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指环王》和中土世界:刚铎王国南方封地的领主们

2020-06-09 16:46 作者:林顿诗人埃尔文  | 我要投稿

《指环王3》尽管为我们展现了壮观的战争场面,但仍有许多细节没有刻画出来,比如佩兰诺平野之战刚铎南方各封地的援军、刚铎的议会等等。本文将着重为大家科普这些相关知识。

  和《冰与火之歌》的七王国一样,托老笔下的刚铎制度与现实中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采邑制较为类似,国王、贵族以及领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尽管容易发生地方割据,不过,由于王权在刚铎人心目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刚铎历史上鲜有发生地方领主与国王之间的冲突。这种观念促成了刚铎地方领主对国王的绝对服从。

第四纪元时刚铎国王阿拉贡

   当然刚铎的封建制度也有些不同,刚铎的封建采邑制仅在刚铎南方一带盛行,其它的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如白城北部的阿诺瑞恩(Anorien)、东部的伊希利恩(Ithilien)地区由国王直接管辖,刚铎在全胜时期所占据的罗瓦尼安部分地区也是如此。此外刚铎的军队在战争中有组织有纪律,这和中世纪由领主组成的散漫的战斗团截然相反。可以说刚铎的制度也带有一定的中央集权的色彩。

第四纪元时刚铎宰相法拉米尔

  毫无疑问,刚铎的国王是最高统治者。而宰相是国王的顾问,选拔尤为严格。刚铎议会则是由刚铎高层组成的,职责是进言献策,有时也会代理国事。刚铎议会的组成人员包括国王本人、宰相和多阿姆洛斯亲王(这三位在议会中说话份量很足),另外还包括王储、各封邑领主和其他贵族以及军队将领,而议会首脑由国王担任。这样的议会制度传承自努门诺尔王国。除议政职能外,刚铎议会有权获知来自真知晶石的机密情报,并可在国家统治者无子嗣时,指定一位王室继承人。王室血脉断绝后,议会任命宰相为刚铎摄政王代行国王权力,直至国王归来。

   一般情况下,议会通过表决提出的建议,国王或摄政王都会接受。国王或摄政王有权否决议会的建议,而议会则无权反对国王或摄政王的命令。比如奇瑞安时期关于洛汗和刚铎的盟约是得到议会支持的,魔戒圣战时期德内梭尔拒绝了议会的建议,执意让法拉米尔坚守奥吉利亚斯。

   同样,刚铎也有宗教信仰,在刚铎是否有教会我们不得而知,但维拉和伊露维塔的名号时常会被提及,如祈愿和誓约上。

     魔戒圣战时南方封地的援军

关于佩兰诺平野之战除了刚铎王城守备军外其实也有南方各封邑的援军参与,这些封邑均为刚铎的核心地带,大大小小一共有九块,他们组成了约3000人部队驰援王城。

刚铎南方各封地分布情况
刚铎王城的直属部队形象

这些封地情况需要简要介绍:


洛斯阿尔那赫领主佛朗和他的刀斧手

   洛斯阿尔那赫(Lossarnach,罗萨那奇)距离白城米那斯提力斯最近,是一处十分富庶的山谷,分布着大片果园。这片封邑风景秀丽,以盛产水果和鲜花而著名,吸引许多居民迁居于此。当地居民以土著人类和杜内丹人混血为主,原住民特征较为明显。当地领主为 “胖子”佛朗,年须半百但宝刀未老,他率领200名持斧战士支援白城(他的大部分军队在封邑抗击海盗入侵),最后战死在佩兰诺平野上。

托老曾在信中指出洛斯阿尔那赫原型是意大利著名的中世纪古镇阿西西(圣方济各故乡)。


多阿姆洛斯首领伊姆拉希尔亲王

多阿姆洛斯亲王封地南方九块封邑中实力最强的,包括多阿姆洛斯半岛、贝尔法拉斯(Belfalas)和“亲王之地“”。领主为亲王伊姆拉希尔,他带来了一队骑着灰马全副武装的骑士和700个步兵,共1200人。(关于多阿姆洛斯相关资料请看CV6316058


莱本宁士兵

莱本宁(Lebennin,兰班宁)又名五河之地,以其青翠原野和众多河流而著称,舰队港口佩拉基尔是莱本宁最大的城市。当地居民也是杜内丹人和土著混血,身材较矮肤色较黑。魔戒圣战时期由于受海盗袭击未能派兵援助白城,后来阿拉贡帮助他们收复了佩拉基尔港。


