠速时,这排气管的水珠看着确实可以,就是有点心疼,总怕积碳。
真的是够泛滥的昂
水温、油温正常后,师傅连着轰了几脚油门,这喷的一地水,很干净,不黑,可以说明没啥积碳或者胶质物。
油冷正常工作后,一部分机油流入油冷,机油尺看了下,好家伙,差不多吃进去6、700ml机油啊,别想了,补充一桶进去吧。
举起来查看油冷接口的同时,看下排气管,双边单出的布局很和谐,双边双阀门的设计也很不错,四出觉得还是太张扬了。
看了下机油底壳,挺干净,二代机还不是树脂,是不是比三代机还良心一点
涡轮进气管和转向机,红色的管子看着就是舒服

最后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就的酒喷壶液位传感器。Snow和AEM原装壶都带有液位传感器,但是这个传感器只会提示你液位缺液,而不能告诉你目前液位的情况,加上snow自身的壶本来就小,空间不适合打孔,最小的法兰也要46mm,显然太为难它了,而开始想换AEM另一种壶,但是纵向空间还是不够,没办法,因为没有这个壶的样品加上和卖家聊的很投机,告知我尺寸后,自己用鞋盒子做了个1:1复刻,为的就是量下尺寸。

根据卖家给我的尺寸自己做了个,可以接近于水平放置,刚刚好
现实中的情况,放下没问题,但是再次固定到板子上师傅觉得很难

复刻归复刻,但是真到实际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就跟师傅说的一样,改装么,有些东西不是那么严丝合缝,加上我又是那种追求完美的,师傅也是全当练习技能了,上大招,开始干。

问了下我的意见,要求不高,壶尽可能保证水平,至于能不能拿出来不要紧,能完美倒入甲醇,液位传感器正常工作就行了。

期间就是各种钢板各种打孔,各种支架各种DIY啊,非常完美的将壶塞进去,既不影响正常使用,液位几乎于水平,最重要的是外面的板子放置一点没影响,确实对于师傅的手艺大大的一个赞。

完美扣上,确实印证了,内有乾坤的含义

不得不说,Q5后备箱侧面空间确实不大,但为了尽可能保持隐秘性,还是老位置,虽说过程中多多少少有一些碍手,不过好在可以塞进去,这样,甲醇就可以和油表一样,实时看到液位所剩下的情况了。

迫不及待的点亮4块表看下效果啦

这样,全车的散热我觉得算是做的还可以,当然不满足的小伙伴可以继续选择加大水箱,而PG55防冻液则准备留在保养时清洗后再换,先感受下机油冷排的效果。

由于安装了恒温油饼需要的油压表及甲醇液位显示器,仪表盘的“表们”位置有些不够占了,重新排列下,没有选择A柱倒模,因为里面毕竟含有气囊,为了安全,还是算了。至此,从左到右的甲醇液位表、酒喷显示器、涡轮压力表、机油压力表全部到位,头顶上面的多功能仪表则可以拓展出水温、机油温度、进气温度、排气温度、空燃比及涡轮情况,也算是能够实时检测车辆状况了。

全部点亮的效果

油冷在北京晚上6点多的高峰时段,水温、油温几乎一直保持这样,高速时地板油嗷嗷跑,油温不会超过100,最高97,然后下降速度还是可以的,因为油温不高,水温也一直稳定在98附近,确实觉得还是很有改善了。

补充完机油,回来测个液位,40多公里不多,但是开的更为激进,并时刻关注水温、机油温度及液位表情况,也从侧面印证,目前车子很健康,活塞环工况非常可喜,液位稳定,当然了,后面继续使用添加剂也是不能断滴。

隐隐约约能够看到贴近于驾驶员一侧下面的银色油冷散热器

还是那句话,它不是一台跑车,只是我对于它的热爱。它现在的成绩或许不如新能源那样,但是它却可以让我在长途不会变的焦虑,而燃油车所能给与的感受和电车确实是两个层级,对于参数,我觉得它并不是那么不堪,自重将近2吨的5s零百SUV,算不上快,明年修改下涡轮轻松入4,对我自己而言这一路走来的喜悦或许只有我自己知道,也许这样的仪式感也直属于我和它吧。

最后,希望胖5能够继续陪着我游走于祖国各地,我的有生之年将会陪伴它一起到老。用最好的态度去对待它每一次蜕变。

PS:下期预告,回归正题,保养后4000km的情况反馈,请关注我的小伙伴们敬请期待。


用最周全的设备为你伴舞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