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江布拉克,不止有天山麦海和天山怪坡,自驾游新疆117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28天,中午11点40,我们从奇台县城出发前往江布拉克景区。
按照导航提示,沿着健康路转入东关街走G335,后又转入X169往半截沟镇方向,路旁有大广告牌提示,距离江布拉克景区还有38公里。
奇台江布拉克景区,在我们2021年夏天去的时候还是4A景区,今年2022年7月正式升级到了5A。
眼前的公路也可以说是通往江布拉克的旅游公路,车不多,非常好走。路边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金色的麦田,此时正是麦子收割的季节,秸秆都打包成方块,散落在麦田中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昨天晚上吃奇台过油肉拌面的时候,曾聊到享誉全疆的奇台的面粉,现在可是见识到奇台麦田的壮观景象了。
一路上经过腰站子村 老葛根村和川坝村,路两边是连绵不断的大片的玉米地 向日葵地和麦地。
大约中午12点22,前方出现了一个大牌楼,眼看着已经来到了半截沟镇,马上就要到江布拉克景区了。
20多天前第一次到奇台的时候,由于要赶往富蕴可可托海时间太紧,所以没能抽出时间来游玩江布拉克,今天再次回到奇台,正好在离疆前的最后一天,把江布拉克当作在新疆的最后一个景点,带着小朋友们痛痛快快的玩半天。
开车穿过半截沟镇,最后拐过一道弯,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江布拉克景区门前。江布拉克景区很大,游客是可以开车自驾进入游玩的。
中午12点26,进景区之前要同乘人员要下车单独安检,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留在车上,然后要检查司机的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经过一道检查,后面还要排队,在这里疆外的车要进行非常严格的登记,司机也要下车继续安检,好像一辆疆外的车就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着旁边的车道一辆辆疆内的车辆连续通过,我们和工作人员都很着急呀。
终于在中午12点36,完成登记和安检后得以继续前行,在前方调个头,这边好像是一座大停车场,但景区游客中心并不在这里,也没有看到路旁有什么指示牌,不过眼前只有一条路可以继续进山,那就继续往里走吧。
终于在中午12点40,我们到达了江布拉克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
从停车场到游客中心,需要上几级台阶穿过景区公路,有些游客在景区正门前拍照留念。
走进游客中心,也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刚才提到,江布拉克景区内,是可以私家车自驾进入游玩的,每辆车收费100元。
小朋友们下车,在景区大门前拍拍照活动活动,在游客中心上个厕所休息一会儿,看看江布拉克景区内开车怎样游玩。
中午13点11,我们正式开车进入景区,在走出停车场之前,还要再次检查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一切顺利,沿着盘山公路开车进山。
江布拉克,哈萨克语为圣水之源,据说通常人们所说的江布拉克,泛指天山东段奇台境内的冰川及山脉。东至大东沟(开垦河)与木垒山相连,西至黑沟(白杨河)与吉木萨尔山接壤,南至奇台县与吐鲁番 鄯善两县市的分水处,北至奇台南山山区与丘陵地带的交接处。
相传当年周穆王和西王母瑶池(天池)相会时,在水中纵情嬉耍,致使瑶池圣水四处飞溅,落到天山的峰峦和山巅上。这些圣水或聚集成湖泊沼泽,或穿透岩石,变成小溪,最后汇成河流奔腾流向山外,因得圣水而出现圣泉,江布拉克其名由此而来。
刚开车进山,只是沿着盘山公路上行,路上几乎没什么景色。
中午13点14,路过景区内第一个景点 耿恭雕塑 耿恭台,不过好像并没有停车区,只能远远的看看了。
耿恭雕塑修建于2011年秋,耿恭 字伯宗 陕西扶风茂陵人,是东汉著名的爱国将领 民族英雄,整座雕像高大威武,耿恭身披铠甲,手握长戟jǐ,雄立马背,有气吞山河之势,站在这里,他就像是江布拉克景区的守护神。另有关于耿恭将军的传奇故事,等最后到疏勒古城的时候,咱们在细聊。
