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附3 重农学派

2022-08-25 05:0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重农学派[i]


  重农学派是在十八世纪下半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出现的,是古典经济学中的一个学派,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魁奈[ii]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

  重农学派是作为重商主义的反对派而出现的。在反对重商主义的斗争中,重农主义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移到生产领域,这是重农学派的重大功绩,从而奠定了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的基础。但是重农主义却片面地把农业看作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是财富的唯一泉源。

  交换是等价的,这是重农学派理论出发点,也是批判重商主义的根据。但是由于重农学派没有建立起劳动价值论,因此无法对自己命题给予科学的解释。

  在农业领域中,在使用价值形态上,魁奈考察了农业中“纯产品”,认为“纯产品”就是新生产出来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在这里,魁奈实际上是对剩余价值进行了第一次的理论研究。魁奈把剩余价值的探讨从流通领域移到生产领域,并且正确地认为,只有创造剩余价值        在魁奈说来是纯产品        的劳动才是生产的劳动。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前进了一大步。但魁奈把“纯产品”的产生只局限于农业领域,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从而把地租当作剩余价值的唯一形态。这是重农学派的错误。

  重农学派一方面把工资归结为最低限度生活资料,把纯产品看为是“对于他人劳动的占有”;但另一面又由于它把价值与使用价值混为一谈,从而错误地把“纯产品”的产生与自然联系起来,认为纯产品是自然的赠赐。这就是说他对于剩余价值的见解是双重的。

  魁奈的“经济表”是对经济科学的一个伟大贡献,在经济表中他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流通。魁奈的这种考察,只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最初分析的尝试。后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iii]并没有在魁奈的考察基础上对再生产理论作进一步的发展。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297页。

[ii] 1694-1774年。

[iii] 包括古典学派中伟大的代表者亚当·斯密和李加图在内。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附3 重农学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