埃希尔安都因属于安都因河口三角洲,当地居民以捕鱼为生,该地在船王统治时期获得了重要战略地位。魔戒圣战时期派出了百名渔民援助,三角洲也受到了海盗袭击,但海盗很快被阿拉贡击溃,后来一部分居民也跟随阿拉贡军队北上支援。


领主安格博及其拉梅顿军队

 拉梅顿(Lamedon,拉密顿)白色山脉以南高地地区,偏居内陆,当地领主为“大胆无惧的”安格博。魔戒圣战时期由于当地居民参与防守上游城市林希尔,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援助首都米那斯提力斯城,抽调出的援军仅有少数没有头领的彪悍山民。当阿拉贡的军队途径林希尔时,安格博正指挥拉梅顿的军队跟溯河而上的哈拉德人以及乌姆巴尔海盗激战。但是,交战双方看到阿拉贡的亡者大军以后,吓得一致放弃了战斗,只有勇敢的安格博有胆量留下面对。于是阿拉贡让他召集拉梅顿的战士赶去佩拉基尔港。

  安格博忠实地履行了任务。他带领着一批拉梅顿骑手抵达了佩拉基尔港。阿拉贡将他的一部分军队派遣上船作为自己援助米那斯提力斯的兵力。他还要求安格博带领一支4000人的部队北上走陆路前往米那斯提力斯。因此安格博和拉梅顿的主力军没能够赶上佩兰诺平野之战,但他们恰好在西方大军出征魔多之前抵达米那斯提力斯,填补了首都空虚的防卫,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凛格罗谷地白色山脉以南,拉梅顿附近的一片宽阔谷地,魔戒圣战时,当地领主儿子德尓沃林带领了300名步兵前去支援。

 

安法拉斯牧人

安法拉斯(Anfalas)是一片狭长的海岸地区,当地居民以渔猎放牧为生,并不算富庶强大。当地领主戈拉斯吉尔率领的150人的援军基本由猎人、牧民和村民组成,几乎没有装备。



绿丘领主希尔路因

绿色丘陵(Pinnath Gelin,皮纳斯杰林)安法拉斯以北的一处临海的低缓丘陵地带,与海岸线呈平行的东西走向。当地领主为“白肤”希尔路因,带领了300名身穿绿衣的士兵前去支援,最后战死沙场。

 

黑源河山谷弓箭手

黑源河山谷(Morthond)黑源河最上游一处富饶肥沃的地区,其领主为高大的杜因希尔,他和他的两儿子带领了500名弓箭手前去支援,全部战死在佩兰诺平野上。

  关于刚铎的历史和文明常被用来和现实世界历史相比较,托老在1955年的信中认为刚铎的原型为意大利。

    另外有人认为刚铎的文明也与古埃及类似:刚铎人喜欢用巨石建造建筑,刚铎王冠和古埃及法老的王冠相像,托老本人也喜欢古埃及。

托尔金手绘刚铎王冠草图

   许多托尔金作品的爱好者认为可以把刚铎比作拜占庭帝国,以下列举出一些刚铎与拜占庭帝国的相似点:

 托老也将米那斯提力斯称为一个“拜占庭的城市”,类似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刚铎位于原先埃兰迪尔的王国的东南部。而拜占庭帝国原是罗马帝国的东边疆土,被称为“东罗马”。西罗马帝国最终支离破碎,如阿尔诺一般,而拜占庭帝国存活了下来。

  它们的地理位置也可作比较:拜占庭帝国四周环绕着地中海,而刚铎则统治着贝尔法拉斯湾周边的地区;它们皆受着来自东部和南部敌人的威胁。拜占庭帝国吸收了多个“蛮族”,诸如文德人和斯拉夫人,就如刚铎与北方人类和其他中等人类的关系一样。

极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极盛时期的刚铎王国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各种传奇和民间传说中被称为“大理石帝王”,暗示他将如救世主般复生,重振帝国。这段历史和埃雅努尔的命运以及刚铎的无主时期相似,直到“王者归来”,重建王国。不过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是刚铎并没有陷落。

   另外关于佩兰诺平野之战亦有人将其与现实历史中1683年维也纳之围相提并论,他们认为刚铎和洛汗相当于奥地利哈布堡斯王朝和波兰-立陶宛联邦,魔多势力则相当于奥斯曼帝国,战争情节同样跌若起伏。


推荐:

多阿姆洛斯CV6316058

喜欢的可以三连关注我们哦~

《指环王》和中土世界:刚铎王国南方封地的领主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