开车绕过几道弯,路边又出现了金色的麦田,还有观景木栈道如影随从,再翻过一道小坡,眼前全是连绵起伏的麦田,太壮观了,这就是江布拉克最为经典的景观,连绵起伏的天山麦海,没想到麦子竟然还能种在山里。
中午13点18,赶紧找个停车区停下车来,去看看从没见过的麦海风光。
江布拉克的农业种植历史,最早始于2000多年的汉炎帝时期,如今景区及周边麦田面积达2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的,山麓地区和低山丘陵地带,这里的山丘起伏高差50-150米,坡度20°左右,属典型逆温带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雨水丰沛,从而塑造出了江布拉克特有的天山麦海。
不过这还只是刚刚开始,继续开车往前走,看看这天山麦海到底有多大有多壮观。景区公路在山梁上起伏延伸,路上总能看到当地村民开着拖拉机忙碌于麦田之间,其实,坐在车上移动欣赏无尽的天山麦海,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千百年来,天山麦海醉卧于江布拉克,真是美得让人无语。作为中国最美的坡地农耕景观,江布拉克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科院确定的国家保护最完整的最早的绿洲文化之一。
遇到停车区,实在忍不住再次停下车来,小朋友们也都跑下了车,因为新疆夏日的热浪,在江布拉克早已完全不复存在,甚至风吹麦浪还有些丝丝凉意,清爽宜人,站在观景台欣赏着麦田,还能看到有白色的哈萨克毡房点缀其中,漫山遍野的麦田依山势起伏,如同大地铺开了黄绿色的毡子,与天上白云呼应着,随手一拍都是绝美。
开车继续前行,车窗外麦田与我们一起移动,作为江布拉克景区的黄金景点,错落有致的立体麦田景观天山麦海,纵深有7公里,南北宽30公里,驾车行驶在麦田中间的山路上,山风吹拂,麦浪翻滚,金波荡漾。
中午13点38,路旁又出现了更大的停车区,原来这里是麻沟梁观景台。
麻沟梁 因到处都生长野麻而得名,在这片群山怀抱,丘陵起伏的地带,散落着一座村庄 名为麻沟梁村,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纯净,一年四季分明,素有“一村落天山,四季景好看”的美誉,在此处可以“春赏山花秋品果,夏看麦浪冬观雪”。
奇台是农业大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标兵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江布拉克所产的大麦品质好 产量高,享誉全国的啤酒大麦就生长在这里。
据说麻沟梁村民种植的万亩麦田,周围没有任何灌溉沟渠和设施,但每年的产量却都很稳定,当地村民笑称一年只干三天活,春天播种 秋天收获,可谓靠天吃饭。
也可以说,中国最美的空中立体麦田,中国最美的田园风光,基本上都是大自然赐予当地人最为神奇美丽的杰作。
如今的麻沟梁村民,还办起了许多农家乐和民宿。其实,江布拉克景区内,最著名的疏勒古城和石城子遗址,就在麻沟梁,但需要从岔路走进麦田深处的山谷,现在先不着急去,等回来的时候在进去看看。
从麻沟梁观景台走出来,很快就是著名的天山怪坡,因为光顾着看麦田,我们也没有注意到,直接就走过去了,也只能回来的时候在看了。
刚才刚进入江布拉克景区看到的都是金色的麦田,虽然已经收割了,但漫山遍野的秸秆仍旧是波澜壮阔。
但当我们开车走过怪坡之后,可能是因为海拔略高的缘故,这边麦地里的麦子还显出绿色,短短几公里便呈现出了,由金黄色到绿色的过渡,犹如从麦田走进了高山草原。
13点51,再次将车停靠在路边,仿佛一下子从金色的秋天,回到了绿色的春天,绿色的麦田正在走向成熟,8月江布拉克真的是太美了。
前方主路上又出现了一个岔口,提示走下去是欢乐谷,还是等回来的时候在进去看吧,现在继续沿着主路往前走。
此时路边已经完全变成了高山草原,草地上还点缀着少许野花,经过一段爬坡,拐过一道弯来,坡顶又是一处大停车区,这里就是花海子。
站在花海子观景台,仍然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麦田,这里是天山麦海向高山草原过渡的地段,其实花海子位于天山北坡以北的山坡上,这里没有树木,只有绿地鲜花。
据说在这里各种各样的草药数不胜数,可谓 手抓一把草 草草都是药,另素有 千花百药谷 之称。当地的牧民有句俗语花海子 坡上铺满花毯子,另外,花海子还是蜜蜂的天堂,养蜂人的圣地。
