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试,总感觉自己复习不完怎么办?

眼瞅着就要进入十一月,越来越多的同学愈发紧张起来:时间不够用了,总觉得复习不完,这可怎么办?

在具体讨论前,我们先确认一个概念:复习不完。但问题是,即便看完手头所有的复习资料,敢说自己“复习完了吗?”——大纲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吗?错题都能做对吗?....
从考试科目、备考时间以及考察范围,都在告诉大家:“复习完”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没人知道,“复习完”需要到达什么程度。
所以,不仅你“复习不完”,其他所有人都“复习不完”。

明确这一前提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一
调整心态
对于在职备考的各位同学而言,平衡工作、生活和学习可谓压力山大。无形的压力,让考生身体和心理上遭受着双重“摧残”。因此,心态调整尤为重要。
每个人调整心态的方式都有所区别。在这里,我们跟大家分享两个比较普适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听音乐
听一些节奏不是太快,曲风比较柔和,歌词和歌手嗓音带着故事感的音乐,既能做到舒缓心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注意力。

2)目标碎片化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同学都制定了计划表。方便将一个大目标,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
在这里,建议大家在每天睡前,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复盘与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简单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进步一直在持续。因此,我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提升,紧张情绪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二
调整复习策略
感到“复习不完”,除了“时间不够用”,还有“复习效率低”。复习效率低的终极原因,正是拖延症。
在我们备考过程中,拖延症主要有以下两种症状:
复习A科焦虑B科:具体表现为复习英语焦虑作文,复习作文焦虑数学….一轮折腾下来,哪一科都没有复习好;
玩手机:看完微信看抖音、看完抖音刷微博….本来复习时间就不充裕,结果被这些娱乐APP给占用了,复习效果可惜而知。
拖延症的“罪魁祸首”,正是内心深处的焦虑。对于在职考生而言,焦虑的主因是“时间不够”。实际上,考试通过与否,与备考的时间长短没有强联系。备考的成败在于效率,高效学习,足以做到“一天顶三天”。
倘若一直被拖延症所扰,建议大家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将目标细化为若干个易完成的小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与此同时,专注自身,最大限度隔绝外界的负面干扰。

三
适当倾诉、有的放矢
如果实在感到压力山大,可以找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机倾诉。
“合适的人”:是指一个能够与你共情,有意愿听你表达,肯定你感受的人。而且,他还能安抚你的情绪,缓解你的压力。
“合适的时机”:是指大家都有空还休闲的时候,譬如吃饭、锻炼、下午茶等时间。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有的放矢,不要在偏难且考频较低的知识点上做过多纠缠,即便战略性放弃,也未尝不可。
对于通过提面的同学来说,笔试是“通过性”考试,我们的目标是“先保过线,后保高分”,要学会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考试。

四
学会调节身体机能
备考压力大,身体机能很容易出现问题。每年都有考生因感冒等情况导致考试失利的情况。因此,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考试日益临近,情绪紧张也在所难免,譬如连续几天睡眠不佳。实际上,这只是大脑处理压力的应激反应,不必过分焦虑。坦诚接纳也未尝不可。
在这里,分享两个调节身体机能的小方法:
1)呼吸放松法
深吸气,内心默数“5、4、3、2、1”,体会空气从你的鼻腔慢慢进入肺部,肺泡鼓起,胸膈膜向下,肚子鼓起……然后暂停两到三秒钟,增加那种紧张感,接着慢慢地呼出浊气。
每次使用呼吸放松法,往复3次就能达到放松的效果,6次以上效果更佳。呼吸放松法尤其适合考试刚要发试卷的时候,或者发下卷子一看题头蒙的时候。
2)正念练习法
正念练习的核心是关注此时此刻。关注到当下你要复习什么,你面对着哪道题,把你脑海里指向未来的念头抛出去,只关注当下。不去想考试失利怎么办,明年怎么办,对不起谁之类的未来想法。
◆ ◆ ◆ ◆ ◆
总的来说,考前出现适度的紧张乃至焦虑的心态,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不过,过度的紧张不仅耽误复习,甚至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
放轻松,相信自己,提前面试都已经稳住了,笔试自然不在话下!!