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虚火,突然凉了?

元宇宙
转自:智东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1年大火的元宇宙,却在2022年开头就遇冷。2月4日,All in做“元宇宙”的Meta披露财报信息后,当日股价暴跌26%,创下美股市场历史最大市值跌幅,市值跌超2370亿美元。从这一天开始,“元宇宙”就开始呈现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图1:Meta 2022年2月股价变化图
2月16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发布财报后,次日Roblox盘后股价下跌15.28%,市值缩水约500亿美元,不少证劵机构纷纷下调该股的评级。暴跌的公司市值和财报里的亏损金额似乎让投资者们突然理解了“元宇宙”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巨头元宇宙业务受阻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构建“元宇宙”的道路艰难。
随后而来的是政府监管层面的影响,经过半年的“元宇宙”热潮,国内逐步出台对于“元宇宙”市场的管理政策。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并给出了四种常见的犯罪手法。

图2:《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图3:中青宝近日股价图
2022年刚过不到两个月,“元宇宙”的美梦面临破碎?近期哪些事情让“元宇宙”迅速降温?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试图找到元宇宙遇冷背后的秘密。
-01-
政府、机构、组织三层监管紧盯“元宇宙”

图4:《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
随后,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拟一届一次全会通过)》,针对不同的风险提示给出建议和引导方案。比如说,抵制资本炒作,引导合理预期。《公约》中提到,合理阐述元宇宙发展前景,引导公众形成理性预期,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
此前,不少公司都希望能借着“元宇宙”乘势而起,蹭热度的方法也千奇百怪,其中,注册一个“元宇宙”有关的商标已经快属于基本操作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在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不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也因此,文章开头中我们提到的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大厂申请的多个“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政府不仅收紧了对元宇宙宣传的风声,在技术上,也针对部分技术给出了更为详细的使用规定。2022年1月28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深度合成技术的使用范围做出了较为清晰的划分,避免在“元宇宙”中出现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

图5:《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02-
业务扩展受阻、转型困难互联网巨头
如何走向下一代互联网
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发展往往具有代表意义,它往往可能代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向“元宇宙”转型的Meta和“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发展困境,从中分析企业走向“元宇宙”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一夜蒸发2300亿,Meta业务增长遇三大痛点
“All in元宇宙”的Meta这个月并不太好过。2月2日,Meta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后,次日股价暴跌,其CEO扎克伯格也跌出了全球富豪榜前十。随后,人们纷纷开始对Meta股价暴跌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多数人较为认可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元宇宙”项目投入巨大。此次财报信息公布专注于研发“元宇宙”项目的Reality Labs实验室的亏损达到101.93亿美元,同比增加52.5%,而收入却不到23亿美元。我们可以从投入资金中看出Meta做“元宇宙”的决心,但是投资人和股东们似乎不愿意为“元宇宙”买账。
二是其社交业务增长放缓。财报信息显示,Meta的日活用户出现环比下降,比分析师预期的19.5亿少了2000万人,月活用户数比预期29.5亿减少4000万人,这也是Meta自创建以来,首次出现日活用户下降的趋势。活跃用户的流失意味着用户正在被其他社交媒体吸引,社交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步激烈。面对TikTok等社交媒体的流量竞争,Meta正在“元宇宙”中寻找生机。在Meta全员大会上,Meta首席产品官Chris Cox宣布了Horizon的用户增长情况。他提到,自去年12月VR社交应用Horizon Worlds推出以来,其月活用户增长了10倍,达到了30万人。
由此看来,“元宇宙”社交平台或者社交软件确实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如何做出一款合法合规、可以让人们长期使用的社交App,各大社交公司仍任重道远。
三是由于谷歌和苹果对于广告追踪业务均开启了“严格把关”模式,其广告业务增长有限。Meta首席运营官Shery Sandberg称,由于苹果打击线上广告跟踪服务,小公司在数据收集方面所遭受的打击尤其沉重,无法根据数据信息定制相应广告。但他也提到,Meta计划继续推出新的广告衡量和商务工具。
事实上,不只是Meta面对重重难关,外媒CNBC认为,互联网科技巨头们都在面临着转型难题。而纵观过去的历史来看,很少有互联网公司能在不同的互联网时代“称霸”。“世界将从第二代技术过渡到第三代技术。”麦格理资本全球和亚洲战略主管Viktor Shvets表示,“问题是哪些科技公司将在这一重大转变中幸存下来?”他认为仅有微软算是实现了从Web1.0到Web2.0时代成功转型。“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时代,谁将是最成功的数字平台。”
作为全球“元宇宙”口号喊得最响亮的公司,Meta公司遇到的困境一方面透露出社交媒体巨头向元宇宙转型正处在不得不做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说明“元宇宙”并非大家所说的指日可待,仍在较为初期的阶段。
2、疫情转好,Roblox将和线下娱乐展开PK
除了公司转型难题之外,疫情因素同样可能是影响“元宇宙”发展的另一要素。随着国外多数采取“群体免疫”政策,线下的办公和返校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人们上网的时间也开始逐步减少,同时将影响到游戏公司的增长速率,比如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oblox第四季度财报显示,Roblox平均日活用户为4950万人,同比增长33%,相较于2021第一季度平均日活用户同比增长79%,较2020财年90%的增长速度呈现了明显下滑。

图6:Roblox第四季度财报信息
-03-
“元宇宙”降温或利好长期发展
BAT巨头仍坚定投入
看完以上种种信息,不少人心中可能会提出一个疑问,“这难道就是元宇宙现阶段最后一波红利期了?”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回过头来看2021年元宇宙爆发的过程,然后会发现整体上有三个比较关键的节点。
2021年3月,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其市值翻了三倍以上,大家开始逐步关注到“元宇宙”。
随后2021年8月底,字节跳动以近90亿的价格收购VR硬件厂商Pico,该事件也被视为“国内元宇宙的第一枪”,国内对“元宇宙”的关注激增。

图7:字节跳动收购公告
2021年10月,Meta表示通过“改名换命”的形式来专注其元宇宙业务的发展。到这一阶段,“元宇宙”概念被炒得火热,几乎是无处不在提及“元宇宙”。
如今,参与到关键节点的三家公司中有两家公司与爆发前相比都已经处于市值低谷,“元宇宙”概念似乎并没有带着两家公司走向更好的未来。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从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图来看,“元宇宙”似乎正在从过度期待的“神坛”上走下来,开始走向平稳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并非“元宇宙”开始崩盘,而是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现实与“元宇宙”之间的差距,从现实层面来逐步解决通向未来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难题。

图8:Gartner技术成熟图谱

图9:2022年1月VR/AR领域国内外投融资情况
-04-
元宇宙并非真“冷”,而是走向现实
近期,“元宇宙”相关概念股遇冷,不少厂商股价大幅下跌。同时,政府正在加大对于“元宇宙”领域的监管力度,各级机构、组织开始引导“元宇宙”走向有效、可控的发展。但从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3D互联网时代势态来看,虚实融合的互联网时代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元宇宙”的遇冷只是从喧嚣的概念回归到认清现实,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元宇宙”时代依然会到来。
硬科技
在这里看见、读懂和连接硬科技。聚焦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等8大硬科技产业,依托智慧芽独特的科技情报数据优势,让读者看见技术趋势,读懂硬科技产业,连接创新未来。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