从花海子这边开始,山坡上好像出现了徒步木栈道,在此应该能感受到五颜六色的江布拉克,犹如天山脚下低调的人间天堂。
江布拉克景区是新疆第1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8平方公里,纵跨7个垂直自然景观带,拥有五区十八景,按照景区内旅游公路线路来看,现在似乎才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后半段的路应该都是走在山里了,景观也千变万化,差异巨大,眼看着就要进入树林了,这才有了一种走进天山的感觉。
转过一道弯来,好像又走到了最高处的山顶,中午14点06,我们到达了江布拉克大峡谷。
江布拉克大峡谷,东依万亩旱田,西靠刀条岭,平均海拔1900米,曲折绵延达15公里。
大峡谷观景台也叫江布拉克空中夜市,观景木栈道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十分陡峭,似登天台阶,故而得名天阶,也叫云梯。
站在山崖边,可见大峡谷中,桦树林与松林交错密布,相伴相生,林海层次分明,颜色深浅不一,远处,群山绵延,海拔4000米的马鞍山俊秀壮美。
江布拉克标志性的山峰,因山体长,山顶尖,南北狭长似刀,故称刀条岭。
小朋友们说站在这里看到景象,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回想一下,似乎跟在喀拉峻景区内的猎鹰台观景台上看到的花斑森林有点类似。
在山顶上休息了一会儿,再次上车继续前行,接下来有一种开始下山的感觉,路边的景色也完全变成了另一种风格,好像高山牧场,绿色的草地上有木屋也有哈萨克毡房,放眼望去全都是各种各样的绿色,整体江布拉克景区,可以说是前山小麦后山草场,同时也是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水乳交融的体现。
走着走着前方的路好像到了尽头,原来这是一个拐弯处,眼前是景区内的一座酒店,旅游公路从酒店前掠过,继续走好像就要下到山谷中了。
东天山延绵数百公里,多数山丘都是荒巅秃岭,呈现出焦黄裸露的样貌,唯独到了江布拉克,东天山似乎在这里打了个弯儿,在充沛的雨水滋润下,广阔的原始森林,茂盛的牧草,共同打造出了一处绿色的世外桃源。
下午14点31,路过松翠谷,暂时先不停车了,继续往前开。
其实我们进入新疆的第二天,从哈密东天山的天山庙下山的时候,看到绿色的草地高高的云杉,感觉也是如此壮丽的景象。
很快又路过断桥马鞍山风情园,还是回来的时候在停吧。继续前行,穿林海过草地,又转过两道弯,下午14点35,我们来到了三道扁子观景台。
扁就是弯道 扁坡的意思,此处因山高坡陡弯急,山路就像一道绳索将三道弯子连在了一起,所以当地的牧民管这地方叫三道扁,包含有出入平安的意思。
三道扁的景色秀丽俊美,近处翠松挺拔,浓荫蔽日,远处群峰交错,银光皑皑,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里还有一条木栈道直通山谷,如果时间富裕,行走在木栈道上一定是非常惬意的。
据说在江布拉克景区内,几乎所有的山谷中都流淌着溪水,虽大小不同,但清澈甘甜,都是可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水。
江布拉克草原,像一道秀丽的山水屏风逶迤而开。远山近水相映 林海雪峰交融,在天山脚下充满圣洁美丽而神秘的田园自然风光,堪称人间仙境。
这里的雪峰 高原 群山 林海 草地 鲜花 牛羊 毡房为游人展示了一幅自然秀美的天山画卷。
纵深江布拉克,自然景观比比皆是,一沟一岔,一梁一坡,都会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印象,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开着车一路下山,感觉外面特别的凉快,但这边路况好像有些问题,走着走着看到一汪池水,前方的路被拦住了。
下午14点50,我们就算是到达了,江布拉克旅游公路的终点,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圣水祭坛,在往前走一点可能就是黑涝坝了。
远处绿色的山坡上,游客们可以体验骑马,停好车都下车溜达溜达吧,空气清新气温舒适,远处山谷中更是一片田园风光。
在当地有这样一句民谣,神马跌下山 马鞍变南山 马镫变山泉。说的就是马鞍山和黑涝坝。
