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科普#1】日本的"列车"和"电车"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去日本旅行过或经常观看日本影视作品的朋友会注意到,日本的轨道交通用车分为两种:即“列车(列車)”和“电车(電車)” 本篇来告诉大家一些浅显易懂的"列车"和"电车"、"拥挤率"和"乘车率"之间的各种差异与常识。


一、"列车"和"电车" 那差异在哪呢?
虽然很多人认为列车和电车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根据不同的作用、各自有不同的意义。
首先,范围最大的是"列车",其中利用电力自行行驶的车辆是"电车"。将柴油和汽油等作为燃料,用引擎自行行驶的叫做"内燃机车",被火车头牵引且载客的的叫做"客车"。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的火车应该分为电车列车、内燃机列车、火车头牵引的客车列车。
另一种被区别利用的是,根据线路的不同来区别用车。以前电车因车板下马达噪音太大、震动很大、乘坐感觉很不舒服。相反,被火车头拉动的车厢下面没有发动机,可以很舒服地乘坐。
因此,电车被用来跑短途,客车列车用来跑长途,像东京、大阪近郊或私铁列车都是电车,而跑长距离的客车列车就被简称为列车。
这时就会有人反驳了,这样说的话电车不也是列车吗?
但据说,初期的电车很多都是一节车厢行驶,而且也没有连接几节车厢"成列"行驶的情况,所以不是列车。这样的细节也区分了电车和列车。
目前,在东海道本线等拥有双轨以上线路的区间,将中长距离列车行驶的线路称之为"列车线",将近距离电车行驶的线路称之为"电车线"。电车线路行驶京滨东北线或山手线的电车。列车线上运行着各种各样的长途列车。
日本许多地方路线没有电气化,所以都叫列车或汽車(きしゃ)即内燃机车。但也有的地方,私铁被电气化的地方很多,所以一提到电车,就是私铁,一提到列车,就是指国有铁路。
位于四国松山的伊予铁道上,至今仍有路面电车和普通铁路线并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路面电车方面被划分为电车方面,普通铁路方面被划分为列车方面或铁路线(非电气化)。同样,在通有路面电车和普通铁路的富山地方铁路上,电车线和列车线也是有区别的。
两种线路在运费方面也有区别。东京、大阪都有"电车特定区间"。东京电车特定区间为东海道本线大船站、中央本线高尾站、东北本线大宫站、常磐线取手站、总武本线千叶站、京叶线千叶站为界,通往城市中心方向为电车线。
大阪地铁特定区间以东海道本线京都站、山阳本线西明石站、阪和线和歌山站、关西本线奈良站、片町线长尾站为界,通往城市中心方向的整个范围。
电车特定区间票价将下调,山手线内和大阪环状线内则更便宜。山手线内虽然包括中央本线、总武本线、秋叶原·神田-新宿区间,但大阪环状线内不包含日本国铁东西线的京桥-新福岛区间。
也可以说电车特定区间之外称为列车区间,电车特定区间只运行电车,两区间的列车号和列车种类都不同。

二、拥挤率和乘车率
拥挤率和乘车率也很容易混淆。拥挤率是对于乘坐定员来说超出多少百分比。即,数值化拥挤状况。
与此相反,乘坐率是指指定席列车的利用率。因此不会超过100%。虽然有时用自由坐席计算的乘车率,也算是拥挤率的一种。
据悉,一般每年的平均乘车率为70%左右。因为,如果想在繁忙期实现100%,最好是根据平时乘车率来确定车厢的挂载数量和运行次数,否则,一旦进入淡季将会变成50%乘车率。
关于拥挤率,日本国土交通部每年都会公布并颁布本年度定员的计算基准。因为,用地方各自不同的定额方法是根本无法进行比较的。
对于长椅车(日本地方列车特有横向的长座椅),将包括坐席面积的有效板面积除以 0.35平方米后小数点以下的数值作为定额。如果是半跨座内燃机列车,则隔座率在20%以上、不到80%时,则除以0.4平方米。未满20%为0.35平方米、80%以上采用和长椅车一样的定员数。
JR阪和线的223系是全长椅架构,但乘坐率仍无法未达到100%。座位横向2排,通道面积和长椅车一样大。JR西日本以每辆137人定员计算。

B站Gourmander©️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