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汉桥--青绿山水小河放舟
邱汉桥,1958年生人,中国当代杰出画家,思想家。中国当代绘画“北势南气”大格局理论思想的倡导者,中国绘画技法第三十六皴法“ 锤头皴法和水润墨涨法”创始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第一位获得联合国和平艺术大展和平金奖的中国艺术家。《世纪魂》《雨后斜阳》《晨曦》等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内大奖,多件作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为中央军委、武警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多件巨作。广受各界好评!

邱汉桥先生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突出的学术成就,作品风格既有南国田园的婉约润雅,又有北国山峦的雄浑凝重,将中国经典的传统哲学思想及传统绘画理论与现代艺术思想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2006年创作的以香山红叶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为人民大会堂首次收藏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堪称红的壮丽与黑的崇高之典范。邱汉桥的画含古接今,既有传统的文人思想,又有现代人的审美气息,宁静幽远的意境和纯化的艺术语言,在多变的水墨世界里从容地传达出中国诗人吟咏千载的心物交融之美,突出了“势”“气”“神”“韵”的绘画美学最高点。“画道之中,水墨最上”。这是因为它“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作为自然物质的水墨最合乎天地万物之自然,而仅用墨色的浓淡、虚实、点线就能描绘出万里河山和美色胜景,确实是如同天地造化那般神奇。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邱汉桥》一书的出版是对国画大家邱汉桥对当今国画界做出贡献的认可,该书对邱汉桥先生创造新技法锤头皴法和水润墨涨法 、“北势南气 山水大成”绘画新体系 、新的美术命题“忘我忘象”做出了详见的解释。
金秋无际《金秋无际》是邱汉桥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替换了潘天寿大师的旧作《松》。当时成为文化界,媒体评论的热点。著名评论家王镛在文章中写到:《金秋无际》,甚称:“红的壮丽黑的崇高”之典范,对该作做了很高的评价。此画被选种也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悬挂以北京风光为题材的画作的巨幅作品。整幅作品以红色朱砂为主调,泉水、瀑布映衬满山的香山红叶。它让悬挂此画作的整个大厅增辉益彩,宾客们争相拍照留影。
“去其繁饰,写其真骨,物我通达、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他创作的思想与灵魂。从而使他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确立了自己独到的笔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