关于马鞍山咱一会儿到那再说,先来聊聊黑涝坝。黑涝坝也称墨湖,当地有民谣这样说,黑涝坝,黑涝坝,看起黑,舀起白,饮不尽,喝不完,干旱年成也不浅。
据说黑涝坝看起来是黑色的湖水,盛在碗里却是无色的,不仅是充满着春天般梦想和回忆的地方,更是哈萨克族牧民心中的圣洁之湖。
下午15点00,该返程了,调头回去正好有一条通向山坡的岔路,走上去看看,远处山坡上有很多小房子,看样子好像是民宿,高远的蓝天白云下,墨绿的松林,广袤的原野,构成了一副壮美秀丽的山水画卷。
习习凉风中,行走在这绿茸茸、湿漉漉的草地上,尽情呼吸饱含负氧离子和花草芬芳的空气,
心灵被大自然净化的感觉油然而生。别说,晚上住在这个地方,喝顿酒 吃顿肉,仰望星空,真就跟活神仙似的了。
再次返回到旅游公路上,因为西线旅游公路没有通车,所以要从这里原路返回,沿途还有几个地方没停车看,接下来就是查漏补缺了。
返回的路开起来就顺畅多了,冷峻巍峨的天山山脉东西横贯新疆腹地,从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向东,至奇台县半截沟镇时突然转了个弯儿,仿佛弯起一只臂膀拥住了一片浅山谷地,这里就是5A级旅游景区的江布拉克。
江布拉克以半截沟南部山区为中心,横跨奇台 吉木萨尔和木垒县,在天山雄伟的臂弯中饱饮雪水,孕育出了绮丽迷人的奇妙四季,其中尤以盛夏时节最为美艳动人。
现在纵深江布拉克大峡谷中,雪岭云杉 红松 白桦 绿柳等树种遍布,汇集成了江布拉克美貌的大森林。
下午15点16,我们再次回到三道扁子观景台,小朋友们还要下车去看看。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直通山谷的木栈道,木栈道不仅保障了游客登山安全,同时避免了游客践踏草坪,保护了草场。
据说在江布拉克景区内,已经建成了33公里的徒步栈道,估计走在栈道上,没准会有一种在瑞士徒步的感觉。
下午15点21,我们回到了断桥和马鞍山风情园,刚才没有停车,现在正好下车去草地上玩一玩吧。
马鞍山是一座东西走向酷似马鞍的大山,海拔4000米,山头怪石嶙峋,像熊蹲虎踞,形态各异。这里绿色的山坡上,也同样有很长的木栈道,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骑骆驼拍照,也可以徒步登山,旁边还有一座马鞍山风情园。
至于断桥是怎么回事,说实话,我也没弄明白,据说断桥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初这里有一座桥,但总是会被水冲断,故称断桥。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方便哈萨克牧民转场时赶着牛羊通过,建在草地之上原本连续的木栈道,在此断开一个缺口,因而得名断桥。
离开断桥和马鞍山,往回走只剩下三个地方没有看了,一个是岔路走进去的欢乐谷,还有一个是主路旁边的天山怪坡,最后一个则是走岔路穿入麦田中,才能见到的疏勒古城和石城子遗址。
到江布拉克景区游玩,一般从奇台县过来大约是50公里,基本上1个小时就能到。从乌鲁木齐过来的话,可以走一段G7到奇台,大约得240多公里,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江布拉克景区内面积还是挺很大的,一般像我们这样走马观花,大概半天时间可以转遍大部分景观,但如果要想深度体验的话,比如说走走木栈道,爬爬山,尤其是想要夜晚欣赏星空的话,那就得在景区内住宿一晚了。
在江布拉克景区内游玩,主要就是观看漂亮的自然风光,每到夏季气候清爽宜人,草原上牛羊野花遍地,更是摄影的好时机。另外,每年冬天这里还会开设滑雪场,是乌鲁木齐及奇台等地当地市民滑雪游玩的好去处。
沿着旅游主路往回开,当看到路边有一个小热气球的时候,说明即将到达欢乐谷的岔口了。
欢乐谷顾名思义,应该是玩一些草原项目的地方,可以看到远处绿色的山坡上,有很多白色的球状小屋,更远处的麦田还有巨大的圆圈造型。
从山坡上走下来有一座巨大的停车场,小朋友们不想下车玩了,那我们就继续开车往前溜达,沿着小路走到尽头是星空酒吧,此时已经是下午15点39,既然不想下车玩,那就开车返回吧。
现在是8月中旬,也可以说是江布拉克最美的季节,金色的麦田逐渐过渡到绿色,又与绿色的高山草原花海子融为一体,开车再次回到主路上,眼前又出现了广阔的麦田,现在我们开车往回走,彷佛从春天夏天又走回了金色的秋天,辽阔的金黄越来越夺目耀眼,这也让江布拉克披上一层绚烂的外衣。
走着走着发现前方路边出现了两座茅草屋,彷佛还有与公路平行的小路,不知不觉,下午15点44,我们已经回到天山怪坡了,这也是江布拉克最大的一个卖点,不用犹豫,下车去看看热闹。
