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食物语#炫彩夺目-错金银青铜器

2018-09-26 17:29 作者:食物语  | 我要投稿

“错金银”又名“金银错”,在近世多称为错金,乃中国古代传统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主要运用在青铜器的图案装饰上,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礼器,始现于商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才颇为盛行。虽然在历史中几经沉浮,但最终仍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至今。


(错金银兽首铜匕)

汉字是世界上含义最丰富的文字,“金银”二字容易明白,但要问“错”字作何解,许多人不免心生疑惑。这还得从中国金银错工艺最鼎盛的汉代说起。当时有一位博闻多识的大学问家许慎,他编写了一部名为《说文解字》的大字典,该书对“错”字,只有一种解释:“错,金涂也,从金昔声”


(错金银铭文铜爵)

在金银错最流行的汉代,对“错”字的全部解释,也仅有上述八个字,表明那时所说的金银错,就是把金银涂装于器物上的意思。但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银图案的,都可以叫金银错。比如:用金钱绣成图案花纹的背心,《西京杂记·卷一》里称其为“金错绣裆”;而《后汉书·舆服志》亦有记载,在漆器上做金银图形,叫作“金漆错”。


(错金银饕餮纹簠)

目前中国古代错金银的制作工艺,已发现的主要有2种:镶嵌法和涂画法。汉代青铜器制作的流程中,有一道专门的金银错工序,负责这道工序的工人,叫“金银涂章文工”。“章文”是文章、纹饰的意思,所谓“金银涂章文”,就是在器物上用金银涂饰花纹图案。由于当时有“物勒工名”的制度,所以在一些汉代金银错青铜器铭文中,常常见到有“金银涂章文工”、“黄涂工”或简称“涂工”的工种名称。


(铜错金银兽面纹簋)

铭文最早出现在商代,起初多是在青铜器上或錾或刻,但这样有一个缺点,就是刻画出的铭文不甚清晰,经腐蚀和氧化之后文字便愈加模糊。而错金银工艺弥补了这个短板,使铭文变得鲜明突出,也让器物显得更为美观。湖北江陵望山麓墓出土的国宝--越王勾践剑,在近格处剑面,便有金错鸟篆“越王勾践 自作用剑”八字。


(越王勾践剑)

虽然青铜器文物因埋藏地底千年之久,其表面早已变成深颜色的“绿漆古”或“黑漆古”。但器身上的金错铭文,光芒依旧丝毫不减,正如盛夏夜空中的璀璨星河,闪耀在世人眼中。



(完)


#食物语#炫彩夺目-错金银青铜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