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仪健氢生活体验馆一起看看氢在糖尿病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近十几年来,氢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以往研究显示氢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调节信号通路的作用,并且凭借着其扩散性强、选择性高以及生物安全性好的特征,已应用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下面跟随仪健氢生活体验馆一起来看看氢在糖尿病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氢干预糖尿病的基础研究
目前有关氢分子对糖尿病的基础研究有很多。这些研究发现,氢在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其并发症的干预中显示出较好的干预效果。
王琦金等研究发现,对大鼠糖尿病模型注射饱和氢生理盐水后,可降低MDA水平,提高抗氧化物SOD和GSH水平,其胰岛素敏感性、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效果显著;并且其干预效果优于吡格列酮。
2018年,张晓龙等通过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皮下注射氢气这一新型给药途径发现干预后小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均得到改善。
Shirahata等给与2型糖尿病小鼠饮用含有大量氢分子的电解还原水发现给氢干预后葡萄糖摄取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并刺激葡萄糖摄取进入L6肌管,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受损显著改善。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感染以及低血糖症。目前已发表的关于氢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慢性并发症的干预,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张晓龙等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皮下注射氢气,其尿量、尿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和肾纤维化显著降低,说明氢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相关预后。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中氢可因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发挥着作用。研究发现,氢可以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减少视网膜凋亡,降低血管通透性,也能显著减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实质增厚;另一方面氢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进而干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并且细胞实验也证明miRNA参与调节炎症反应,miRNA-9、miRNA-21、miRNA-146和miRNA-155等与TLR4炎症信号通路有关,氢可以下调miRNA-9和miRNA-21,减少TLR4炎症信号通路中的Myd88和IKKβ蛋白的表达实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
同时,氢对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视糖尿病神经病变、勃起功能障碍、心功能受损、骨丢失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氢医学干预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前,氢干预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较少,且干预对象主要集中于2型糖尿病患者。
2008年,Kajiyama等招募30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6名糖尿病受损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饮用富氢水的干预方式分析氢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这是首个公开发表的氢干预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为期8周的富氢水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提高血浆脂联素和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并且在6名IGT患者中,4名患者在摄入富氢水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趋于正常。综上所述,富氢水在防治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方面发挥作用。
2021年,日本仙台东北大学的Ogawa 等联合日本Trim株式会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这项研究招募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人,将其随机化分组为饮用电解氢水组和对照组,要求每日饮水1500~2000 ml,共干预3个月。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虽有下降趋势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乳酸水平显著降低,乳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呈正相关。在对患者进行分组后发现在HOMA-IR > 1.73的干预组中,其血清乳酸水平及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改善且未观察到电解氢水的不良反应。虽然该结果未显示富氢水对胰岛素抵抗较轻患者的干预作用,但对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显著。其原因可能为选择的干预对象样本量较少且病情较轻,本项研究选择的为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即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较轻且指标变化幅度小,因此该研究结果中显著变化的指标主要见于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的患者。

糖尿病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统计,全世界在20岁至70岁人群中共有糖尿病患病人口5.37亿,占世界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预计到2045年该人口上升至7.83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病人口总数达1.41亿,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氢已被证实在预防和治疗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作用,以期为寻找更为有效的糖尿病辅助干预方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