除了美丽的风景,天山怪坡作为江布拉克景区里的一大奇观,也是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点。天山怪坡位于江布拉克景区内,麻沟梁村与新户梁村交界处的一段山路上,西面横卧的山岭就是刀条岭。
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江布拉克美如画,怪坡响坡扬天下,雨水倒流哗啦啦,上坡不用踩油门,下坡不用刹车刹。
因为天山怪坡的神奇,新修景区道路时选择了从怪坡旁边绕过,专门保留了这段奇异的怪坡。
天山怪坡长290米 宽80米,呈南北走向,被当地居民称为倒坡,2005年5月17日,天山怪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最长的怪坡。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花20块钱,走上怪坡,见证怪坡,体验怪坡。
据说,这怪坡的发现,也纯属偶然。2003年,一辆小车在下山的路上发生了故障,司机选择在一段北高南低的路段停了下来。为防止车子沿着山坡向下滑,司机顺手从路旁捡起一块石头塞在了车轮下。这时,一个离奇的现象发生了,车子竟突然鬼使神差般向着坡顶滑去。
司机有点奇怪,稳住了车,在车轮后也垫了一块石头。当他修好车移开车轮下的两块石头之后,车仍然向北自动滑行,而且越滑越快,足足向后滑行了近百米。
明明看上去是北高南低,为什么车会向高处自动滑行,向低处却还要加油才能前进呢?司机反复测试了几次,车子都仿佛着了魔一样,总是自动向坡顶滑去。
一时间,怪坡被炒得沸沸扬扬。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渴望亲身验证这一奇迹。人们发现,在这段坡路上,不仅是车,即便是流水或圆球,无一例外都会从坡底自动滑向坡顶。
对于这份神秘,专家们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在290米长的怪坡上,人们眼中的低点坡底海拔为1899米,而高点处海拔却只有1897米,整段怪坡落差只有2米,也就是说,人们看到的视觉情形,与实际海拔高度刚好出现了错位。
专家分析,是怪坡周围的参照环境影响了大家的视觉,在人们认为是低点的地方,周围为一片凹陷的谷地,而在人们认为视觉高点的路段两边,地势也相对较高,在这种环境的参照下,人们的视觉就产生了理所当然的错误,颠倒了坡底和坡顶,从而直观的认为这个坡是奇怪的倒坡了。
在怪坡玩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开车返程,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疏勒古城了。在中国史书上,广袤的西域大地有两个古城最为著名,也被称为南楼兰,北疏勒,分别是天山南北文明走向的路标。与名扬天下的楼兰相比,疏勒曾一直迷失在史册的书页间,甚至连具体地点也无定论。
201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历经六年的持续努力之后,于江布拉克景区内的半截沟镇麻沟梁村发掘,并最终确认了汉代疏勒城旧址(也就是奇台石城子遗址)。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 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
下午15点58,再次经过麻沟梁观景台,每到秋季,麦子开始依山势 地形 光照等条件,由低到高逐渐成熟变黄,山体的颜色也变得斑斓多彩,绿一块 黄一块 深一块 浅一块 美不胜收,如此完美的天然油画胜景,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这里一睹 麦浪随风翻滚 的壮观景色。
下午16点02,我们回到了疏勒古城遗址的岔口,从这里拐进去,路一下子变得窄了一半,弯弯曲曲的通向金色的麦田望不到头。
刚才在景区旅游主路上行驶,现在一下子走进了麦田中央,我们完完全全融入进了风景之中。微风吹过形成绝美的麦浪,沉甸甸的麦穗在秋风里舞蹈,似乎正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打了捆的麦垛像积木一般散落在金色的绒毯上,让收获时节的山色别有韵味,不禁让人恍惚一下子来到了欧洲,呈各种几何状错综排列的金色麦田和碧绿草原交相呼应,和谐而又震撼,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麦田的守望者》。
麦田中间的小路可真是够窄的,万一遇到大拖拉机可怎么会车呀?幸好现在路上几乎没有车。
还记得吗,刚刚进入江布拉克景区的时候,第一个景点就是耿恭雕像,在江布拉克最著名的历史元素,那就是耿恭率领军民进行的疏勒城保卫战。
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耿恭率数百名将士驻守疏勒城。两万匈奴大军强攻不下,于是开始围城,并将麻沟河从上游截断,耿恭和将士们与匈奴对峙了一年多,因粮草耗尽,守城将士只好煮皮革铠甲并杀马饮血充饥,耿恭率领士兵在城内挖井取水度日。
匈奴人派使者前来劝降,说只要耿恭肯归顺匈奴,就封他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耿恭让劝降信使入城,杀掉后在城头烤肉喝血。
宋代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有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是描绘的疏勒城保卫战的景象。
最后当汉朝援军赶到时,疏勒城中守城将士只剩下26人,当耿恭率领将士返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下13人,历史上将之称为十三将士归玉门。疏勒城保卫战也算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守城战之一。
清代文人萧雄在《耿恭井》一诗中说道,疏勒城中古井深,飞泉千载表忠忱,对耿恭和将士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开车一路走到路的尽头,前方的出现了一座古城,估计这就是疏勒城影视基地吧,前面的路并不太好走,我们就此调头,准备再去看看石城子遗址。
石城子,史称疏勒城,就是耿恭曾经镇守的城池,位于麻沟梁麻沟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
因城池为石头筑成,故当地人称其为石城子。
据说石城子遗址最早于1972年首次发现的,此城依山而建,呈长方形,南北宽138米,东西长194米,城墙残高一两米。古城依地势北高南低倾斜,整个城池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据说在城中西南有一圆形凹地,直径约6米,据考证是人工挖掘的类似于井的工程,专家推断可能就是当年耿恭凿井的遗迹。
大约下午16点15,我们来到了通向石城子遗址的岔路旁,因为石城子遗址在高高的山坡上,看样子车是开不上去的,只能徒步上去参观,没办法,我们只好调头往回走了。
石城子经历2000多年的沧桑岁月,虽仅存残垣断壁,但威势犹在。遥想当年古人在这海拔1770米的高山之上,竟能筑起规模如此之大的城池,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再次走入金黄色的麦田,麦田中间能看到有点缀几棵古朴的大树,旁边还有就地取材搭建的木屋,如此优美的画面,绝对可以媲美欧洲最顶级的庄园了,就算梵高和莫奈等人写生的村庄,也不过如此吧。
再次返回到旅游公路上,换一个角度继续欣赏天山麦海,如今,万亩旱田被形象的称为天山麦海,并成为了新疆摄影创作基地新疆画家创作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选摄影家创作基地,全国首选画家创作基地。
很快经过天山麦海观景台,今天在江布拉克游玩了半圈,往返全程大约50公里,据说现在已经升级为5A的江布拉克景区内,全程单程51公里的旅游环线已经全部贯通了。
江布拉克景区由于开发比较晚,景区内的景色还比较自然纯粹的,江布拉克景区可以说是天山臂弯下的人间仙境,又被誉为天然氧吧 绿色王国 摄影天堂和徒步乐园。
下午16点30,我们终于回到了游客中心停车场,在这里停下车休息一会儿,接下来就准备加满油然后走上G7回石家庄了。
下午17点00,我们离开江布拉克景区,但奇台似乎并不想让我们这么早离开,加个油竟然耽误了3个小时,直到晚上20点多,我们才走上G7高速,这又是为什么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